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常规骨瓣与标准大骨瓣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进行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存活率(62.79%)明显高于对照组(60.47%)(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较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颅脑外伤进行早期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颅脑外伤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28例.观察组行传统的开颅手术以清除血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血肿部位行早期骨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纽患者治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1.43%,并发症发生率65.00%而实验组有效率为96.43%,并发症发生率只3.70%,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清除血肿基础上进行早期骨修补手术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性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置管和CT下定位穿刺置管脑室外引流117例,术后持续开放引流3~7d,每天引流脑脊液量150~480ml,测颅内压每天4~6次.结果80例愈后Ⅲ级以上,3例植物生存,27例死亡,死亡率23.07%,同期常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3557%.结论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并可指导治疗用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控制性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置管和CT下定位穿刺置管脑室外引流117例,术后持续开放引流3~7d,每天引流脑脊液量150~480ml,测颅内压每天4~6次.结果80例愈后Ⅲ级以上,3例植物生存,27例死亡,死亡率23.07%,同期常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3557%.结论脑室外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并可指导治疗用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应用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6-201604期间我们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实验组进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0.08%)与对照组的死亡率(0.2%)相比较低;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也低于对照组(54%)。结论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郭剑峰 《科技潮》2005,(6):51-51
自1996年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以来,赵元立在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和赵继宗等教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临床研究工作。1997年,他率先开展神经导航手术,显著提高了开颅手术治疗颅内深部肿瘤和血管性病变的准确性。1998年起,在颅脑外伤病房负责筹建低温治疗和重症监护病房,成功救治了上百例生命垂危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001年以后在脑血管外科和老年肿瘤病房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的64例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例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救治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救治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4例伤员中 ,单纯颅脑损伤24例 ,多发伤40例。原发性昏迷51例 ,继发性昏迷8例。GCS评分3~5分20例 ,5~8分44例。开颅手术23例 ,其它手术15例 ,气管切开35例。死亡22例 ,植物生存4例 ,重残2例 ,中残6例 ,恢复良好30例。结论 :重型颅脑交通伤伤情重、复合伤多、伤情复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CT或MRI复查示脑室缩小32例(84.2%),临床症状缓解29例(76.3%),无明显缓解9例(23.7%).术后随访3月~2年,恢复良好23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塞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