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亲爱的小孩,从现在起,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懂事"和"乖"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孩子认为自己"听话",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的是,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学生们呼吁:"请给我们试错权!" 学生与家长在认知、沟通上的矛盾和差异普遍存在,今年因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而导致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更让这种亲子冲突愈加凸显.向父母喊话索要"试错权",其实质就是要彰显其属有思想和能自主的独立个体,应当得到家长的尊重、认可与理解.这反映出孩子们要求"独立"的心声,也折射出家教中的短板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让人们陷入了"问题疫苗焦虑",人们在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慌。无数家长翻出孩子的"小绿本"查看是否中招。尽管大部分孩子接种的不是涉事批次疫苗,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接下来的疫苗接种忧心忡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焦虑和对疫苗的不信任无限蔓延,事实上,如果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其比接种低效价疫苗的危害要大得多得多。"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个任何职业都需要考证或者培训的年代,只有家长这一"职位"可以直接"无证上岗"。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常常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已经上岗了。为人父母,自然希望教育好子女,但又容易陷于焦虑、迷茫,一些家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如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15):24-25
<正>这七步对于新妈妈来说并不难,贵在坚持。下面七步曲,让宝宝拥有超强记忆力。一部曲:利用游戏"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的话正好说中了幼儿的记忆特点。明智的家长绝不能"命令"孩子记住这、记住那,而是  相似文献   

6.
一般孩子在断乳以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耗,自身抗体产生不足,就很容易生病,一些孩子就可能会反复呼吸道感染.但要指出的是,一些家长可能是过于紧张孩子,认为孩子一年病个三四次就不得了了,其实这完全正常.只有呼吸道感染达到一定的次数,才能称为"反复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感慨:我家小孩"输不起",在游戏中输了,便不认输、发脾气,甚至退出不再玩;画没画好,就把辛辛苦苦画了很久的画一下就撕碎。专家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容忍力,让孩子拥有一份"输得起"的精神,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后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呢?"输不起"是一种天性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  相似文献   

8.
<正>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精彩的绘本故事中吸收科学知识,这是文学和科学的双重启蒙。作为家长,我们都想为孩子选择精美而有趣的图书。我们可能会给孩子趣味图画书、童话故事书,也会涉及到很多科学知识书。最终孩子会在各种书中挑出最爱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国的"直升机父母"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时刻盘旋在子女上空,不停地观察、鼓励、为孩子铺平每一寸道路。美国《奥普拉》杂志认为,这是最受欢迎的育儿方法,但不见得有效。为此,美国教育专家近几年来一直试图告诉父母,他们需要对孩子实行"自由放养",以提高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过,对安全问题忧心忡忡的家长很难彻底放手。美国父母开始尝试"自由放养"每隔几周,一群10岁左右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4,(15):21-21
<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高的个子,长得精神又帅气。一般来说,青少年是增高长高的黄金时期,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指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以促进孩子快速增高。所以,趁着孩子还处于"飙高"时期,赶紧给孩子补补营  相似文献   

11.
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是每一对夫妻的共同心愿,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如愿以偿呢?不少孩子令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一:有些父母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儿女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严重地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视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启发,结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4,(1):22-22
正经常说孩子笨蛋,孩子真的会变傻吗?专家表示家长措辞不当,会影响孩子心理!李女士有个儿子,这孩子在上学前就不太听话,有时出门特别丢面子,家长们好声好气的教育,但效果不好。没办法,家长就经常训斥他,暴力之下,儿子有所收敛,就是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乖乖的。有一次,他因为要一件东西达不到目的,就睡在地上打滚,被孩子的爸爸打了一顿屁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有时这个美好的心愿会因各种原因,而大打折扣,甚至于“变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为人父母者施爱不当,以至于爱心“走串”所致。其表现形式如下: 1.平常心变补偿心。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因为没有某方面的能力而经常吃亏、上当,就希望孩子能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于是逼着孩子补习这方面技能,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这看似让其“艺多不压人”的作法,其实出自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7):50-51
正宝宝的坏习惯是爸爸妈妈们最头痛的,明明没有教过宝宝,宝宝却仿佛生来具有的本领一样学会了骗人。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孩子的情感体验与父母的行为举止密切相关。家长只有端正自己的行为,认真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明白事由。一、孩子为什么说谎1、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  相似文献   

15.
正你家小孩可爱吗?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文章中写到可爱小孩的七大"指标",今天特意整理来给各位家长。家长们对照看看,给自己孩子打个"可爱"分吧。(一)仪表好——仪表包括外貌与风度。所谓外貌,就是如头梳得整齐,衣服穿得干净;所谓风度,就是要大方,不鬼鬼祟祟。(二)常有笑容——一个小孩子要是满面笑容,那是多么可爱!  相似文献   

16.
正只因暗示怀疑等臆想,就能产生"中毒"反应,并迅速蔓延他人……这不是小说,而是中美都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来看"群体性癔病"疑云。早晨,救护车的喇叭声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中学响彻不停,这所学校的100名学生和教工先后被送进了医院,其中还包括一名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他们都说是自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味,然后就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开心,或是出于让孩子安心待在家的目的,还会特地带着孩子到超市大批选购零食,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这非常不利于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吃一些含铅高、反式脂肪酸高、含有激素和高热量的零食,否则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第一类:含铅多的零食孩子吃了含铅过多的食物,容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顿、失眼烦躁、头痛、视觉神经出现损伤等,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8.
有些孩子不能做到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回家以后也是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还有的孩子喜欢边写边玩,非得在家长的督促下才去做;有的孩子作业写得倒是快,但是字迹潦草,错误百出。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经常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脑后。这些问题让家长十分头疼。孩子完成作业困难的原因很多,有些孩子智力正常,但注意力就是不集中,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写作业时坐不下来,这就需要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来帮助孩子改善大脑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有的孩子脑和手的协调性差,脑子想的是一回事,手上动作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会出现动作磨蹭拖拉、写字…  相似文献   

19.
<正>考虑到电子产品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可能伤害眼睛,尤其是造成近视,卫生健康和教育部门也有相应的防范措施。近日,武汉江夏区庙山二小有家长反映,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但视力下降得厉害。因为学校几乎每个班都开始用电子屏授课,家长担忧:"长时间对着电子屏,会不会给孩子视力带来损伤?"电子屏更准确的术语是电子白板,可结合计算机和投影仪,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也可以像普通  相似文献   

20.
正治理网游成瘾和药物滥用、酒精滥用等一样,是一个严肃的反成瘾社会问题,这个已经有很多严肃的科学研究了,不该被归结为"老古板无事生非",不该被轻慢对待,更不能陷入"家长管不好孩子才怪游戏"的抬杠。高考前夕,律师张晓玲公布了《一个心碎母亲致所有高考考生的公开信》。公开信中,这位母亲痛陈:自己曾经学业优秀的孩子,接触到网络游戏之后,成绩一落千丈,不仅高考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