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所谓“粤北”,大体相当于今韶关、清远两市所辖乐昌、曲江、仁化、乳源瑶族自治县、翁源、南雄、始兴、清远、英德、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及阳山县等地,也即古代南(雄)、韶(州)、连(州)三州。建国以前,由于文献不足,人们对这些地方的中古及上古以前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新中国的许多考古发现,填补了历史上的一些空白。粤北在岭南经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逐渐为学术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2.
韶关是粤北重镇,广东咽喉。我们的祖先早就在这块地方冶铜、炼铁,开发金银,铸造钱弊,规模相当大,技术成熟,是我国古代矿冶业的名城之一。唐代武德年间置韶州,它是今日韶关市的前身。宋朝时候这块地方归属广南东路韶州始兴郡,北宋时共辖五县—曲江、翁源、乐昌、仁化、建福,南宋以后撤建福,增乳源。明设韶州府,除仍辖上述五个县外,增加英德县共六县,清承明制,韶州府所辖六县无变化。关于古岑水铜场,《曲江县志》里有如下记载:“胆矾水:城南70里,宋初置场采铜,曰岑水铜场,谓场水能浸生铁成铜。又出生、熟  相似文献   

3.
二、宋元时期许光四首许光,字觉之。《始兴县志》、《英德县志》、《连州志》作许彦先,《南雄府志》误作许彦光。始兴人。天圣三年(1025)进士,累官殿中丞,迁广东转运(副)使。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有“元祐(1086—1094年)间许觉之诗”;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又载其元祐二年(1087)知随州,均属误记。《南雄府志》、《始兴县志》都说许彦先素有文名,深明《易》学,尤工书法。《粤诗搜逸》载其诗八首。今据《广东通志》、《英德县志》、《连州志》及《方舆胜览》,录许光诗五首.  相似文献   

4.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于宋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任徐州知州。其时徐州(彭城郡)属京东西路,下辖彭城、沛、萧、滕、丰五县.宋之滕县,即今之滕州市,境域宋大今小。当时滕县在苏东坡管辖之下,在膝县留下了不少事迹.  相似文献   

5.
古代交趾(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境内的经济状况如何?有那些重要物产?古今史家论及不多,史籍记载甚少,今辑《安南志原》(河内发行)有关记述,将散见各书的资料缀合整理,并略加考释如下: 一、矿产类金:《陈书·阮卓传》云:“交趾通日南、象郡,多金……之产,前后使者皆致之。”《安南志略》记载:其黄金,则产于富良、广源等州。按:当时各府、州、县所报,“太原府(地括今太原省、北(氵件)省和高平省的西半部)属金穴十七处,富良县(在今太原市北,今县同)则无。谅山府(地括今谅山省及北江省山洞县)属金穴四处,广源州(地括今高平省广渊、  相似文献   

6.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121-121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分巴蜀,置犍为郡”。犍为郡领12县,堂琅县是犍为郡十二属县之一,其境域包括今巧家、会泽两县及东川区一部。堂琅县是封建中央王朝在云南最早建立的郡县之一,是边陲云南和巴蜀、中原联系的最早的通道。迄至公元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今巧家县地以“堂琅”称名建置前后七百余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考证,梳理了宜昌始设郡制到增设郡领县制以及郡之称谓由"临江郡"到"宜都郡"的演变过程,说明宜昌首设之郡"临江郡"的郡治就在今伍家岗区伍家乡共联村的临江坪。针对旧志中有关"临江城当在今宜都境"的另一说法,文章把历史演变情况与文献资料记载,结合进行分析比较,理出了合乎逻辑的线索,得出了曹操首置"临江郡"、刘备改置"宜都郡"、孙权承置"宜都郡",其郡治都在夷陵,不在夷道即今宜都,其中曹操所置"临江郡"郡治在夷陵县"临江铺"即今临江坪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秦泰山郡的相关问题历来争议不休,今秦封泥、简牍等出土材料为秦泰山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持,泰山郡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东巡时所置亦得到了证实,但是对于泰山郡的辖县及其辖域问题前人学者涉及较少。在此基础上考述泰山郡当为秦济北郡析出,有原济北郡南部地,辖县有博城、东平陵、般阳、梁邹、於陵、蓍、卢等;据此可知秦泰山郡辖域范围北部以济水为界与济北郡分,南部以梁父山脉一线与薛郡分,其东西界线当为原济北郡界。  相似文献   

