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黑杨派五个现代无性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杨派在杨树栽培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中纬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它对促进木材生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杨树造林总面积约40万公顷,仅占全国农林用地面积的3%,而每年能生产木材400万立方米,占工业用材的三分之一。1972年我国从意大利卡萨尔杨树研究所引入黑杨派五个现代无性系,七年来的试验表明,这些无性系具有生长期长,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等优良性状,目前已在江苏的淮阴、徐州等地区重点推广。现将部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江苏省第4次(2000年)和第5次(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数据汇编,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 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江苏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及其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 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约为2 516.56万t,2000—2005年间年均增加约160.0万t,表明其是CO2的“ 汇”,平均碳密度约为21.2 t/hm2,远小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从地区分布看,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森 林碳储量分别占全省的18.54 %、8.68 %和72.78 %,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徐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 占全省总量的20.93 %,其次是宿迁市、淮安市,最低的是南通市,仅占全省的0.92 %;平均碳密度以苏南 较高、苏中次之、苏北较低。从森林类型看,全省大部分碳储量集中在阔叶林中,杨树是优势树种,5年间 杨树造林面积增加值占全省新增林地面积的90.27 %,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比例由39.51 %增加到66.12 % ;针叶林造林面积和碳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从龄组看,全省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 2005年两者之和约占全省总量的72.86 %。5年间全省累计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约96.0亿元。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青海省最主要的乡土用材树种,由于其种类繁多、生长迅速、成林周期短,生态功能显著,因而在造林绿化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青海省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资源匮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宜居的要求和生产建设对木材日益增长的需要.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用速生造林方式营造速生杨树品种,促进杨树速生丰产,快速成林,是短期内改造生态环境、生产大量木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大。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颂,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木材供应大量依赖进口.是仅次于石油和钢铁的第三大用汇行业。目前我国木材年需求量超过1亿立方米.实际供应量仅6000万立方米.缺口超过4000万立方米.木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这个指示进一步阐明了绿化祖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绿化事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行的重大方针、政策。它是党和国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绿化事业新局面的动员令。随着文件的贯彻落实,在中华大地上必将出现绿化运动的新高潮。 一、绿化祖国是治理国土、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 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林业职工的艰苦奋斗,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国家提供木材9亿立方米,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2,000万亩,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30多年的历史,我们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存在着对森林砍的多造的少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同志对森林既担负着供应国家建设所需木材的任务又担负着维护生态环境的任务这一特点认识不足。他们只看到国家建设急需木材这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单纯取材毁林,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因而出现了“只要木材,不要森林”的作法。长期从来,林业部门  相似文献   

6.
物资部有关人员在1992年全国木材预拨订货会上预测,1992年我国木材的资源与需求可望平衡,木材市场将趋好转。预计1992年全社会总的木材资源比1991年将增加150万立方米,约增3%。虽固定资源逐年有所下降,国家又采取了限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害虫有4000~5000种,易于暴发成灾的熏要害虫达几十种,每年发生面积近600万公顷,如松毛虫年发生达150万公顷,杨树蛀干害虫发生近50万公顷,杨树食叶害虫达70万公顷,大小蠹虫近30万公顷等等,每年国家需要投入巨额经费开展防治,以保护绿化的成果和挽回经济损失。本文仅就昆虫病原线虫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取得的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林业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基本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突出的林业问题,邓小平看到飞播造林对于快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了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林业建设方面的应用。在贯彻落实邓小平飞播造林重要指示以后,我国荒山的绿化速度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得较大幅度提升,用材林面积进一步扩大,木材蓄积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甘薯(红苕)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所估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以全国范围来说,杂粮作物中除玉米外,则以甘薯的栽培面积最广和生产额最高。我省栽培面积,几与玉米不相上下。其栽培面积约占全国甘薯栽培面积的19%。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薯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产量1957年比1952年增加:种植面积13%每亩产量15.5%;总产量30.5%。从此,可以看出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粮食生产是最重要的任务,而甘薯在粮食中又为高额产量作物之一。为了保证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人民应该节约细粮,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绿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快城镇、村屯绿化进程的现实需要。陇西县把城乡绿化与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民义务植树和园林绿化相结合,按照“城镇森林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的建设标准,以城镇绿化为重点,乡村绿化为基础,农田林网建设为样板,绿色通道建设为窗口,村镇周围、房前屋后、沟渠路旁等空闲地块整体绿化为目标,乔灌草合理搭配,点线面协调配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全面促进城乡绿化快速发展。人工造林累计达到77.8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8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0.6%,建制镇绿化覆盖率达31.9%,村屯绿化覆盖率达25.5%。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场是广西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现有国有林场151个,森林面积占广西森林面积的10%;活立木总蓄积量占广西活立木总蓄积的16%;“九五”期间生产木材占同期广西木材产量的46%。广西国有林场在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作中,发挥了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12.
对我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579万亩,林木蓄积量23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2.8%。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847万亩,其中国家级645万亩,省级183万亩,县级19万亩。目前全市有森林公园28个,其中国家级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合计经营面积达230万亩。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林的建设,2003年4月,编制了《850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的实施意见》,正在起草《杭州市生态公益林管理条例》。各级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2002年杭州市财政安排60万元,2003年安排100万元,2004年安排240万元,2005年市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世界造纸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纸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发达国家人均年纸消费量290余公斤,我国人均年用量由1984年的5kg增长到目前的14kg。造纸工一业以木材纤维浆为主,每年耗用大量木材。据美国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供造纸用的木材将缺少2亿立方米,到2000年时,盛产木材的美国也将有25%的缺口。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2.7%,1988年纸浆缺口已达120万吨,1994年其缺口增至140余万吨。为解决造纸原料短缺,美国从500多种一年生植物中筛选出7种新造纸原料,其中以红麻最佳,并证实其单位面积上的生产能力为木材(指松木)的3-5…  相似文献   

