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跨导运算放大器(OTA)和电容(C)实现的精密移相器。它能使正弦信号在中心频率f0处,产生-90°相移,增益为1/2。在f0±10%范围内,最大相移偏差为±0.13°,增益最大偏差为±0.008。移相器的中心频率f0可由OTA外控电流调节。由于电路中无电阻元件,特别适合于单片集成。本文详细地分析了OTA性能参数对移相器性能的影响,电路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MOS型跨导运算放大器(OTA)和电容(C)实现的程控双二次钟型均衡器。其钟型响应的中心频率、增益和带宽分别由各自的控制电流独立调节。该电路结构简单,易于集成。此电路工作在±5V电源电压下,电路的线性输入范围可达—1.5V到+2.5V,中心频率可线性调节二个数量级以上,最大增益可达±20dB.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压控精密相移器。设定相移的调整范围从14° ̄160°连续可调。在45Hz ̄60Hz的频率范围内相移位变化小于0.5°,该电践输入信号电压范围是140mV ̄5V,它已成功的用于电力系统的测量仪表中,本文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梁龙学 《甘肃科技》2005,21(2):37-39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频率可调、相位可调的程控数字移相器。首先介绍了(0°~360°)程控移相电路的工作原理 (可实现1°步进);其次探讨了移相信号频率任意可调的课题,并予以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5.
实现小相移数字式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新设计方法,构建了一种蝶形负载线移相器,实现传统设计方法无法实现的小相移(22.5°,11.25°,5.63°,…),可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低成本高精度的相控微带天线阵.研制样品实测结果证明了这一新设计方法的正确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制射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引入的相移, 设计了中心频率为4.0 GHz的反射型线性360°模拟移相器, 利用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和变容二极管实现360°移相。为了增加工作带宽, 采用两个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级联构成三分支定向耦合器。同时采用带有串联传输线和短路终端的反射终端电路, 使电路更易调节, 以获得最佳线性度和最大带宽。最终给出了移相器的线性度和插入损耗的仿真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 该移相器移相范围为360°, 带宽为200 MHz, 中心频率移相误差小于15°, 插入损耗波动小于3.5 dB。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设计特点和性能,针对光纤通信SDH系统上的时钟频率源的基本原理和SDH的网同步对网络单元时钟的要求,采用了适当频率温度曲线的谐振器、变容二极管移相器、高性能的放大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振荡器具有高的稳定度、良好的调谐范围和占空比.当环境温度在0~70℃范围内变化时,作为网络单元时钟的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漂移优于±10-6,秒稳优于2.5×10-9.  相似文献   

8.
用自回归谱的Marple算法,分析了1962.0至1994.0年间UT1序列,得到了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的潮汐短周期项Mf、Mm波的谱峰,并计算了洛夫数K值,结果为KMm=0.310±0.009,KMf=0.314±0.009。本文还利用该测时资料求出地球自转速率的准两年变化,并导出激发函数ψ3的相应变化,从而获得了全球纬向风两年变化特性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讨了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速度及囊胚细胞数,从而了解不同体外培养系统对牛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实验一中将体外受精卵分别在SOF+牛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和TCM199+BOEC两种培养系统内培养,在这两种培养条件下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2.2%和21.2%,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3.3±5.0和97.9±8.3,受精后第6~9d的囊胚出现率分别为40.1%a、37.0%、19.2%b、2.7%和13.5%c、32.7%、36.5%d、17.3%(a>c,P<0.01,d>b,P<0.05),表明牛体外受精卵在SOF+BOEC中的发育速度快于在TCM199+BOEC中.实验二中将体外受精卵分别培养于SOF+BOEC、SOF+牛卵丘细胞、SOF+BSA三种培养系统中,结果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5.5%e、29.4%和22.4%f(e>f,P<0.01),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7.3±8.0g、94.2±9.3和90.2±9.4h(g>h,P<0.05).实验三观察了体外受精胚胎在SOF+BOEC培养条件下发育速度与囊胚细胞数的关系,结果第6~9d的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0.8±10.2i、128.  相似文献   