9.
排瑶,是连阳八排瑶的简称。排瑶的聚居之地,历史上为连州的一州二县,即今广东省连县、连山县、阳山县的山林地带。一九四二年,把这三个县的瑶区析置连南县。解放后,更名为连南瑶族自治县。因此,以地域而言,把排瑶称之为“连南八排瑶”、“连阳八排瑶”或“广东八排瑶”,都无不可。但象屈大均《广东新语》与李调元《南越笔记》称“连山八排瑶”,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称“怀集、连、贺之八排瑶山”,  相似文献   

10.
汉代朐(月忍)县,《后汉书·吴汉传》注云:“《十三州志》朐音春,(月忍)音闰.其地下湿,多朐(月忍)虫,因以名县.故城在今夔州云安县西万户故城是也.”《旧唐书》称“云安,汉朐(月忍)县”.仇兆鳌注杜甫诗说:“《水经》:江水迳临江县南,左迳石城南.《巴汉志》:朐(月忍)县山有大小石城,汉朐(月忍)唐云安也.”这些记载使人认为汉代朐(月忍)县的辖区与唐云安的辖区完全相同,从而认为唐云安县境内也有“大小石城”.如杜甫诗《将晓》二首的注释中,就把“大小石城”定在唐云安县境内,而导致对其诗作时地及内容的误解.汉代的朐(月忍)县境内有大小石城,唐代的云安县就不再辖大小石城.因为唐代的云安县只保留了汉代朐(月忍)县辖区的一部分.我们先看《旧唐书》志第十九,地理二,山南西道部分有关的记载:开州 隋巴东郡之盛山县.义宁二年.分置万州,仍割巴东郡之新浦,通川郡之万世、西流三县来属.武德元年,改为开州,领四县.贞观初,省西流入盛山.天宝元年,改为盛山郡乾元元年,复为开县.盛山 汉朐(月忍)县,属巴郡.蜀分置汉丰县,周改汉丰为永宁.隋改永宁为盛山,以山为名.新浦 宋分汉丰县置.万岁 后周之万县,隋加“世”字,贞观二十三年,改万世为万岁县.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地方行政建置,桂林郡是今广西地区最早纳入秦朝大一统郡制之一,也是岭南地区时置三个郡中,辖域全部在今广西境域,占据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区的郡。但其郡治、辖县,因缺乏最初的第一手数据记载,自汉以降史志依旧阙如或追记、补注欠准,加上近现代旧志考据或考古附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试图从可考史志资料作一概略梳理,主要针对与其郡、县治争议相关各种说法,进行来龙去脉和纷争焦点之厘清,以便有心研习史志者作出更为明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东韩江,古有鳄鱼。但属何种属,何时灭迹?未见史载。本文试图论述,并从中探讨粤东生态环境的演变,作为研究当今生态环境之借鉴。史载的韩江古鳄韩江曾是鳄鱼繁衍生息之地,许多史书有过记载,择要赘述于下: 当韩愈因谏迎佛骨事被贬潮州刺史赴任之时(唐代,公元819年),路过泷水(即粤北武水),乐昌泷吏告诉他道:“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依。”(《昌黎文集·泷吏》)。《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即今潮州,曾称潮阳郡),既视事,询吏民疾  相似文献   

