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底物2,3-二氟基-5,6二卤氢醌的漆酶催化氧应,考察了底物离解与反应的关系,考察了半醌自由基的形成和衰减动力学,测定了不同pH条件下的表现反应速度常数、米氏常数、半醌自由基的形成速度常数和半醌自由基的衰减速度常数,探讨了环境对半醌自由基形成与衰减的影响,鉴定了反应最终产物的结构,结果证明:1)、底物的一级离解种是底物参与反应的必要形式;2)、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是酶反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对原儿茶酸甲酯、正丁酯、正辛酯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不为漆酶所喜爱的亲水性底物(原儿茶酸),经过适当疏水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反应性和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的漆酶催化反应都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阶段;酯基的存在不能保证底物顺利地氧化成相应邻醌,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3.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对3个儿茶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ESR结果证明,这些底物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漆酶催化反应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的阶段,Mg2+离子的存在,提高了邻苯半醌自由基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还表明,儿茶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产物,结构十分复杂,用二苯乙二胺只能捕获到少量对位羟基化的邻醌.  相似文献   

4.
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Ⅻ):儿花酚胺氧化中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止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对3个儿花酚胺底物的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ESR结果表明,这些底物弱碱性条件下的漆酶催化反应经历了半醌自由基阴离子的阶段,Mg^2+离子的存在,提高了邻苯半醌自由基的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5,6二氯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4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11种生命金属离子(Na+、K+、Ca2+、Mg2+、Mn2+、Fe2+、Co2+、Cu2+、Cr6+、Ni2+、Zn2+)存在下的漆酶催化氧化反应,发现Fe2+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抑制作用,探讨了其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Fe2+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Fe2+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还原漆酶反应产物半醌自由基阴离子来完成的.Fe2+离子漆酶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i)经测定为17.5×10-6mol·L-1.  相似文献   

6.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4.0-6.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探讨了抑制特征,抑制位点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属竞争性抑制过程。稀土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它 与漆酶活性中酸性氨基酸残基中的ω-羧基阴离子的配位相互作用实现的;在这种作用下,ω-羧基阴离子于对底物酸羟基的氢键或碱化催化作用补削弱,使酚羟基中  相似文献   

7.
漆酚系列树脂上均含有邻苯二酚结构单元^[1],能吸附Cu^2 [2],本文研究了Cu^2 -UR和Cu^2 -UR-IV对苯的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它们有酶反应的特征,因此,Cu^2 -UR和Cu^2 -UR-IV催化苯的氧化反应是一简单的模拟酶反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催化去除水中的2,4-二氯苯酚,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不同因素,并与自由漆酶催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固定酶催化降解反应的最佳pH值在5.5左右,相对于自由漆酶,其最适pH 值向酸性偏移;降解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在30~45 ℃之间,较自由漆酶的反应温度范围增大;载体壳聚糖的吸附作用对降解反应和氯酚的去除率影响不大,氯酚的去除主要是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结果;连续重复使用固定化漆酶去除模拟废水中的2,4-DCP,在重复操作6次之后,其降解效率仍能保持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Ⅺ原儿茶酸酯类的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原儿茶酸甲酯,正丁酯,正辛酯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不为漆酶所喜爱的亲水性底物,经过适当疏水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反应性和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分光光度法对6个含叔丁基的儿茶酚类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离解和漆酶催化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测定了它们的在PH8.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叔丁基的疏水性较好地适应了漆酶对底物疏水程度的要求,使这类底物更容易为漆酶所包结;漆酶活性中心周期的酸性氨基酸残基中的羧基阴离子所提代的PH环境和质子转移作用,促进了这类底物的离解,使这类底物能在远低于基一级离解所需PH的环境中进行反应,速度常数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1.
酚氧化生成醌的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不同结构酚类在Cu(Ⅱ)、Co(Ⅱ)金属络合物等和酶催化氧化为醌的过程中,如何增加反应的产率,以及催化剂的组成、作用等。并通过酚氧化讨论漆酚聚合成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Ag+离子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广西科学》1999,6(2):109-110,114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DDBQH2)为底物,在pH值4.4和30±0.2℃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Ag+离子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g+离子对DDBQH2的漆酶催化氧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具有罕见的反竞争性特征,抑制剂常数Ki=(2.1±0.5)×10-5mol.dm-3.  相似文献   

