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从信念中获取力量,让信念指给我们方向。”这是直销人原野最为推崇的格言。他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直销门外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到某直销公司的较高级别,也正是源于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直销热线     
《当代地方科技》2005,(2):76-77
问:直销法规为何迟迟没有出台?它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出台?问:只要有经济实力、品牌实力的公司都能挺进直销业,从事多层次直销吗?比如也在生产药品和保健品的海尔集团。问:双轨制是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直销制度?为何传言中的直销法规中没有涉及直销制度方面的文字内容?问:推介我从事直销的朋友说,每个人在直销行业里都可以成功,然而我几个月来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方向和感觉,我觉得他的话有误导之嫌,请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是不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问:在当前许多直销公司里,不乏“专家”、“教授”,有的人还自称是“直销科学家”,让人难辨真伪,请问这些人的名衔是自诩自封的还是国家认可的?如何整肃直销界的学术“伪”风?  相似文献   

3.
副教授、直销人、天狮“三件套”得主,孙晓林从一个讲台换到另一个讲台,把直销当成平常的生活,在生活里做直销。  相似文献   

4.
《当代地方科技》2005,(6):74-75
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在几期放弃了对直销人俱乐部会员的“跟踪”,也因为这几期的“不闻不问”,让记者恍如成了圈外之人。某日午间小憩,俱乐部负贵人戴光强先生正在记者身边喝茶聊天,从他满脸掩饰不住沾沾自喜的神情和语言中,记者知道俱乐部依旧如火如荼,并以每月几百人加入的速度快速成长着。更值得庆幸的是,非直销人加入俱乐部的比例成逐渐增长之势,并且有着一定经济地位的人物占据重要的一部分。这不得不让记者感叹直销人俱乐部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5.
因为从事的是“人的事业”,直销商最紧要的修炼功课是“个人魅力”的打造。如何塑造美好的形象,洋溢自信的力量,是每一个直销人关心的话题。而顶尖魅力是美丽气质、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张华在中国直销界算是个有争议的人,假如我是张华,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我的直销帝国为什么会崩溃?并且是常人眼中的“阴沟里翻船”。  相似文献   

7.
直销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词语,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都在塑造一个可以一夜暴富的良机。但事实上,直销并不是一个通衢大道,相反却布满了荆棘,直销人只有经过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困顿后才有可能实现“超级自由”的梦想,从而纵横捭阖,笑傲直销。  相似文献   

8.
直销立法之后我们大多数的直销人都将面临二次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谁更能代表“立法后”时代的中国直销发展方向,谁更能适应在政府意愿指导下的行业规范。我想,迎接“立法后”的中国直销新时代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建立在长期的思想准备、完备的竞争力整合和杰出的领导能力之上。我们之所以选择周希俭、沈涛磊团队,因为我们从他们的运作中看到了在新环境下直销团队的发展方向。自信、远见、协作、高效、专业、卓越、理性,我们把他们团队的这七种优势看作在“立法后”直销时代中挥舞的七把利剑。七剑出鞘,在七朵剑花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七种不同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经常和直销朋友谈,在直销里,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健康?财富?自由?当然,这些美好要素都是直销公司所大力宣传的,也是许多直销朋友在进入直销后,潜意识里的第一认知。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6,(7):80-81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巾国直销名人榜。该榜分为“企业领袖榜”和“团队领袖榜”两个子榜,各限制发布排名前50位的名人,凡进人这个榜的名人如无意外将一直在这个榜上出现。  相似文献   

11.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但黄师傅我却一向对此言嗤之以鼻。不信?你看我在这直销村开了10几年茶馆,来游说我做传销做直销的没有一个营也有一个连了,我却硬是一直“守身如玉”到现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临安有一家叫期音的公司也开始做卫生巾直销了”,3月10日,一位与记者相识的业界朋友在电话上告诉记者。卫生巾,这款曾被无数行业专家和直销人嘲笑的产品,现在却似乎在中国直销市场卷起了一场强劲的风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7,(5):50-51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场所,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6,(3):78-79
“中国直销名人堂”是为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直销名人们开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实力的志气,并具有延续性和互动性,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每期都会出现在本刊上面的中国直销名人榜。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程度上,是耶格系统给出了直销“系统”这样一个全新的定义,并铸造了其精髓和灵魂——复制。也正因为这样,直销人才能以团体的形式真正实现与作为“合作伙伴”的公司平等对话。随着直销在中国的蔓延,耶格系统及有其血统的直销系统纷至沓来,又经过多少年的分合离散,如今形成了中国直销业系统的“耶格家族”,他们是中国直销系统的中流砥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直销在中国市场跌跌撞撞,蹒跚而来。1998年那“一刀”,把康宝莱的直销模式扼杀在摇篮里,在中国仅为一家经营传统模式的企业,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的“三年直销之地”早已到期,中国直销市场早已闹得风生水起,这块“处女地”变得触手可及,康宝莱顺势归来!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曾经记得台湾地区一位歌手姜育恒在《驿动的心》里唱道:“这样漂泊多少年,这样漂泊多少天,从终点回到起点,到了现在才发觉!”就像现在的顺口溜一样:“投一单上一当,当当上得不一样!”在当今业内有些人上一当,有些人上了几次当!试看一下当今直销界,有多少人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直销难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2日,在天津一家麦当劳,记者碰到了几个自称做直销的人。在他们面前放着一套产品,包装袋上印有“青岛金华海生物有限公司”的字样。  相似文献   

19.
每一年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陈旧的环境会演变进化,新生事物会壮大成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因为变化,我们才看到直销行业里的生气,也才能逐渐理清这个行业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直销模式对产品的特质有更高的要求,这种直接面对面的销售对于直销人员也有更高的要求。直销是一个“人”的事业,他们要成功也需要有更多的特质。王莲,勤奋与执着,有平和的心态和感恩的心,有远大的梦想,成功也便展现在她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