14.
在大西洋上,有一广袤的海岛,林木葱葱,犹如颗绿色的宝石在海面上闪闪发光。这就是被誉为“绿宝石岛”的爱尔兰。今天爱尔兰林木遍布全岛,一片碧绿。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爱尔兰,恣意乱砍滥伐岛上树木,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到二十世纪初,全国仅有森林25万英亩,约占全国面积1.4%。独立以来,特别近十多年来,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林业,森林面积逐渐扩大。目前每年在林业方面的投资为2,800万英镑,全国共有专职林业工作者3,800多名,此外政府还奖励私人植树。为了尽快地绿化全国,爱尔兰林业部门除了有选择地栽种当地的橡树、岭树、  相似文献   

15.
林业碳汇提升的主要原理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大气CO2含量、缓解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林业碳汇作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独特的作用。林业碳汇不仅是森林碳汇,林产品碳汇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林业碳汇潜力提升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和全产业链林产品碳汇的调控过程,主要包括无机碳的植物固定(光合过程、净生产力等)、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固定(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分解与黏土固定)、林产品碳的固持(林产品产量、木材转换效率、种类和使用寿命等)等3方面的调控原理。笔者从森林碳汇和林产品碳汇两个维度阐述了提升林业碳汇的主要原理、方法或途径。提升林业碳汇潜力的主要途径包括:①通过适地适树、适钙适树人工造林,以增加森林面积;②以完善森林经营措施来增加森林净生产力;③利用矿质黏土对有机碳的保护来增加森林土壤碳汇;④提升林产品产量和改进林产品用途以增加其寿命。在全球尺度上,增加森林面积或提高森林净生产力3.4%,或用可再生能源替换薪炭木材,再将薪炭木材用于制造锯材和人造板,都可以连续30 a每年增加1 Pg的碳汇量。减少全球森林火灾面积1/4或增加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0.23%,也可以增加碳汇1 Pg。此外,林业固碳还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相似文献   

16.
杨树的栽培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在安徽,杨树已经成为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绿色长廓等工程以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栽培树种,栽植面积愈来愈大,特别是2002年以来,各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把杨树作为一项产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杨树造林面积猛增,两年全省新造杨树面积达25万公顷,占同期全省造林总面积的48%,涌现出一批通过杨树生产和加工走上致富路的千元村和万元户.为了进一步搞好杨树生产,现将杨树人工栽培和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杨派四个无性系立木材积表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世界上栽培的杨树90%都属于黑杨派,这是与它生长期长、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短期内就可提供大量木材等优点分不开的。目前黑杨派仅在北美还保留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林分。在欧洲和亚洲都是小面积分散各地。据说在我国新疆还有天然林分布,但经济价值不大。然而黑杨派的人工林则恰恰相反,它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意大利的杨树造林面积达40万公顷,虽只占农林用地的3%,但每年能生产400万立方米木材,占全国工业用材的三分之一;在欧洲北纬55°以南、西到黑海这一片地区有100多万公顷人工林和成行栽植的黑杨;在近东北纬30°以北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20万公顷;在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马达加斯加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我国从1975年引种以来,有很大发展,特别在平原缺材地区,得到群众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万多公顷(近80万亩),年龄最大的人工林已九年生,最大胸径48厘米,最大树高30米。为了统一计算其立木材积标准,研究材积生长过程,本文将报道黑杨派中四个无性系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棉秆、麻秆、玉米秸、麦秸、豆秸、烟秆、稻壳、甘蔗渣等农业剩余物,每年多达千亿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扔掉。一些木材工业专家说,若将其中的10%(即4000万吨)投入人造板生产,可为8亿农民每年增加80亿至100亿元的收入。据统计,4000万吨农业剩余物可生产各种人造板材4000万立方米,这个数字是我国1989年人造板产量的100多倍。同时这4000万立方米人造板还可以节省原木1亿至1.2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我国1989年的计划森林采伐量的两倍。实践证实,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有效的动物饲料。我国的邻国印度粮食产量,人均占有粮食、草原面积都远不及我国(印度人均占有粮食245公斤,比我国人均占粮少100公斤),可是,印度不但做到粮食基本自给,还有少量出口,奥秘很简单:较好地利用作物秸秆来发展牛、羊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金属的需要量日益增加。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指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我国钢的产量须要达到412万吨,生钢467.4万吨,有色金属一九五七年与一九五二年产量相比较,钢将增长0.7倍,铅2.3倍,锌2.1倍,锡0.8倍,钨精矿增加0.5倍,为了争取国家五年计划的早日实现,在採矿工业面前,必须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矿石质与量的损失,降低採矿成本,应用高生产率採矿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艳霞 《甘肃科技》2000,16(4):31-31
1 甘肃省杨树发展现状1.1 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共有杨树人工林面积213.15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35.55%;蓄积167.02万立方米,占人工林总蓄积的32.82%;另外还有杨树疏林地14.25万亩,蓄积16.74万立方米。据《甘肃杨树》资料甘肃杨树有种质资源原种16种、9变种、5变型及人工交育成种3种。人工林栽植杨树,以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小叶杨、银毛杨、加杨等为主。1.2 效益 杨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进而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以河西地区农田防护网为例,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实现杨树农田林网化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