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尾砂级配的混沌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分级尾砂的级配.计算国内外大量矿山尾砂材料的分形参数,研究尾砂的分形级配与其胶结强度的关系.采用神经网络建立尾砂胶结强度与水泥质量分数、料浆浓度、尾砂颗粒分维数、孔隙分雏数及分维数相关率的知识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尾砂胶结强度与其分形级配相关;随着尾砂颗粒间孔隙分雏数减小,充填体强度增高;尾砂分雏数相关率越大,充填体强度越大.用所建立的神经网络知识库模型,利用Logistic迭代方程的混沌遍历特性,采用混沌优化方法研究使充填体达到最佳强度的选矿尾砂最优分级.根据采场脱水工艺,应用该方法,获得安庆铜矿选矿尾砂的最佳级配参数.工程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年增加尾砂用量2.87万t,胶结充填体强度提高8%,为矿山年节约充填成本55.8万元.  相似文献   

2.
对几种水泥尾砂配比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无侧限条件下的变形试验,并首次对其抗拉强度和抗挠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尾砂胶结充填体在无侧限条件下无明显压密过程,具有较大的侧向膨胀能力,其抗挠强度远比抗拉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充填体具有较强的塑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矿山深井充填体强度指标是类比浅部充填经验来确定的,为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根据某深井开采矿山全尾砂充填体单轴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建立了全尾砂充填体峰值应力前的非线性本构模型.结合全尾砂充填体与深部围岩耦合作用下能量损耗相近的原则,得出了全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设计公式.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全尾砂充填体峰值应力前的非线性本构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深部开采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指标与围岩原岩应力、弹性模量以及充填体本身的力学性能有关,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确定的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指标比采用线性本构模型确定的强度指标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针对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经常出现的后期强度劣化现象,进行含硫和无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对比试验,研究灰砂比和料浆对含硫尾砂充填体长期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对含硫尾砂充填体中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砂含硫量(质量分数)为6.1%,主要硫化物为黄铁矿时,充填体120 d强度下降达到47.4%。灰砂比为1:8时,充填体各龄期强度显著增加,后期强度劣化得到改善。灰砂比为1:16时,充填体长期强度稳定在0.85 MPa左右。充填料浆质量分数对充填体强度影响也较为显著,质量分数为74%~76%时,充填体后期强度下降幅度最小。当充填体内部结构较疏松时,次生石膏可以填充水化产物之间的空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充填体长期强度性能。充填体结构较为致密时,次生石膏会破坏其微观结构,降低充填体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5.
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软-硬化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灰砂比分别为1∶4,1∶8和1∶10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力学试验,得出了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特性。根据统计损伤理论,在材料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有效损伤率参数来表征损伤材料的承载能力,建立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损伤软-硬化本构模型。经对比验算,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软-硬化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模型在体现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随机性、应变软化过程的同时,反映了尾砂胶结充填体峰后应变硬化过程及规律,为充填体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涛  陈鑫  李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4):10502-10511
充填采矿法是矿山开采的重要施工方法,探究尾砂胶结充填体回填采空区后的强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意义。以铀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砂灰比和围压对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后基于三种强度理论,以试验数据为基准,对不同砂灰比铀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砂灰比对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1)砂灰比为4,围压小于4MPa时,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砂灰比大于4.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2)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砂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平稳。并呈指数下降趋势,(3)Rocker准则公式简单,能精准的预测不同砂灰比条件下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并提出考虑砂灰比的铀尾砂胶结充填体的Rocker强度准则,并验证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上述研究将为矿山充填开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烧结法赤泥全尾砂胶结充填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全尾砂、赤泥大量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实验采用烧结法赤泥、全尾砂等固体废弃物制备矿山充填料.结果表明:胶结剂的优化配比为赤泥49.2%+矿渣32.8%+熟料10%+石膏8%;充填料强度随着全尾砂掺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试块在水化初期即出现钙矾石、C-S-H凝胶,这些水化产物对早期强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差式扫描-热重分析表明试块在水化初期即可固结大量水.烧结法赤泥全尾砂胶结充填料具有早期强度高、固结水量大以及大量利用废料等特点,可满足目前矿山充填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砂胶比 30∶1(固体浓度 82 % )的全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的无测限单轴抗压强度 (特别是细粒级尾砂含量和石灰含量的优化 )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充填体中细粒级尾砂含量越大 ,需要更多的石灰才能达到 3d和 7d目标强度 ;石灰含量从 1.0 %增加到 7.0 % ,细粒级尾砂含量从 2 5%增加到 50 % ,充填体 2 8d目标强度都容易达到 表 1,图 1,参 3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某铅锌矿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全尾砂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粒级组成、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全尾砂自然沉降试验、坍落度试验、全尾砂试块单轴强度试验,获得了全尾砂及全尾砂胶结料的自然沉降特性、流动性能、析水性能及强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全尾砂自然沉降2~3 h后,重量浓度达到72%~76%,需要添加絮凝剂加快沉降;全尾砂胶结料的重量浓度为78%~79%时,坍落度为24~17 cm,基本无析水(1%~0.6%),充填料呈膏体状态,适合长距离输送;全尾砂膏体配合比在1∶4~1∶12时,28 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1~4 MPa.室内实验初步表明该矿山可以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金川下向进路式胶结充填法采矿工艺,开展了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的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30%的全尾砂充填料,不仅提高了充填体强度,而且还可降低充填体的沉缩率、改善砂浆流动性,完全满足金川矿山安全充填采矿的要求。开展全尾砂充填料的工业化生产,能够弥补棒磨砂充填料的严重不足,显著降低充填采矿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危害极为严重的尾矿库溃坝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与尾矿库溃坝事故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尾矿库溃坝事故二维模拟方法。本方法可以模拟任意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坝事故,确定事故可能的影响范围,并将结果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使安全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决策,展开应急救援。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可行性,笔者以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为例,对溃坝事故可能影响范围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铁铝型高水速凝全尾砂充填材料是一种以铁铝型高水速凝材料为胶凝材料的新型充填材料.介绍了铁铝型高水速凝材料的组成及特点,分析了全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重点对铁铝型高水速凝全尾砂充填材料的配比及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成本低,适于单管输送的优良充填材料,具有在矿山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刁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地合理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一是受污染的农田,一类是尾砂库。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是刁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习江流域受重金属污染农田和尾砂库的特征及危害,提出了合理利用受重金属污染农田和尾砂库的新的利用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矿山尾矿库溃坝砂流的计算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矿山尾矿库溃坝后砂流对坝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预测方法,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在流动中的变形,数值计算中采用了MAC法的交错网格,由于该差分格式是隐式的,所以计算过程中稳定性能好,对边界处有关速度分量无需作内插处理,适应溃坝砂流下泄流量变幅大的特点,通过对金山尾砂坝溃坝砂流的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砂流的覆盖范围与厚度较为吻合,数学模式是可用的,最后,应用该数学模型对某一尾矿  相似文献   

