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农药在杀灭水稻螟虫上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生产和使用上,该农药可污染水源而危害水生动物。因此,探讨它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是环境保护监测上的重要依据。选择金鱼进行毒性试验,其结果:TLM_(24)为61.49毫克/升TLM_(48)为51.90毫克/升,TLM_(72)为47.93毫克/升,TLM_(96)为45.64毫克/升。按大多数学者公认以96小时期限来评价对鱼类毒性,因而 LC50为45.64毫克/升,绝对致死量为75.05毫克/升。在回避试验中,当水中甲基杀虫脒盐酸盐浓度达12.3毫克/升时,回避率达90.70%。对水生动物的安全系数,一般采用1/10或1/100 TLM_(96),从而甲基杀虫脒盐酸盐的安全浓度在4.564或0.4564毫克/升。本次实验结果,1/30TLM96值(109毫克/升),能达到无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转Bt 基因抗虫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世界各地稻区均有发生,全球每年因螟虫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00万吨。我国螟虫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仅二化螟和三化螟年发生危害面积1500万公顷以上,防治约38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杀虫双、杀虫环、杀螟丹等沙蚕毒衍生物一类新型仿生农药。这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毒的特征,尤其适用于防治对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己产生抗性的害虫。如杀虫环的结构式为其降解产物即沙蚕毒目前沙蚕毒的衍生物这一类仿生农药以N,N—二甲胺基—1,2—二氯丙烷和N,N—二甲胺基—1,3—二氯丙烷为主要原料来生产的。前者的生产路线一般有三条。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四会县大沙公社处于广东省的西、北、绥三江下游围田地区,多年来,水稻经受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等的严重危害。过去,该公社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这对于减少虫害损失,保证水稻丰产起过很大作用,由于长期单纯,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害虫产生抗药性,而用药量日益增多(如1972年比1962年农药使用量就增加约十倍),农业成本不断提高。农药又大量杀伤害虫天敌,使害虫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因而易于大量发生。近十年来,使用剧毒农药,对禽畜饲养事业很有妨碍。因此,找出一套经济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水稻害虫防治方法,是广大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批林批孔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的推  相似文献   

5.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中后期主要的病虫害有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但近三年,我镇水稻病虫害较严重的是稻瘟病、稻飞虱。对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利用频振式杀灯进行了物理防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小麦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的稻茬残存麦田,为水稻螟虫越冬提供了场所,使越冬后螟虫成活幼虫虫量越来越大,传统化学农药防控持效期短,防治效果不理想。为了加强农产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宣传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民群众科学防治,绿色防治,减少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7.
水稻四种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生物系昆虫教研室从73年开始,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建点,开展水稻害虫生物防治试验。水稻为广东主要粮食作物,其主要害虫有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剃枝虫)等四类。要确保丰收,必须从虫口夺粮。多年来防治农业害虫主要是施用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对虫体产生抗性,使用量越来越大,造成环境污染,致使有益动物(蛙、鱼、虾等)、益虫(寄生天敌昆虫)逐年减少,一些付业如养鸭等也受到严重影响。每年虽多次使用剧毒农药,害虫仍然猖獗。生物防治的目的,主要是直接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田间害虫天敌和自然界的有益动物群落,达到长期制约,全面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8.
化学农药曾为农业增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长期使用农药,实践证明,难免会出现许多负效应,如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产生药害、害虫产生抗药性等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品的向往,世界各地对开发、使用植物农药表现出积极性,植物农药应用范围广,可防治各种作物害虫、林木害虫、果树害虫、卫生害虫、仓库害虫等,许多植物农药有较强的杀虫灭虫效果。如鱼藤可防治多种害虫,对蚜虫、菜青虫、桑毛虫和柑桔红蜘蛛有特效。“克螨净”、“杀蚧灵”就是利用茶皂配制的纯植物成  相似文献   

9.
久效磷是近年来发展的乙烯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较好的品种,具有内吸、残效长等特点,主要用于防治棉花害虫。为了解决国内棉花、水稻等作物主要害虫的抗药性问题,青岛农药厂、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所等单位共同协作,于1971年6~7月完成了久效磷样品的合成工作,并于7~9月间在河南新乡、湖北沙洋等棉区及江苏水稻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试验证明,久效磷是防治抗性棉蚜、棉红蜘蛛和水稻三化螟的高效有机磷杀虫剂,对棉铃虫也有  相似文献   

