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杂交条纹石(鱼旨)的母本条纹石(鱼旨)(Morone saxatilis,又名条纹鲈),是广盐性溯河产卵鱼类,父本白鲈(M·chrysops)是淡水鱼类,均属于鲈形目(Percifarmes)暖鲈科(Percichthyidae)狼鲈属(Morone)。 杂交条纹石(鱼旨)是60年代中期在美国南卡罗里州杂交成功的。杂交鱼是一种肉食性鱼,当鱼种达到100mm后,经过一定时期的人工驯化,可以转食人工饲料(如鳗鱼饲料、浮性鲈鱼饲料)。杂交条纹石(鱼旨)在1992年由我国深圳市首先引入,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市水产研究所、深圳农科所、顺德陈村水产站等于同年亦引入进行池塘养殖,结果表明,杂交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化方法对人工养殖鲈鲤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鲈鲤肌肉的水分比例为78.10,,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9.40,,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18,,灰分质量分数为1.03,,无氮浸出物为0.29,.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总量为73.02,,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29.37,,占氨基酸总量的40.22,;必需氨基酸的AAS和CS分值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氨基酸组成均衡,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9.47,高于多数经济鱼类;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29,,其中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中主要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包括4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人工养殖鲈鲤肌肉中矿物质以P的质量分数最高,并富含Zn,Fe,Se,Cu等微量元素.维生素中以VE和烟酸最为丰富.与野生鲈鲤相比,人工养殖鲈鲤的营养品质偏低;但和其他几种经济鱼类相比,人工养殖鲈鲤的营养品质仍然相对较高.大规模养殖鲈鲤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曹鑫磊 《太原科技》2008,168(1):86-87
对26 400尾加州鲈鱼进行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试验饲料饵料系数是否符合目前市场上高动物性蛋白加州鲈饲料的饵料系数(0.6-0.9).试验结果表明:此饲料的饵料系数为0.7,饵料转化率较高.采用此饲料进行集约化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廖国璋 《广东科技》1998,(11):26-27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鲈鱼、白花鲈、青鲈、七星鲈,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与卷口鱼(嘉鱼)、鳜鱼和斑鳗(白须(鱼甘))并列为西江四大名贵河鲜鱼类。花鲈体型大、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历来为出口港澳的河鲜鱼类,而且也是珠江口底拖网重要渔获物之一。 近年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莞等地水产科技人员根据花鲈在淡水中生长迅速、适温性强、饵料较易解决的特点,将在河口地区捕捉的花鲈苗,经过盐度的梯级驯化,待花鲈苗完全适应在淡水生活后,再运到淡水池塘中试养,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已在东莞市及珠江三角洲养鱼主产区取得池养花鲈成功,为今后进一步推广池塘大面积养殖花鲈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鲈鱼分离出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我国海水养殖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分离到一种hepcidin抗菌肽新基因,并在国际GenBank公布(accessionnumber为AY5472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鲈鱼分离到的hepcidin基因属于hep cidin抗菌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6.
中华乌塘鳢育苗与养殖试用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的育苗及养殖研究,试拟“中乌塘鳢人工育苗及养殖试用规范”,其内容有:人工育苗;池塘养殖;鱼病防治和中华乌塘鳢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羊栖菜生产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羊栖菜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过程中,对羊栖菜有性繁殖生物学、生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羊栖菜人工育苗中的采苗技术,初步达到羊栖菜生产性育苗技术的要求.同时在开展人工养殖示范、推广中,取得了好于自然苗养殖产量,此外对低温保苗延迟下海暂养技术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加州鲈诺卡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州鲈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鱼类养殖品种,但近年病害问题十分突出。诺卡菌已成为危害加州鲈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目前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属类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国内首次从患病加州鲈体内分离得到诺卡菌,并最终确定了其病原种类是鰤鱼诺卡菌Nocardia seriolea。从患病加州鲈内分离到菌株NH090627,镜检发现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分支状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诺卡菌属Nocardia细菌的基本特征相符。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菌株NH090627即为引起此次加州鲈结节病的病原菌。对该菌株的16S rDNA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诺卡菌属细菌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与鰤鱼诺氏菌N. seriolea JCM 3360的16S rDNA 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99.9%。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将加州鲈结节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鰤鱼诺卡菌。为了指导该病的防控,还对该病原菌做了一系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类和氨苄青霉素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纵横》2005,(4):57-57
石斑鱼是海水鱼类中人工育苗难度最大的种类。其难点在于:一是石斑鱼雌雄同体,雌性先熟,以后发生性转化变为雄鱼,雌雄性比难于控制;二是初孵化仔鱼个体小(仅为真鲷、鲈鱼等的一半),对开口饵料要求严格,仔鱼纤弱.稚鱼的形态特殊,培苗管理难度大;三是变态前后鱼苗个体相差很大,自相残杀非常严重。因此,在石斑鱼人工育苗过程中.存在着3个死亡高峰,经常导致石斑鱼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鱼具有生长快、肉味清香、耐寒、抗病,易于饲养等优点,因而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本文从加州鲈鱼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生产,成鱼养殖,防病治病等环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为该经济动物的池塘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花鲈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日、韩三国学者对花鲈分类、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作了研究,日本学者提出中日花鲈为两种,有待分子水平上的进一步研究确认。花鲈种质问题亟待解决,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予以解决。该问题的解决可为花鲈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养鱼主产区现有的优质养殖品种因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市场出现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疲软,因此,要求研究、引进新的养殖品种的呼声甚高。凭借对外交往频繁的优势,珠江三角洲水产界近年来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新品种——条纹鲈杂种试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美国条纹鲈杂种主要是从美国南部的南卡罗来纳州、德克萨斯州、田纳西州等直接引进,亦有部分从台湾引进,而台湾的条纹鲈杂种也是从美国引进  相似文献   