15.
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客观地说明了星体在弥漫态到凝聚态的变化过程中,其内部产生合成复杂有机物的事实。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实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陨石化学随之发展起来,在陨落地表的某些陨石(主要是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有多种氨基酸和烃类化合物等复杂的有机物存在。这些有机物多包藏在陨石物质的内部,在坠落地表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并没有完全烧失。这一发现很快为生命起源的探索者们所重视。笔者认为,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并不能代表泛宇宙意义,即不能说明宇宙中(主要指星际空间)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6.
竹材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发霉变色竹材上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用组织分离得到了3个真菌分离物;用孢子分离得到了6个真菌分离物;而用子实体直接鉴定的有4个种。它们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的两个纲,3个目,11个属的真菌。在竹材上最常见的真菌是葡萄生交链孢(Alternariaviticola),局限曲霉(Aspergillusrestrictus),多主枝孢霉(Cladosporiumherbarum)和青霉(Penicilliumsp.)。  相似文献   

17.
替换队员是足球教练员进行临场指挥的一个主要手段。一般比赛均替换队员,且多在比分相差不大时替换,替换的位置重点大都放在中、前场。替换队员一般在50min以后,且出现3次替换高峰。显然,恰到好处的替换队员更能充分体现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才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相似材料模似方法,研究了煤层底板采动影响。对模型底板岩体进行了综合观测,得到了底板岩体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並且观测了底板岩体声速变化,用以评价岩体的完整性,指出了底板不同部位裂隙发展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自1869年以来,争论己愈百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小熊猫应独属一类;形态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1986年北京动物园等的专著告其大成;生态、生化和细胞遗传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以1985年发表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在国内外最为系统;饲养繁殖、兽医与预防发表论文190余篇,五十余年先后有41家,曾饲养了240只大熊猫,其中有13处,共繁殖66胎,产仔100只,存活半岁以上的33只,现在国内外还约饲养有10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