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思维能力的特征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与间接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形成概念,以及判断、推理、证明等逻辑思维活动(以下简称为思维活动)。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怎样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活动能力越强,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以下简称为思维能力)反映出学生认识事物规律(或者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它既不空洞也不玄虚。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平常教学中强调的能力培养,核心就是思维力的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应以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主.下面浅谈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1 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媒介才能实现.所以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思维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但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概括性,通过思维可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反映蕴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和各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使认识  相似文献   

4.
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也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到人脑中所产生的表象,以及对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进一步加以概括形成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制图课程教学应根据其课程特点,从学生的现阶段思维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中专学生的思维特征。刚步入中专校的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处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更多地依靠形象思维,是在形象的词语基础上用形象来思维,并不断向逻辑思维发展。在观察事物时富…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牢固掌握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的过程,是智力的核心。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并在其思维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现行的大学《微生物学》的课本里,内容较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较多,学生往往觉得易学难记,同时,这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人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过程,个体的思维发展是在个体实践活动中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实现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就要求相应地促进为掌握这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在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等能力,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  相似文献   

9.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例谈陈利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间接就是通过某种中介物的作用来认识,概括就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具有探索新知...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刘云成 《科技信息》2009,(2):234-235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将掌握的历史事实材料通过思维、认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达到掌握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的要求。精心研究讲解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是否得当地运用提问往往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历史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12.
林小玲 《海峡科学》2012,(12):94-96
初中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影音资料等各种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应用等各种处理的能力。该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力、信息思考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学生历史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并提出了这一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其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启发学生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由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只有经过认真思维,数学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技巧,各种能力也才能提高和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内容,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呢?一、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的思维。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既要分析、又要综合。通过认真分析可以认识事物的组成或特性;通过全面综合,则可以获得对事物的完整…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田芳兵 《科技信息》2011,(8):261-261
提问是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双边活动教学手段之一,提问过程中要遵循准确性、针对性、量力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等原则。提问有对比式、启发式、悬念式、探究式、联想式、归纳式等艺术类型。提问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新旧知识综合点,同类项目比较点、符合思维规律点、综合运用知识点等提问切入点,才能有效地进行提问,艺术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从而提高武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一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培养读写能力,开发智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思维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逐步从现象渗透到本质,从外部联系深入到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人脑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的认识活动过程,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写作是人们运用书面语言把思维的成果物化为文章的脑力劳动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从立意选材到构思成文,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发散思考和收束思考是构思过程中两种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家明白,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智力或认识的核心成分。人因有思维能力,故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在逻辑性极强的数学领域中,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有见及此,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我主要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灵活性三个方面下功夫。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