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初掀起了学习苏联的高潮,出现了突击学习俄语,翻译俄文科技书刊的现象。在那个时期出版的《俄华简明测绘辞典》中,就有“изохром分色片”一词。在译自俄文的《航空摄影测量学》中查考到分色片的原文是изохроматические пленки。изохром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词,而是形容词изохроматические的缩写只是用于书中插图的有关注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3.
“science”(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scientin”,系指知识、学问之意,相当于希腊文的“sophia”,乃“智慧”之意,叠词的“philosophia”系为哲学,18世纪后,在西方演变为广义的“科学”。法文为“science”,德文为“Wissenschaft”,俄文为“Hayka”。  相似文献   

4.
“山寨”新义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②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近来,这一词很火,出现频率相当高,其含义和本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例如:  相似文献   

5.
“山寨”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②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近来,这一词很火,出现频率相当高,其含义和本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例如: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realgar,雄黄、雄精或二硫化二砷》一文中,介绍了“同物异名”的问题,但这儿要谈的“同名异物”问题在实际T作中也不容忽视。它同样会给翻译工作者,尤其是词书编纂工作者带来不少困难。这在汉语和外语中都能见到.试先以汉语中的“杜鹃”一词为例,它既指一种鸣禽(其英语对应词为cuckoo),又指一种供观赏用的鲜花(其英语对应词为azalea),为了表示两者的区别.在描述该种植物时常不得不在“杜鹃”后面另加上一个表示类属的“花”字。新版《辞海》(1999)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才特地把“杜鹃花”列为主词条的。新版《牛津袖珍英汉双解词典》(2002)更是直接把azalea译作了“杜鹃花”。  相似文献   

7.
企鹅被介绍到中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而"企鹅"一词出现在1854年,当年《遐迩贯珍》中有一篇未署名的科学专论《生物总论》,这是最早使用"企鹅"一词的汉语文献。此后,理雅各在《智环启蒙塾课初步》(1856)中也使用了该词。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沈国舫院士在《光明日报》上刊发的《“生态环境建设”一词使用不准确》一文,我想从术语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想法,供专家们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讯     
全国名委在作好大陆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与台、港、澳科技界的联系,努力促进相互间交流与合作。1992年9月台北农业科学资料服务中心主任吴万钧先生率团来大陆研讨汉语术语学的问题,并与我委员会就科技名词合作问题进行了商议。商谈中双方都表达了为促进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作贡献的愿望。双方同意就交换资料,进行两岸名词对照工作,编订《园艺学词典》等问题进行合作。双方还商定全国名委委托农资中心在台湾独家代理发行我委员会公布出版的学科名词。(名委办)又讯:根据全国名委与台北农业科学资料服务中心的协议,吴万钧先生已将台湾方面出版的一批科技名词赠送来我委员会。这批资料包括:《数学名词》、《力学名词》、《化学名词》、《化学命名原则》、《生物学名词(动物部分)》、《生产自动化名词》、《机械工程名词、《工程图学名词》、《电子工程名词》、《电机工程名词》、《土木工程名词》、《气象学名词》、《核能名词》、《测量学名词》、《造船工程名词》、《航空太空名词》、《农机学名词》、《矿冶工程名词》、《矿物学名词》、《林学名词》、《药学名词》、《水利工程名词》、《生态学名词》、《土壤学名词》、《畜牧学名词》、《兽医学名词》、《农业推广学名词》、《统计学名词》、《经济学名词》、《市场学名词》、《外国地名译名》等三十三种名词。这些资料对帮助我们了解台湾的名词工作,了解学术名词命名情况,对我们搞好科技汉语名词工作都是十分宝贵的。全国名委希望今后各分委员会都要共同努力,多渠道开创两岸汉语名词术语交流合作之路。(名委办)  相似文献   

10.
生物科学新词及新词工作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物科学新词层出不穷,加快新词汉语定名及规范化的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在编订《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以下简称《词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将“选新词”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并对一批新词进行了初定名和简单注释,我们希望这种做法能...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关于《内经》的英文译名,常被认为是“内科学”,在国外已多次碰到这种情况,殊感对《内经》有曲解,但因为水平所限,不敢冒昧置词,最近又有国外人士谈起、引用,影响甚广,因而妄写此文,以就教贤达。  相似文献   

12.
从“格致”到“科学”——浅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一词的溯源及其理念的讨论 "science"(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scientin",系指知识、学问之意,相当于希腊文的"sophia",乃"智慧"之意,叠词的"philosophia "系为哲学,18世纪后,在西方演变为广义的"科学 ".法文为"science",德文为"Wissenschaft",俄文为"Нayкa".  相似文献   

13.
“重心”和“形心”是两个科学术语。它们的出现比较早,前者出现于1623年的《职方外纪》,后者出现于1627年的《奇器图说》。两个词都来自拉丁语,分别是centrum gravitatis和centro figure(或geometrica centrum)的仿译。“重心”后来还传到了日本。但“形心”一词,在《奇器图说》之后的300多年时间里,一直没有人使用。后来在1935年的一本数学名词汇编中再次出现,但它是《奇器图说》中的那个词的沿用,还是后来另行创造的,现在还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地球"一词最早见于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1600)。这幅图原版已失传,但摹本收录于冯应京的《月令广义》。通过摹本可探得原图的一些信息,"地球"一词在图中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后来该词经在华传教士的沿用而得以推广,还传到了日本。"地球"并非如王力所认为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1852)中创造的新词。  相似文献   

15.
螺旋分内螺旋和外螺旋,在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来自西方,在17世纪传入中国。汉语中表示这种意义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1612年耶稣会士熊三拔的《泰西水法》。“螺丝钉”的出现在此之后,见于1626年另一位耶稣会士汤若望的《远镜说》。之后,又产生了“螺丝”“螺钉”“螺蛳钉”“螺旋钉”“旋螺钉”等词,这些词有的已经淘汰,有的则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测绘学名词委员会要求,在第二版《测绘学名词》出版以后,开始征集新名词。从术语选择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近年来电子航海图的新技术特征及其形成的新技术术语。  相似文献   

17.
《语文建设》曾刊登一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中“母亲”一词的使用提出了疑问——认为“母亲”一词使用不当,当修改为“妇女”。文章从语言学、术语学和法学视角,论证了该法条的确当性,并认为:《宪法》语言有其自身的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19.
明末中西会通,由神学而至科学,演绎推理的引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归于徐光启。深入历史的研究发现,徐光启先为神学中清晰切实的层层阐述所震动,了解了演绎推理的认识作用,而后则钻研西学,翻译《几何原本》,确定演绎推理中文名词与规则,明确演绎推理方法,并以之研究科学、论述“以耶补儒”的积极作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天主教神学的传播促动了徐光启的科学研究,从而将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传入中国,为当时及后来的学者所广泛学习,并用以发展知识,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非汉字词的构成概念。在外来词的译介活动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传统方式是将其民族化,即汉化处理。外来词在我国的使用包括音译、意泽、音义兼译、形译、音译加义等。有外文字母又有汉字的字母词如AA制、B超、维生素C等,这部分外来词,都收入了《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已归化为汉字系统,也就是说被承认为汉字。近年来在媒体上大量使用的不含汉字的外来词.诸如WTO、DNA、E—mail、GDP、CT、VCD等.它们被广泛使用,又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且还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那么这部分外来词语又应如何定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