10.
移相器是无线通信系统和相控阵雷达接收机中的关键组件,用来实现信号相位的改变与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路结构和RC元件的数控移相单元,该移相单元通过扫描脉冲控制差分对管轮流导通获取输出信号的相位差,改变RC元件参数可以调整移相数值。利用提出的数控移相单元构建了八级串联模型,实现了一种360°串联式数控移相器。Multisim软件仿真验证了数控移相单元设计的有效性,硬件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级串联式数控移相器工作良好,移相精度高,可达1.4°,实现了全周期范围内的相移控制。该数控移相器的实现为适时、灵活校准接收系统相位误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波单边带立体声广播发射系统,除要求高质量传送信息外,由于其发射功率较大,因此,如何提高发射机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单边带立体声广播系统在大功率发射方面不能套用普通调幅广播系统,本文根据“包络抑制重建法”原理,提出一种全数字化的高效大功率发射系统,以数字宽带移相器代替模拟电路移相器实现90°相移,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用计算机作了模拟试验,说明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氮三乙酸根合铁(Ⅲ)络合物(FeⅢNTA)(在20.0℃、I为0.5mol·kg-1(NaClO4)及pH值1~2的条件下)对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酸度的增加或激发光频率的增大,FeⅢNTA的光稳定性下降;游离的Fe(Ⅲ)存在会使FeⅢNTA的光稳定性增强;混配络合物的生成亦会使较低频率单色光照射下的FeⅢNTA稳定性下降.还讨论了本体系中FeⅢNTA的光致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简单复合左右手结构的非线性相位特性,提出了一种平面、低插入损耗的宽带90°差分移相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简单复合左右手结构的参数和进行相位比较的传统微带线长度,使二者的相位曲线最大程度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且满足90°的相位差。移相器的幅度和相位测试结果表明:在2.9~8.4 GHz的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10 dB,插入损耗小于0.7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5°,相对带宽达到了97.3%,而满足相同指标的传统微带差分移相器,其相对带宽仅有11%。该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氮三乙酸根合铁(Ⅲ)络合物(Fe^ⅢNTA)(在20.0℃、I为0.5mol·kg^-1(NaClO4)及pH值1 ̄2的条件下)对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酸度的增加或激发光频率的增大,Fe^ⅢNTA的光稳定性下降;游离的Fe(Ⅲ)存在会使Fe^ⅢNTA的光稳定性增强;混配络合物的生成亦会使较低频率单色光照射下的Fe^ⅢNTA稳定性下降。还讨论了本体系中Fe^ⅢNTA的光致分子内氧化  相似文献   

15.
光纤通信SDH系统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压控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设计特点和性能,针对光纤通信SDH系统上的时钟频率源的基本原理和SDH的网同步对网络单元时钟的要求,采用了适当频率温度曲线的谐振器,变容二极管移相器,高性能的放大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振荡器具有高的稳定度,良好的调谐范围和占空比,当环境温度在0~70℃,范围内变化时,作为网络单元时钟的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漂移优于±10^-6m,秒稳优于2.5×10^-9。  相似文献   

16.
相控阵天线利用移相器改变波束指向使其对准卫星,同时完成信息交换。每个天线阵列都要使用移相器来完成波束扫描,因此移相器的参数指标,对整个相控阵系统至关重要。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大S相控阵天线的六位数字移相电路,此电路由六个相移单元级联得到,小相位与大相位分别采用加载线单元与开关线单元实现。通过ADS对移相单元建模与优化,最后得出:在1.995GHz-2.185GHz频段里,中心频点处相移差低于0.6°,插损低于1.35dB,驻波比优于1.45,仿真数据显示,此研究达到大S天线进行波束扫描的移相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Ploton改良的AgNOR技术,对98例急性白血病和20例正常人AgNOR迸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AgNOR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为4.68±0.98/核,正常人1.36±0.24/核),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升(p<0.01).从急性白血病各亚型AgNOR检测结果排列顺序看,M7最高(AgNOR7.82±0.28/核),M3最低(AgNOR3.52±1.07/核).AgNOR的检测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分型、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电容式湿敏元件自动测量电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电容测量电路和89C51单片机控制系统结合组成118路高分子电容式湿敏元件自动测量仪,通过对电路采取多路电容公共连接点接大地、温度补偿和提高振荡频率等措施后,测量绝对精度可达±0.04pF.  相似文献   

19.
采用TSMC 90 n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具有移相功能的K波段双通道集成发射前端芯片.该芯片主要由一个功率分配器、两组参数不同的有源移相器和功率放大器构成,同时在片上集成了用于控制移相器的数字模块.测试结果表明,在中心频点25 GHz处,两个通道的增益分别为19.1 dB和18.9 dB,输出1 dB压缩点分别为9.57 dBm和8.41 dBm,相位误差分别为1.38°和1.47°,供电电压为1.2 V,总功耗为0.32 W,芯片总面积为2.2 mm×1.25 mm.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3d3组态在MgTiO3:Cr3+晶体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结果表明:Cr3+(1)占位可以解释为Cr3+Mg-Ti4+Ti,同时Cr3+沿着C3轴远离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5±0.01;Cr3+(2)占位为Cr3+Mg-Mg2+Ti,Cr3+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9±0.01,这与前人用微扰公式得到的结果一致.本文同时还指出Cr3+(1)占位的另一种解释,即Mg2+Mg-Cr3+Ti,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75±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