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液伺服控制径向柱塞变量泵变量机构,设计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再现了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系统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电液伺服控制径向柱塞变量泵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汽车减振器性能检测系统的电液伺服控制原理,分析了电液伺服驱动的原理,根据驱动原理运用模糊PID控制,建立了模糊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数学模型,定义了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运用MATLAB进行控制器的程序编制,分析了仿真程序的运行流程和PID控制器的运行流程,进行了0. 2 m,0. 4 m,0. 6 m,0. 8 m和1. 0 m的位置阶跃响应仿真,简谐波追踪仿真和拟0. 3 s脉冲响应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平稳,具有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设计的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加入PID校正后,系统不仅在快速性、平稳性上满足要求,而且相对稳定性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系统动静态性能得到了优化,控制效果良好,系统的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多变量、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系统,采用传统的PID控制难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将模糊自适应PID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中,运用模糊控制原理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较,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AC伺服电机动态特性的无阀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模糊规则动态的修正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是基于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和动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模糊规则表来更新控制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特性和对于外部干扰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传统PID控制器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容易导致过大的超调甚至引起震荡,从而使得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变差.针对此问题,设计了结合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优点的模糊PID控制器.在MATLAB/Si 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该方法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利用实时工作间(RTW)的半物理仿真环境和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系统模型辨识及验证。提出一种规则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器,并将其用于辨识得到的模型中,设计一种在线的模糊推理算法,使得模糊控制规则可以得到实时在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规则自校正模糊PID控制器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既具有PID控制器高精度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器快速、适应性强的特点,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性能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硬件部分采用TMS320LF2407 DSP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软件部分则采用具有先进智能性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具有极大优越性,可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快速、准确以及较为平稳的控制,提出了基于单片机与改进PID的智能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液伺服系统的主要组成进行分析,并根据液压控制理论,得出了电液伺服系统中电液伺服阀等机构的数学模型。利用MSP单片机作为主控器,以接收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位移值,根据该值对电液伺服阀的开度进行控制。引入PID控制器,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PID控制器进行改进,设计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智能化。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不仅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控制,而且控制过程较为平稳,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的上工作辊同步运动精度,以及抗重负载干扰能力,采用电液伺服技术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主从控制策略的电液伺服同步控制方案,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同步控制精度,增强了设备抗干扰能力,为多缸同步系统提供了有效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自适应模糊PID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通过使用MATLAB的FUZZY工具箱对系统建模和仿真计算,并可根据仿真结果在线调整PID参数,对系统进行校正,这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相比于常规的PID控制,可以改善被控过程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高系统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对参数时变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高效的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钢跑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出仿真曲线.通过对比仿真曲线,分析系统跑偏参数(液压固有频率ωh)对系统的稳定性能、快速响应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煤机自动调高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问题,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MATLAB和AMESim环境下建立其控制系统及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调高系统在快速性、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所以采用模糊PID控制对采煤机进行自动调高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电液位置伺服板簧实验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空间搜索能力,对模糊隶属函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中取得了响应速度快、稳定性优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负压伺服控制系统随压力工作点变化的强非线性和低工作压力时的非对称性,设计了自调整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由PID类型模糊控制器(FPIDC)和模糊自调整机构复合构成,自调整机构以压力工作点和FPIDC的前级输出值为参变量,实现了FPIDC输出比例因子的在线自适应调整.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器对压力工作点变化适应性较好,且在工作压力较低时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解决了常规PID控制器难以适应不同压力工作点以及由低压时充气、抽气非对称性引起的动态跟踪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负压伺服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和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I型系统ITAE最优准则,针对跟踪阶跃响应的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了模型跟踪最优控制器,并应用Matlab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此种模型跟踪最优控制器控制下,电液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了Matlab仿真软件,分别将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中,并作了比较研究。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的系统能克服传统PID控制器的局限性,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较好的动态品质,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液伺服开度控制系统存在的非线性、负载扰动、时变性等问题,以蝶阀的阀门电液伺服开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AMESim软件搭建该系统的物理模型,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控制模型,将二者进行联合仿真,并对常规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control)和自整定模糊PID控制两种算法的控制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采用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式的电液伺服开度控制系统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准确性有很大提升,且对扰动也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蝶阀在开启过程中的开启角度与流量呈非线性关系,其电液伺服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论文以工业蝶阀为研究对象,建立蝶阀电液伺服系统,并设计出PID控制器与模糊PID控制器.分别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模型,利用联合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仿真曲线与目标曲线更吻合,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常规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系统模型下的控制效果。从而证明模糊PID控制器不仅能够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保持系统响应曲线动态特性,而且能够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达到较好的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