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醋酸锂、醋酸锰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LiMn2O4/Ag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技术分析和检测合成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Ag复合材料由LiMn2O4和金属Ag组成,银均匀地分布在LiMn2O4颗粒中;与LiMn2O4相比,LiMn2O4/Ag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高的库伦效率和更低的极化;Ag的添加可提高LiMn2O4的循环性能,尤其是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LiMn2O4, the modified LiMn2O4 was prepar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s using LiMn2O4 and LiCoO2 as precursors. XRD and E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LiMn2O4.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LiMn2O4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 and Co atoms could insert into the LiMn2O4 crystal lattice and a newly formed spinel phase, modified LiMn2O4 was obtained. The modified LiMn2O4 exhibits excellent cycle ability at room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compared to pure LiMn2O4. The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modified LiMn2O4 attributes to the entrance of Li and Co ions inserted into the spinel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锂、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镍、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利用燃烧辅助有机酸络合法合成LiMn1.8Co0.1Ni0.1O4,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和分析产物物相、晶格常数和形貌,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产物的界面过程,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产物的容量和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条件下合成的LiMn1.8Co0.1Ni0.1O4粉末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大、峰尖锐,粉末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均匀性;LiMn1.8Co0.1Ni0.1O4容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对于LiMn2O4,LiMn1.8Co0.1Ni0.1O4的初始容量虽略有下降,但双掺杂后的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750°C条件下NaCl?CaCl2熔融盐中直接电解还原LiMn2O4回收金属锰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电化学手段研究LiMn2O4在涂覆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结果显示,锰酸锂的还原过程是分步进行的,还原过程为Mn(IV) → Mn(III) → Mn(II) → Mn;在电脱氧12 h条件下,0.5?3 V的产物为CaMn2O4、MnO、(MnO)x(CaO)1?x、Mn,电解电压达到电压在2.6 V时单质锰出现,增加电压可促进锰的脱氧进程。电脱氧随着三相界面的推进由外向芯部逐渐进行,当电压较大时会加快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产生两个阶段的三相界面。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1/3Co1/3Mn1/3O2,溶胶-凝胶法制备AlPO4包覆LiNi1/3Co1/3Mn1/3O2材料(AlPO4-coated LiNi1/3Co1/3Mn1/3O2).并用XRD、SEM检测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lPO4-coated LiNi1/3Co1/3Mn1/3O2中,AlPO4以无定形态包覆于的表面;AlPO4的存在,阻止了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副反应,降低了电极的表面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加快了锂离子的扩散速度,使得LiNi1/3Co1/3Mn1/3O2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尖晶石LiMn2O4材料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 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如极耳、极片、电解质溶液等。又采用新型正极材料LiMnxNiyCozO2开发出性能更优越的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该电池可10C连续放电和8C快速充电, 并具有优秀的循环性能和搁置性能。18650型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开发, 为研制混合电动车(HEV)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景向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7):3951-3954
利用交流阻抗谱研究锂离子导体Li La2 BaTa2 O12在空气的稳定性。锂离子导体Li6 La2 BaTa2 O12首先在空气中吸附水气进入晶界,导致该材料晶界电阻变大;随后进入晶界中的水气和Li6 La2 BaTa2 O12材料发生质子和锂离子的离子交换反应,导致了晶格的进一步畸变,表现为晶粒电阻直线增加。因此可通过提高陶瓷材料致密度,抑制水气进入晶界,提高该材料对水气的稳定性,这对该材料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诱导液相无焰燃烧法快速制备LiMn1.925Cu0.075O4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手段表明,Cu掺杂未改变尖晶石LiMn2O4的晶体结构;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颗粒尺寸逐渐增大,晶界逐步清晰;Cu2+进入LiMn2O4晶格中.电化学测试表明,二次焙烧8 h的LiMn1.925Cu0.075O4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0.9mA·h·g-1,循环400次后容量保持率63.9%;在5 C和10 C高倍率下可实现1 000次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8.9、94.8 mA·h·g-1,保持率分别为61.3%、68.1%. Cu掺杂有效抑制Mn的溶解和Jahn-Teller效应,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与电化学...  相似文献   