13.
广东乐昌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计有5目15属16种,主要属种有大熊猫洞穴亚种、东方剑齿象、中国犀、中国黑熊、水鹿和水牛等,这些都是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分子,与曲江马坝动物群、封开黄岩洞动物群比较接近,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动物群反映的当时的生态环境除了森林比较茂密外,水草也比较丰富,气候温凉而不很干燥.该动物群是广东粤北地区继曲江马坝动物群、罗坑动物群以及灵溪暗岩动物群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华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分布、变迁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真枝藻属Stigonema Ag.植物在广东省(包括海南岛)分布广,种类多,计有20种和6变种·其中16种和9变种为广东省新记录,6种和5变种为我国新记录,4种为新种,一个为新变种·新种和新变种为:南雄真枝藻Stigonema nanxiongensis sp.nov.、海南真枝藻St.hainanensis sp.nov.、乐昌真枝藻St.lechaingensis sp.nov.、胶团真枝藻St.gelatinosum sp.nov.和畸形真枝藻长殖段变种St.informe var.longihormogo-natum var.nov..本文标本采自海拔300—1200米的高山林区,主要生长于岩石表,多数混生于苔藓植物间.  相似文献   

15.
<正>零陵、永州、芝山,一地三名。自西汉置泉陵县,属零陵郡。东汉零陵郡治迁于此,隋改置零陵县。此后,一直为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的郡、道、州、府治所。清代咸丰三年,永州试院长灵芝,故得名芝城,芝山名源出于此。它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古城,也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县西南)人。为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 刘秀当政(公元25年—57年)的三十多年间,可谓风风雨雨,红红火火,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  相似文献   

17.
韦丰华(1821—1905),字剑城,广西武鸣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进士,本人是拨贡生,曾多次参加乡试,均不如愿。后在武鸣、宾阳的阳明、西邕、岭山书院主持讲学,从学者颇众。“远近学者争就之”,“郡属士子皆乐趋从”,培养了大批学生,为壮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著有《今是山房吟草》和《今是山房吟余琐记》等诗  相似文献   

18.
南雄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拉伸剥离断层,分布在诸广山岩体与南雄盆地的接触带上。南雄断裂带既是一条控矿构造,也是一条成矿构造。为了限定南雄断裂带糜棱岩的成因,在查明糜棱岩带的空间展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显微镜下鉴定糜棱岩的岩石类型、组构特征、剪切指向的方法,对南雄断裂带的糜棱岩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经历了多期次、脆—韧性断裂的地壳活动;该区岩石大多为花岗质糜棱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和云母,还存在着退变质活动。  相似文献   

19.
《欧希范五脏图》是现存我国最早一本人体解剖学著作,它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官军诱杀由欧希范领导的广西环江地区少数民族起义战士五十六人,解剖他们的尸体画成的。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朝廷政治腐败,苛捐杂税奇重,全国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庆历四——五年(1044—1045年),广西环州(今环江县)爆发了欧希范、蒙赶领导的广西少数民族抗捐起义。欧希范,思恩(今属环江县)人,据历书记载,他“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杨仲良《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卷四十九)。当时广西环江地区白崖山少数民族头领蒙赶,因抗政府捐税,聚众起义。欧希范与其族叔欧正辞因受宜州(今宜山县)知州冯伸已诬陷,遂率族人汇合蒙赶的少数民族起义队  相似文献   

20.
粤北清远-英德地区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地层是新洲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对其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乐昌峡群为Au-As-Bi-W组合型含金类复理石建造。建造中金含量是上部大陆地壳金平均含量的两倍左右,而砷、铋、钨含量则为地壳平均含量的五倍以上;同时,锑、锡、铼、镱等元素轻度富集,并以金与其它微量元素关系均不密切以及银、铜、铅、镍含量较低为其特征。含金类复理石建造中金的富集与该建造中普遍分布的含金黄铁矿密切相关;建造中金、砷、银、铋、钨及稀土等元素的分布状态与新洲金矿物质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