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主要目的是防止再次发生同类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对待病毒溯源这个科学问题,必须讲科学。近来,美国一些政客妄言病毒起源问题,指责中国武汉是病毒源头。这是他们掩饰自己抗疫不力、推卸责任的一种政治表演。历史上最初病例的报告地往往不是病毒来源地,比如艾滋病毒感染病例最初由美国报告,但起源地有可能并非美国;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全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241.7万剂次,正式突破1亿大关.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能在短期内研发出疫苗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智慧和科技力量的结晶.这方面,中国彰显出独特优势,一是“五线并进”快速研发出多种疫苗,二是以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和接种方式推行全民接种.目前中国已经获批上市4种疫苗,在实际接种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没有严重副作用发生.这种情况既证明疫苗的质量安全,也表明中国的接种策略符合实际情况并遵循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如何更好地提高疫情防控成效,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寻找新冠肺炎的有效用药,是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已造成2亿多人确诊感染,夺去了400余万人的生命.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传染病流行,全球医药卫生领域紧急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试图在疫苗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以求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势头,从根本上战胜病毒.  相似文献   

4.
正从春节奋战至今,疫情控制已展露向好态势,要打赢疫情阻击战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辛和努力,一边是严防严控有序开工,另一边则是加大科研力度抗击疫情。人类要战胜疫情,最终要靠科技手段,对于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不断上下求索,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0,(4):38-43
正这场疫情,本质上是人类与一个新物种的战役,我们一定要赢也必定会赢。冠状病毒并非第一次成为人类的劲敌,这一病毒家族,究竟是怎样的?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 oV)"。该病毒与17年前导致"非典"的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目前国内外的医学专家们正在积极寻求攻克这一病毒的武器。小小病毒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冠状病毒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苏青  刘改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8):F0002-F0002
生命的存在是宇宙中伟大的创造,对生命基因的研究一直是众多科学家乐此不疲的选择。他们是梦想的忠实拥护者,怀揣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为生命的健康存在奋斗着,殷勤伟就是其中的一员,在科研工作中挥洒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仁者大医”都是源于胸怀慈诚,而成于技艺精湛。他们的责任、努力,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的博学、创新,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而且,这种责任是任何社会财富创造者都难以相比的,因为他们今后将创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奇迹;这份责任也是任何艺术家们美艳绝伦之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因为他们维护与重塑的是这个世界上的至尊至贵的万物之灵——人类的生命!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蒋戈利博士正是这样的一当代仁者大医。几十年来,凭着精勤睿智,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的大爆发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研发成为抵御这一灾难的关键。发达国家对这类"被忽视疾病"的研发资助不仅是出于慈善或人道援助的义务,而是一种全球正义的责任。然而,基于普遍人权论证的全球正义理论无法为涉及科学政策议题的埃博拉疫苗研发资助提供适当的道德基础。考虑到科学政策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基础,基切尔的"良序科学"及其价值承诺,为全球正义作为科学政策的基本原则提供了一个具有前景的方向。在"良序科学"的基础上,一种基于功利主义平等原则和无国界差别原则的全球正义理念,将支持发达国家投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作为一种正义的责任而在道德上得到辩护。  相似文献   

9.
正除速度外,安全性、有效性,是这场疫苗研发竞赛的重要考量标准。"什么时候能打上新冠疫苗,够安全吗?"这是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后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疫情暴发两个多月后,中美两国的疫苗研发均渐有眉目。3月16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的新冠病毒试验性疫苗,跳  相似文献   

10.
正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肆虐,人类如此大规模的集体隔离史无前例,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不少国家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谁也没想到,这次疫情会比多年进展缓慢的气候谈判带来的减排效果更好。当前,世界各国人民正在与病毒进行抗争,也许暂时无暇顾及我们的地球家园,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地球以外生命的好奇和探索,其实在古代就开始了,国外有,中国也有。这种现象和访仙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古人眼中,神仙和外星生命并不是一回事,神仙上天入地,长生不死,不借助工具,其地位远高于人类;而外星生命,只不过寿命比人类长,也有国度,也得借助工具,而且他们只不过在科技上高于地球人类,但等级是并列的,他们在地球人面前炫科技,但并不决定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21,(4):24-27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既是白衣天使,又是白衣战士,他们能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护理,也能像家人一样照顾患者. 张文宏咱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意外"走红"、圈粉无数,成为尽人皆知的"网红医生".面对媒体采访时,张医生金句频出——"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要欺负老实人.""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啦.""企业老板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作贡献了."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中国科学家快速甄别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分享研究成果。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传播途径、研制检测试剂、启动疫苗研发……连日来,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除了广大医务人员,还有大批科技工作者。随着科研攻关成果的陆续涌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步揭开,这令人们在应对这场"战疫"时更添底气。  相似文献   

14.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珠峰高程测定、古基因组...  相似文献   

15.
梦然 《科学大观园》2014,(17):36-37
<正>尽管许多科学家非常不建议人类主动搜寻外星智慧生命,但对于另一部分天文学家来讲,这却是毕生的追求。迄今为止,他们已多次尝试在宇宙中发现地外生命,不过所有努力均告无效。不久前,搜寻地外文明(SETI)科学实验计划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两个最新方法,包括使用世界范围内的望远镜阵列来寻找信号,其将是首个在我们附近星群大频率范围搜索地外生命的行动。他们希望这将使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SARS、禽流感等病毒马不停蹄地追击着人类文明的脚步,时有明显增强的迹象。全世界的科学家、医学家每当谈起SARS、禽流感等病毒就会变得惊恐万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病毒一旦适时变异,在当今交通发达便捷、人口流动广泛的时代,病毒可以爆炸的速度传播开,后果不堪设想更因为他们深知人类对这些病毒还没研制出真正有效的药物,人类处于被动的境地。然而,2006年1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一枝黄花’在制备治疗和预防SARS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03148206.6)这项专利技术的授权,标志着人类迫切需要的“第2种抗生素”即将诞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是人类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目前的社会来说,一方面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带来了许多威胁到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科学与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其实就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是由野蛮走向文明还是由文明走向野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疫苗可以指导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特定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因此,每年都挽救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最近研究发现疫苗有时可能会导致更危险的病原体形成,为此,这项以鸡作为试验对象的研究引发了争议。部分科学家认为鸡的疫苗接种与人类的相关性较差,他们担心这一结果会增加大众对疫苗价值及安全性的怀疑。负责该项研究的宾夕法利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的生物学家安德鲁·里德表示,该研究并未以任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4):12-19
2020年初,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九省通衢"武汉按下了"暂停键". 时至今日,武汉已回归正常生活秩序,而全球疫情此起彼伏,依然牵动着每一个人神经. 在这场与疫情殊死较量中,中国医务工作者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必将助力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路向前.  相似文献   

20.
Intrinsic value和inherent value有着重要的语义区分。在雷根的理论中,具有道德重要性的是inherent value,而非intrinsic value。这是因为,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与功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侵害个体的合法权益。内在价值是个体作为生命主体的必要条件,而生命主体标准又是固有价值(inherent value)的充分条件。然则,固有价值实际上不是主张生命主体的道德权利的充要条件。非人存在没有权利,人类拥有权利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具备固有价值的生命主体,而在于他们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