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 即: 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即: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城市公园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理解现代城市公园的本质内涵?这是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根本问题。古代园林的最初设计是从景观意境出发,其中没有商业目的。现代中国以园林用地作为商业赢利场地,大兴土木,充斥着混乱的商业气息,严重破坏了绿化景观,也扭曲了园林本身应该具有的生态本质。在国外园林用地都是没有围墙的,城市与公园景观融合为一体,园林绿地是公众社会福利事业。公园以绿化景观为主,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比中国的公园设计简单,但这并不是我们深刻的原因,而是我们对“现代园林”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4.
结合秀峰公园实例,从景观、游憩和生态等方面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注重视觉美化、亲水可游和生态环境提升三者的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以玛莎·施瓦茨的最新作品——重庆凤鸣山公园为例,从平面设计、空间组成、色彩表达及材料运用等方面分析了玛莎·施瓦茨的设计思路和手法,总结了玛莎·施瓦茨艺术景观的特征并通过SD法对凤鸣山公园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利弊,从中借鉴大师的设计思想、艺术理念和设计语言,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作为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水景设计的顶梁柱。以上海市园林绿地及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拍照、查阅资料、实地追踪调查、归纳总结等方式,对上海市园林中水生植物资源的分类特点,应用形式及园林前景等进行了研究。基于调研与分析,总结出上海园林常见的水生植物种类,同时分析当下水生植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从而使其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最大值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口白沙门公园景观语言的词汇、语句、篇章和语法规则进行分析,梳理其景观特色和布局艺术,阐述了白沙门公园适宜于海南热带环境、体现海南热带风情的景观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8.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及色彩搭配中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通过植物造景在时空序列节奏与自然美及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及意境创作的表象等形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公园游步道景观序列的"韵律与节奏"表达时需要注意的基本要求,并详细阐述了表达途径.设计者需要利用植物种类之间的个体差异、平面布置产生的导向性,以及竖向配植产生的空间转换,营造"起结开合"的主体景观;并且综合考虑地面铺装材料与形式的变化、小品构筑物的布置,最终营造具有"韵律与节奏"的公园游步道,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描绘园林风景,历来都用中国画传统技法。近年来水彩画有较大发展,用水彩表现园林风景的日趋增多。园林风景水彩表现了园林美妙景观,画面有水色交融、透明流畅,轻快明丽的艺术效果。 园林风景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内园林风格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分析了从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园林风格对我国园林建设的深刻影响到今天随着中华文化意识的觉醒而逐渐转向对东方园林艺术认同的演变过程,提出我国应加强对园林设计人才的培养,注意吸收我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创出自己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创作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技巧3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人员应学习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吕桂菊 《科技信息》2013,(19):163-163,219
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本文着重从传统精神的延续这一方面探讨园林意境的的具体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刘三姐歌圩中借景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从歌圩借景的可能性、位置的选择性、借景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借景效果的显著性等几方面分析借景艺术对歌圩审美景观和审关意境生成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思考现代景观的建构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可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邵阳市城市园林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现有的园林植物配置是否合适,指出现有城市园林绿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适宜于我市城市建设的园林绿化对策及树种种类,为邵阳市创建国家山水园林城市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观赏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题材。植物不仅仅是花草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也是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联合体,是园林艺术的核心。本文针对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应用特点,以及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以从园林植物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园林意...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陵墓园早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安庆怀宁人文生态园为研究对象,就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以及生态型陵墓园规划的理念,分析各功能区域分区的规划特点,对现今陵墓园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意境塑造——以香山教寺二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宁波市香山教寺二期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以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三个部分为线索,从寺庙建筑布局、景观小品安排和植物配置等不同角度对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意境塑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中国古典同林空间布局和意境塑造对现代同林环境设计的意境塑造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约1600种,其中可供园林应用的有近500种.根据在园林应用上的不同,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划分10类.这些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具有种类繁多、珍稀特有植物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还论述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并对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