10.
杀虫脒(?)—L·HCl是一种高效、低残毒的新农药。我校五七化工厂对由三氯化磷合成杀虫脒和用盐析法制备杀虫脒原粉进行了研究。为了支援农业和改进杀虫脒的生产,我们测定了杀虫脒原粉的真比热和用盐析法制备原粉时的盐析热并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为杀虫脒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寄生蜂防治水稻三化螟,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土法上马,可以节省大量农药,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抑制害虫大发生,可以避免害虫抗药性问题。这是一项符合“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植物保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主要粮产区,多年以来,水稻经常遭受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等的严重危害。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对于减少虫害损失保证水稻丰产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长期、单纯、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害虫产生抗药性,因而用药量日益增多(大沙公社近十年农药使用量就增加约十倍。)农业成本不断提高,农药又大量杀伤害虫天敌,使害虫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自然控制,从而导致一些害虫大量发生。且使用剧毒农药,对禽畜饲养事业很有妨碍(大沙公社原每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昆虫之间的寄生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蜂类更为常见。寄生蜂是害虫的天敌,其中很多种类很久以前就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被用来进行农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之谜历来人们把收养义子称为“螟蛉子”,其源于《诗经·小雅·小苑》:“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教诲尔之,式毂似之”。意思是蜾赢无雌,捉螟蛉幼虫教养,变为自己的儿子。这是古人由于缺少生物知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他们看到的,其实是昆虫世界里一种很普遍的寄生现象。古人所说的蜾赢,是一种寄生蜂。它们常用泥土在树上、屋内筑壶形巢,当它捕捉到稻螟虫幼虫时,以毒蜇刺入稻螟虫的  相似文献   

14.
陈炳森 《广东科技》2014,(22):143-144
水稻为漳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经常发生各种病虫害,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结合漳平市水稻病虫害的情况,即稻瘟病、病毒病、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分析了上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多灭灵乳油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纵卷叶螟、叶蝉、蓟马、稻虱、二化螟、大螟等害虫。它是以甲胺磷、敌百虫为主要成份,辅以二元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复配而成的新型有机磷农药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16.
孙志英  王智 《科技资讯》2012,(11):138-139
在先秦时期我国早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虫害是威胁我们的祖先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众多的害虫之中,能造成大规模灾害的主要害虫有蝗虫、螟虫和蚜虫。在长期与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了一些防治害虫的方法,人工防除法、利用农业技术来防除害虫及药物杀虫法是最常用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芜湖地区水稻由于受三化螟为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一般年分约减产一、二成,严重受害年分如1965年和1970年部分社队单、双晚稻减产高达五成以上。因此,三化螟是芜湖地区水稻生产的重大威胁。考虑到长期单纯应用化学防治容易造成农药公害,从而在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总体中,积极开展稻螟生物防治,研究利用螟卵寄生蜂防治三化螟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方法。这就必须首先查明芜湖地区三化螟卵寄生蜂的种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水稻研究所报告了一个抗褐稻虱的名为“I R26”的水稻高产品种。IR26对热带亚洲的最主要害虫和水稻病害具有不同的抗性。据该研究所称,IR26的遗传抗性特别有益于对在害虫暴发时无法临时购买农药的农民。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农场中,农学家报告说,在1973年雨季,IR26在灌溉试验的13个品种中产量最高,在低洼积水试验的16个品种中也是产量最高。IR26在灌溉试验中每公  相似文献   

19.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多种害虫的危害,而在害虫发生为害的同时,田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天敌,帮助人们消灭害虫,起到很大的自然抑制作用,但是,在过去的害虫防治中,特别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中,就很少考虑害虫天敌的自然抑制作用,往往是“一刀切”、“一律化”、全田施药的用药方法,由于这种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就“敌”、“友”不分,害虫、益虫同归于尽,因而造成害虫天敌显著下降,而导致某些害虫猖獗成  相似文献   

20.
稻瘿蚊是发生于东南亚国家的一种严重的水稻害虫,也是我国南方水稻害虫之一。据1963年前的不完全统计,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已大量发生,其中仅广东省就有五十九个县市普遍发生。近十多年来,稻瘿蚊在我省蔓延迅速,为害日益严重,不少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害虫,以从化县为例,七一年全县发生面积占水稻面积8.5%;七二年发展到30%,七三年则更扩展到53.5%。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动下,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的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对稻瘿纹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外,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对稻瘿蚊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遵照毛主席关于“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和“洋为中用”的教导,现将国外对稻瘿蚊的一些研究结果,编译成本文、以供研究和防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