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TM卫片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路线考察与典型样地相结合、资料分析与专题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洛川原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系列制图的理论;阐述了土地结构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1:5万彩红外航片为主要信息源,划分出府谷县土地类型,分析了各土地类型在彩红外航片上的影像特征,探讨了土地类型遥感制图的基础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微机、采用LANDSATTM数学图像借助运用于微机的软件系统、并结合彩红外航片和有关的非遥感信息的处理、对研究区域TM图像进行了主成分变变换并详细分析了主成分变换的结果,阐明了TM图角主成分变换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LANDSAT5星上搭载的ETM传感器,获取TM6热红外波段数据,对六盘水市进行温度反演.传统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技术方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而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的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实用等特点,适合在城市开展进行热岛的常规监测.同时针对六盘水市的反演结果采用密度分割法进行专题制图.最后结合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设计1:100万全国土地利用图总色标及编制《北京》幅彩色样图全过程的制图试验,就小比例尺上地利用图制图问题进行了技术性总结和用定量法评价地图的初步探讨。试验工作提出的彩色总色标和样图,为实施我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提供了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秦王川地区1994、2001、2011、2013年同时相的4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分割,综合运用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形状和邻域特征,构建了分类规则集,实现了各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专题制图.结果表明4期影像的分类结果精度均满足制图要求与动态监控,准确地反映了过去20 a来秦王川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6年和2001年2幅TM彩色影像资料,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分析了大庆市1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湿地的减少和旱地、盐碱地等用地的增加;因此,加强林地和湿地保护,是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长白山为例,探讨了以RS遥感影像TM为数据源与1∶50000地形图相结合,并用GPS辅助外业调绘,最后在MAPINFO下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流程及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吉林省长白山市利用3S高新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奠定了基础,也为土地更新调查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张北坝上草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区1986经相嵌纠正的1/5万正射投影航片为基本遥感信息源,结合1984年试区TM2、3、4波段假彩色合成卫片,采用目视判读解译方法。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建立判读解译标志,编制解译检索表,完成试区土地利用与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定性、定位、定量准确。遥感技术用于坝上土地及草地调查制图,具有速度快、省工时、成本低、精度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分辨率(250 m和500 m)MODIS数据比1 km分辨率的AVHRR具有更高的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在区域尺度上土地利用/覆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生物保护中利用MODIS数据获得区域土地覆被分类信息.采用决策树和最大似然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对MODIS数据进行了生物保护区域土地覆被分类制图,并利用Landsat TM土地覆被制图作为参考数据对MODIS数据土地覆被制图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MODIS数据在区域尺度上可以获取令人满意的土地覆被分类.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目视解译卫星影象精度的基础上,总结了1:50万土地利用图遥感解译成图的方法和步骤,并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着重探讨了在卫星影象解译成图过程中制图综合的特点、判读标志与区域地理特征的关系等问题,就中、小比例尺地图的编制对传统成图方法和遥感解译成图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1990年土地详查基础上,以1:5万TM影像为研究的基本信息源,应用遥感解译原理与方法,通过确定上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进行编图和面积量算及结果分析等工作,对横县上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调整;并就上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杭州湾南岸为研究区,利用1980年9月20日的Keyhole遥感影像与同一时期的Landsat MSS遥感影像,通过融合处理,获得既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又有多光谱分辨率的历史遥感影像,填补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空缺.研究结果将历史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监测时间序列推前的同时,提高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精度.研究中将使用历史融合影像对杭州湾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监测,同时结合1990—2020年4景Landsat遥感影像,获得杭州湾南岸地区近41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辅以前人的目视解译结果图,得到分类精度>90%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结果.从面积变化、类型转化、年均变化率3方面分析讨论了1980—2020年间杭州湾南岸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1990年,杭州湾南岸库塘呈减少的趋势,耕地逐渐向海岸地区扩张;1990—2020年,城市的扩张面积不断增加且呈现向海岸扩张的趋势,库塘的面积增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工养殖场继续向海岸扩张.城市的发展是影响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杭州湾城市规划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的问题,加强自然湿地保护,严格控制自然湿地的开发规模,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干旱区典型的条带状绿洲一且末绿洲为例,以1972年MSS、1990年TM、2000年和2005年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考察数据,选择适宜的分类指标体系,对遥感图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并获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近33年来耕地面积一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增加了92.588km^2,耕地面积的增加量主要是由草地和林地的转化而来,是增加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面积一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土地类型是林地,减少了65.641km^2,林地面积的减少由林地转移草地、水体和耕地的比例超过草地转移林地的比例而引起;草地面积减少了62.01km^2,这主要是由一部分草地转移耕地、一部分转移未利用地而引起;水域面积总体上有增加趋势,增加了22.073km^2,这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水体而引起;未利用地变化幅度不大,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加了13.105km^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体透明度的遥感监测方法,并在钱塘江入海口水体的时空变化监测中应用.利用EXP(TM1/TM3)模型来提取水体透明度(DDD)信息.通过6个感兴趣区域的SDD均值对比分析发现,在1984-1997-2000年间,该水域的水体透明度都呈下降趋势.用对2000年SDD图像划剖面的方法,来研究水体的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西到东,水体透明度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基于TM影像,尝试着从土地利用和围垦的角度来探讨水体透明度这种时空变化的原因,从而为钱塘江的河口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近期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应用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假彩公合成影象,结合国土资源环境本底数据库的地利用专题图,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武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实时、快速的监测,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变化情况作了检查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市近几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别是耕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的变化情况;探讨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环境制图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像素分辨率的选择,色彩的匹配与还原处理等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实践证明,这些处理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破坏与土地复垦动态变化的遥感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安太堡煤矿1976-2006年期间共10期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建立了该煤矿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在遥感和GIS平台支持下,对10期遥感数据进行正射校正;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式提取了该矿区近3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通过室内航片以及野外实地考察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由简单到复杂,由1976年的4种类型发展到2006年的12种类型;地表遭到强烈破坏,到2006年因采矿破坏的土地达到了2730.7hm2,大面积复垦工作从1993年开始,到2006年共复垦了687.05hm2,为破坏面积的25.1%,复垦后部分地段出现退化,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需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前人研究地貌及地貌制图的基础上,以兰州幅(J-48)地貌图为例,探讨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的方法和技术,制定制图流程和规范.重点讨论了数字地貌制图的几个关键技术和问题,包括遥感解译与DEM辅助计算的关系、地貌与地势起伏度的关系以及地貌界限与影像显示比例尺的关系,为编制全国1:100万地貌图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域分割的彩色航空影像建筑物自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完整提取建筑物区域,采用区域分割的原理,研究了建筑物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利用K-Mean分类方法将地物分为两类:人工地物类和非人工地物类,然后利用阴影、Mean Shift分割信息来剔除人工地物类中干扰区域,再根据形状分析来确定真实的建筑物区域。本文用上述方法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有着较高的识别率、较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