13.
成果简介 虾夷马粪海胆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具优良经济性状的海产珍品,开展其人工育苗和养殖,可有效地增加我国沿海资源量,扩大海胆出口,提高海水养殖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松江鲈鱼性腺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 又名四鳃鲈,是浅海底栖肉食性鱼类。这种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很广,可以生活在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上海附近地区松江鲈鱼的幼鱼每年五六月间溯河进入郊县水域中生长肥育,逐渐发育为成鱼,到了冬季,天气严寒,水温下降,又集群进行降河洄游,至长江口一带的咸淡水或浅海中越冬,等待来年早春繁  相似文献   

15.
StudyonSeveralBreedingFactorsintheCommercialBreedingofAreagranosaZhengZhongming(FisheriesDepartmentof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泥姐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肉味鲜美,是一种广温广盐性软体双壳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潮间带的中、低潮区。泥燃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现为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主要养殖品种。泥蛐人工育苗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在全国已普及,尤其在浙江省近几年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但在生产过程中,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主要问题大多出在附着及附着以前阶段。所以如何稳定和…  相似文献   

16.
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因素五梯度的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饲养密度和不同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花鲈稚鱼(全长8.22~11.05mm)和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被分为5个不同的密度组饲养30d(花鲈稚鱼的密度:5,10,15,20,25尾/L;饵料密度:250~1125,500~2250,1000~4500,2000~9000,4000~18000只/L).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1)℃,盐度为28~30条件下,饵料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有显著影响,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在饵料密度为250~1125只/L至2000~9000只/L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当饵料密度增加到4000~18000只/L时,花鲈稚鱼生长率和存活率反而下降.饲养密度较高时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较低,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饲养密度对花鲈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可以认为,饲养密度和饵料密度分别为15~20尾/L和2000~9000只/L对花鲈稚鱼生长和存活应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乌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华乌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现状,对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为中华乌塘鳢的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6月,浙江省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鲈鱼暴发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从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患病鲈鱼分别分离到LY-1、LY-2菌株.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分子生物学16S rRNA测序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两者鉴定结果一致并初步确定LY-1、LY-2均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HSP60序列分析表明,所测病原菌HSP60基因序列与Vibrio harveyi同源性为99%,而与其他弧菌属细菌HSP60基因的同源性均小于91%.综合上述结果,LY-1、LY-2菌株被鉴定为哈维氏弧菌.  相似文献   

19.
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1997,1998年4-7月在厦门集美进行了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选取网箱养殖的成熟亲鱼,采用LRH-A2,HCG和DOM进行人工催产并进行人工授精;以60m^3的室内水泥池作育苗池,将受精卵置于育苗池中孵化,并进行鱼苗培育,后期培育移到海上网箱进行。  相似文献   

20.
花鲈鱼苗淡化及驯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利用温室工厂化养殖车间,对78万尾经长途运输的花鲈鱼苗进行淡化和投饲驯化的实验研究过程,通过盐度调节、水质调控、合理的投喂,育成39.6万尾鱼种。对花鲈鱼苗习性及育苗技术操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