9.
以β″-Al2O3导电陶瓷为电解质,研究制备银/碳毡/低熔点钠盐电极(Ag/C/(NaNO3+NaNO2)),并选择银电极作为对比电极。测试条件为:温度275~400℃、频率12~105 Hz。采用交流阻抗谱法(Ac)进行β″-Al2O3导电陶瓷与金属Na+界面兼容性和界面离子传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β″-Al2O3导电陶瓷的电导与温度关系服从于阿仑尼乌斯公式。比较两种电极可以发现,电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对电极/电解质界面迁移阻抗和阻抗谱测试结果会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Ce0.87Sm0.13-xPrxO2-δ(x=0.00, 0.01, 0.02)氧化物, 通过X射线衍射、 拉曼光谱、 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氧化物进行结构表征, 利用交流阻抗谱测试电性能, 并讨论 了掺杂Pr对Ce0.87Sm0.13O2-δ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 明, 掺入少量Pr3+可减少或消除晶粒表面和晶界处的坑痕或孔隙, 增加材料的致密 性, 从而降低材料的晶界电阻和电极界面电阻以及晶界电阻在总电阻中所占的比例, 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1.
陈猛  李胜军 《应用科技》2004,31(6):57-59
尖晶石型LiMn2O4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环境污染小、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在循环及存放的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在高温情况下尤为严重.对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正极材料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因其高电压、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其充放电过程中Li~+的嵌/脱会伴随着锰的溶解、电解液的腐蚀和Jahn-Teller效应等问题,使得电化学性能变差.表面包覆和离子掺杂是有效改善LiMn_2O_4容量衰减和提高其循环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其中,表面包覆材料通常有各类碳材料、氧化物、氟化物、金属单质和磷酸盐等.综述了不同碳源和方法对LiMn_2O_4进行碳包覆后的性能影响,展望了碳包覆对LiMn_2O_4正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锰酸锂动力电池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压范围3方面研究了适合于锰酸锂动力电池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成本低廉的天然石墨非常适合作为锰酸锂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改良电解质溶液后电池的循环寿命可延长200次,锰酸锂电池在3·0~4·2V之间稳定性最好,使用寿命最长,体系确定后的锰酸锂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循环寿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尖晶石型LiMn2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尖晶石型LiMn2O4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固相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等。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就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LiMn2O4的性能优化作综合论述,主要包括掺杂和表面包覆,并对今后LiMn2O4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微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米级和常规固相反应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慢扫描循环伏安(SSCV)、交流阻抗(EIS)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米级的尖晶石LiMn2O4,颗粒均匀,晶体结晶性好;在10次慢扫描循环伏安曲线中,容量衰减相对较小;从材料的交流阻抗谱中可看出,随着循环的进行,靠近循环伏安峰电位附近的电荷转移电阻变化小.  相似文献   

16.
电动自行车用铝塑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成功了电动自行车用5·5Ah圆柱型铝塑膜锰酸锂电池,它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高低温特性。单体电池通过了GB/T18287—2000的安全试验,所有试验中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将单体电池放电到3·0V,然后搁置3个月,电池出现“气胀”,经过循环,“气胀”消失,电池性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0·8V/5Ah电池组1C,100%DOD循环500次,容量保持在82%。  相似文献   

17.
100Ah动力电池采用尖晶石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400Ah电池组应用于纯电动车,实验表明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材料的电特性,设计了一种智能LiMn_2O_4材料电特性测试仪.主要介绍了硬件核心单元充放电模块的设计,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点采用二阶段法充电.系统采用继电器对电路的充放电状态进行切换,采用多路开关4053对电池通道进行切换,其两组开关在恒流充电与恒压充电电路中接入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了采用恒流转恒压的充电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重点介绍了作者实验室的PLD系统,并介绍一个实例:在不锈钢衬底上镀LiMn2O4薄膜。  相似文献   

20.
主要综述了采用软化学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Pechini、溶胶—凝胶、微乳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