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不动产交易秩序,我国《物权法》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该制度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保全以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的移转、变更、废止为目的的请求权而按照约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的预先登记。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制度,仍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将对该制度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完善预告登记制度的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是不动产交易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这类权利有遭遇各种中间权利处分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类权利无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此外,内含于某些物权变动模式中的登记制度也是这些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对此风险,法律一般利用预告登记、损害赔偿以及债权人的撤销权等制度加以对抗。其中,预告登记有明显的优势,不但能够保障合同目的实现,而且防险成本低,这正是预告登记制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预告登记是与本登记相对应的一项特殊的不动产登记,其目的在于保全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它对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物权法》虽然从预告登记的依据、范围、效力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相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修改完善,以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预告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4.
胡健星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52-155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确立后,学界大多数参考德国、日本、瑞士、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从明确预告登记的性质和效力、扩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明确预告登记的申请人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但其大多停留在预告登记制度内部进行研究,并没有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协调登记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协调我国登记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冲突,既是为预告登记涉及的实证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可以从物权、债权、物权化的债权、优先权、诉权等权利协调的理论高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现行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入手,对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法律属性缺乏统一认识。虽然我国的商品房预售登记在实践中对维护交易秩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片面强调登记的行政管理功能,忽略了登记的物权效力,以致于预购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将其定性为预告登记,以达到保护消费者权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第一次引进了预告登记制度,弥补了该项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的空白。但该制度毕竟在我国属于初创阶段,立法尚不完善。本文浅析了预告登记制度适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是商品房交易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对于防止开发商在预售期间"一房二卖"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与预告登记制度在设立目的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实存在本质性区别。本文就二者重要区别所在提出笔者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在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备受关注,草案中提出的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概念更是引人瞩目。文章对国外预告登记制度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目前的预售登记制度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玮 《海峡科学》2006,(4):35-36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最早发端于早期普鲁士法的异议登记制度。从我国现行法来看,虽然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规定已有不少,但就预告登记的法律规定尚属鲜见。2005年7月的《物权法》草案(第四稿)第21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买卖期房或者转让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债权人为限制债务人处分该不动产,保障将来取得物权,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债权人已经支付一半以上价款或者债务人书面同意预告登记的,登记机构应当进行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债务人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处分该不动产。”加强对这一制度的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完善与正确实施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是将债权物权化,为保全一种目的在于移转、变更和废止不动产物权之请求权的登记制度.在不动产交易中,因当事人双方就债权契约的成立与物权行为的履行间尚有一定时间差异,故常有债务人将不动产另作处理,如一物二卖,并将产权移转登记于后债权人的情形.此种状况,对原债权人甚为不利.鉴于此,法律上设有预告登记制度,对原债权人以不动产物权变动为标的之债权请求予以保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准不动产”登记的含义出发,阐述了不动产登记的性质、效力、意义等一般理论,着重论述了我国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指出为了完善我国“准不动产”登记制度而建立预告登记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参考他国和地区的立法例,对动产所有权保留登记和主要适用于不动产所有权保留的预告登记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构建我国的所有权保留登记制度的框架,供立法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原有房地产登记机构分散,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物权法》确立的异议登记,变更登记,预告登记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从而丰富了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一屋多卖的现象。《物权法》对房地产登记机构及其审查义务的规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希望时我国房地产制度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商品房预售模式一经出现便作为开发企业融资和转嫁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在房地产市场被普遍运用。国家对商品房预售的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及其期权交易的性质,致使预购人承担了比现房买卖更大的交易风险。随着城镇化转型的推进,商品房预售模式的交易风险更加突显。虽然2014年版《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增设了预售资金监管的内容,但因相应配套措施的缺位而仍难发挥作用。本文在对现行商品房预售监管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完善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建立预售资金监管的配套机制和相应的强制预告登记制度等措施,从制度和法律上防范预购人的交易风险,维护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6.
商品房预售模式一经出现便作为开发企业融资和转嫁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在房地产市场被普遍运用。国家对商品房预售的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及其期权交易的性质,致使预购人承担了比现房买卖更大的交易风险。随着城镇化转型的推进,商品房预售模式的交易风险更加突显。虽然2014年版《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增设了预售资金监管的内容,但因相应配套措施的缺位而仍难发挥作用。本文在对现行商品房预售监管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完善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建立预售资金监管的配套机制和相应的强制预告登记制度等措施,从制度和法律上防范预购人的交易风险,维护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7.
以所涉主体的利益需求为角度,商事登记的立法目的在于:就国家而言,商事登记是其对商事主体及商事行为进行法律调整的前提和途径,是其对商事主体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其实现宏观调控等经济职能的必要辅助手段;就登记主体而言,商事登记是其公示经营身份、确立自身商誉的必要手段,是其维护自身合法地位、保障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形式;就交易相对人而言,商事登记是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制度,是保护市场交易安全及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内幕交易在股票市场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盈余预告信息披露内容更加自由,在其披露前后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是本文的研究核心。本文通过对2006年-2009年发布年度盈余预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其年度盈余预告类型与信息发布之前内部人持股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年度盈余预告类型与信息发布之前内部人持股变化方向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基于年度盈余预告信息发布存在明显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9.
辩诉交易制度在国外是被广为适用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其存在有着合理的必然性。从我国的司法历史传统和法律实践现状来看,借鉴和引入辩诉交易制度是完全可能也是完全必要的。理性建构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对于实现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双重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登记机关众多、程序各异、效力不确定等诸多问题,致使出现权利实现的法律不能。因此应当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以统一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关等"五统一"的原则为指导,制定或修正相关的法律,确保不动产市场交易的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