13.
漆酶催化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漆酶为催化剂,研究2,4-二氯酚、4-氯酚和2-氯酚的催化降解机理,探讨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氯酚浓度以及漆酶浓度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和最适降解条件。结果表明,漆酶催化氧化2,4-二氯酚的能力最强,其降解率10h内达到94%,4-氯酚为75%,2-氯酚为69%。2,4-二氯酚发生反应的最适pH值在5.2~6.0之间,4-氯酚在5.5附近,2-氯酚在4.5~5.5之间。漆酶对氯酚的降解率随着漆酶浓度、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着氯酚浓度的升高,不同氯酚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漆酶降解2,4-二氯酚的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约为44.8 kJ·mol-1。另外,利用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制成载体来固定化漆酶,固定化漆酶的活性虽低于自由漆酶,但稳定性明显增强,连续6d用其降解2,4-二氯酚,6h降解率始终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漆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总结了漆酶的生产、分离纯化过程及酶活测定方法,综述了漆酶的结构特征、催化氧化性质,介绍了漆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尤其在环保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漆酶的活性测定及催化单取代Fc—R氧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二乙二醇单丁醚/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以二苯铁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北毛坝漆树漆酶的活性无副产物干扰,该方法简便,准确,易行,考察了漆树漆酶对29个单取代二茂铁衍生物和左旋多巴的催化氧化反应,发现了漆酶14个新的底物,并讨论了它们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卤代丁烷结构等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卤代丁烷C4H9X(X=Br,I)/卤代亚铜CuX(X=Cl,Br,I)/配位体(2,2″-联吡啶(bpy,三苯基膦(PPh3)体系为引发体系,研究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NS51003漆酶对美国旧瓦愣纸箱(AOCC)浆进行生物酶改性,研究了漆酶用量对AOCC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即:浆料浓度5%;pH7;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h;通空气时,漆酶最佳用量为16U/g。同时还发现,漆酶处理过程中加入介体(丁香酸甲酯MS)后,与单独用漆酶处理相比,AOCC浆的湿抗张强度和湿环压强度均得到进一步的明显提高,这说明介体MS对促进漆酶处理AOCC浆有显著的效果。对漆酶处理和空白的浆样与手抄片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过漆酶处理后,纤维表面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腐菌所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主要有3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漆酶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白腐菌中普遍存在,也存在于少数低等真菌和植物中.漆酶多为酸性蛋白,含4个铜离子,形成3个活性区域;表面一些氨基酸被不同程度地糖基化.漆酶可催化的底物迭250种,铜离子结合区域在其催化氧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运用PCR技术cDNA文库技术,越来越多的漆酶基因被克隆,目前已克隆到的漆酶基因有大约20个.许多来源地基因都是以家族地形式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已研究的漆酶基因中都含有10个左右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活性域位置上有比较高的保守性.一些特珠序列存在与否决定了该酶的表达形式-诱导型或组合型.目前已有部分漆酶基因的异源表达获得成功.本文还介绍了漆酶在环境保护、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对近年来漆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动力学研究发现,在PH4.4条件下,Pt(Ⅳ)对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的漆树漆酶催化氧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和活化作用,在较低的Pt(Ⅳ)的浓度时,表现为混合性抑制作用,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常数分别为3.0和7.5μmol/L;随着Pt(Ⅳ)浓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活化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混合性特征,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活化剂常数分别为285.7和62.5μmol/L  相似文献   

20.
在厌氧条件下,用LKB-2107Batch微量热系统研究了在298.15K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漆树漆酶与5种底物的反应,测定了各反应的反应焓变△Hm米氏常数Km,酶底复合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G0复合物中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2,以及漆病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活性EA.讨论了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各种酶底复合物的稳定性,底物官能团及其位置对酶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和非酶反应中自由基聚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