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培 《科技信息》2010,(32):190-190
《三月——云雀之歌》是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其中一首,钢琴套曲《四李》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产生于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是作曲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哲理性地表现出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的生命的惋惜,通过对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三月——云雀之歌》的艺术特征、演奏技巧和练习方法的分析,以帮助更多喜欢这个套曲的人们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去深刻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赵旭超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17-120
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在情节上相互联系,是一个音乐统一体。基于《诗人之恋》的钢琴声部研究,分析其钢琴声部旋律与声乐旋律的处理方式、和声音型,挖掘声乐旋律以及歌曲内容,阐述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钢琴声部写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的套曲之一。作者睢景臣(一作睢舜臣)的生平事迹,据元人钟嗣成著的《录鬼簿》记载:“景臣,后字景贤。大德七年(公元一三○三年),公自维扬(扬州)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并附录了他所作的杂剧《千里投入》、《莺莺牡丹记》、《楚大夫屈原投江》等三种。《嘉庆扬州府志》卷六十二卷《艺文·集部·别集类》著录《睢景臣词》一卷。可惜这些作品,只剩一个目录了。睢景臣之所以名列元代优秀作家之列,主要是由于他制作的套曲《高祖还乡》不仅压倒了当时“诸公”所有撷取同一题目写成的套曲,就是放在全部元代套曲中比较,在思想上、艺术上也算得上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船歌》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六首.《四季》是一八七六年作者应约,为彼得堡《小说家》月刊的音乐副刊而创作.这部套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乐曲组成.十二首乐曲分别与一年四季中十二个月的节气特征相符.《四季》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是一篇色彩缤纷的风俗画,通过它生动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的套曲《诗人之恋》就像一部抒情的叙述诗,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文章分析了套曲所具有的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质朴动人的旋律,生动感人的音乐语言,精致的钢琴伴奏等特征,揭示套曲在世界各国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会忠 《当代地方科技》2012,(10):157-157,159
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的音乐通常被人们誉为"诗的音乐,音乐的诗",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就是舒曼。他十分注重用音乐来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善于揭示人类精神世界,善于刻画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在他涉及的众多音乐题材中钢琴套曲尤其体现了他典型的独创性风格,《童年情景》即是其钢琴套曲创作中脍炙人口的一部经典杰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舒曼于1838年2月是一部描写儿时情境的回忆录。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舒曼对恋人克拉拉的思念之情,由此而触发了他音乐创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屈原《九歌》中的爱情描写扑朔迷离,对于其爱情描写的读解争议颇多。我们应从3个层面来理解《九歌》的爱情描写:《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交感巫术意识的体现,是以男女情爱来敬神娱神的描述;《九歌》的爱情描写是用“男女比主臣”的比兴艺术手法,来抒发个人哀怨之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文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36-37,40
对理查·施特劳斯的生平以及对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第二首《九月》进行作品分析与和声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以曲抒写个人生活,针砭时弊,其散曲呈现出锐利的情感倾向,在明中期曲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王阳明现存两个套曲,分别是[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归隐》和[南仙吕·甘州歌]《恬退》。《归隐》大致创作于1519—1521年,由十一支曲子构成,内容主要是对朝廷奸宦乃至皇上的抨击批判,表露出作者对黑暗朝廷的愤懑不平;《恬退》的创作应早于《归隐》,由五支曲子构成,表现出作者有建功立业之志却遭受打击,流露出其归隐乡间的志趣与旷达的胸襟。这两个套曲以叹世归隐为主旋律,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向性。  相似文献   

10.
:李斯特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第一个树起了标题音乐的旗帜 ,创作了《浮士德》和《但丁》两部标题交响乐 ,而其在创作方面的最大成就是首创了单乐章形成的“交响诗”。就连他的交响曲 ,似乎也是几首交响诗联成一体的套曲。如《浮士德》交响曲就是三幅“性格画”。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中,内容最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婚姻诗。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诗经》又是一部反映我国民俗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从岁时节日、社会生产、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民俗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汲取和继承《诗经》的艺术营养,丰富和繁荣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恋的诗作很有特色,它们是青年男女心声的自然流露和倾吐,或是爱情既得的欢歌,或是爱情压抑的悲鸣。在《诗经》时代,礼制的影响力逐渐加强,表现在对待男女婚恋上其禁锢人性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从描写男女爱情及婚姻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出情与礼的激烈冲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3.
《娇红记》是中国爱情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标志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上承《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杰作,下启《红楼梦》这部煌煌巨著,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文学的发展树起了一杆标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动摇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伦理价值、揭示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历史价值和拓展崭新爱情义界的认识价值,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一出脍炙人口的爱情戏,它还是一部成功的悲剧,自问世以来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心扉,具有强烈的悲剧艺术感染力。对爱情义界的创新性开拓,更使它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所倡导的爱情婚姻原则已经颇具现代性意味。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告诉我们,民主自由这些社会思潮常常是伴随着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开始的,因此,爱情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反封建的政治问题。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到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无字》创作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张洁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爱情而排斥、恐惧甚至拒绝婚姻。《无字》中吴为的婚恋悲剧折射出张洁的婚恋观。张洁认为婚姻与爱情是一对混乱的矛盾,甚至婚姻与爱情完全是两码事;并且,张洁对现行婚姻制度进行了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作品,如《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柴科夫斯基仅有的一部钢琴套曲《四季》中选取一例为研究重点,管中窥豹,探析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音像制品     
《科技潮》1999,(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U-VDIS 出版社1998年版,售价120法郎。叙利亚教会是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会之一。叙利亚教会礼拜仪式使用的叙利亚克语,是由耶酥基督使用过的阿拉姆语发展而来。叙利亚圣诗最早有5个套曲:亚米德、爱迪萨、马尔丁、图尔·亚比丁和塔格里特。流传至今的有3个,即马尔丁、图尔·亚比丁和塔格里特,其中塔格里特是演唱套曲,也就是录入《叙利亚教堂音乐》唱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中,舒伯特充分发挥了音乐的特性,用各种音乐创作技法,使得音乐与诗词在意境、人物形象、心理刻画等方面都做到了堪称典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铁达尼号》是电影史上创票房价值最高且引起世界轰动的一部爱情题材影片,是有史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巅峰之作。从影片《铁达尼号》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产生、男女主人公境遇悬殊给爱情带来的阻力、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结局、影片主题的内蕴等方面可以获得好莱坞爱情影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