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中引入TD-LTE通信网络,能有效地解决石油无线网络覆盖面积小、网络容量不足、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对TD-LTE石油专网的核心网EPC、频率组网、链路预算及覆盖以及系统容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在结合油田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建议了一种基于TD-LTE技术的适用于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的无线通信专网设计方案.该方案已在某油田得以实施建设,而且可以满足油田的生产调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陆基专网覆盖工程选择TD-LTE作为网络的技术体制。针对海网TD-LTE专网覆盖项目,主要是提出适用于海面的无线传播模型,在链路预算的基础上,通过对近海TD-LTE专网覆盖的覆盖目标、容量目标等一系列基站建设指标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近海TD-LTE专网覆盖的无线基站建设方案,包括基站选址、主设备选型、天线选型以及基站配套等,沿海岸线建设TD-LTE无线基站,为海岸线100 km以内的作业船舶提供宽带链路。  相似文献   

3.
赵婧 《科技信息》2010,(30):I0233-I0233
本文主要从TD-LTE的覆盖特性、链路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TD-LTE与其它系统共用室分系统的优缺点,同时针对共用系统时的干扰提出解决方案;介绍了目前通用的两种TD-LTE建设模式,简单介绍了TD-LTE室内覆盖小区规划需考虑的因素。以便进行TD-LTE室内覆盖规划时能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向第四代转变,在国际LTE技术标准下,我国制定了TD-LTE无线网络标准,以实现从3G向4G的平滑过渡。在4G蓬勃发展的背景和机遇之下,TDLTE网络规划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地展开,无线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论述了基于TD-LTE设计的无线网络建设方案,以提升太原市移动4G网络的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泰达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公寓宿舍楼内进行无线网络覆盖工程的实践,通过制定网络规划、技术方案及运维管理等方案,并进行现场勘察,以实例说明了无线网络覆盖工程的实践过程。分析并总结了Wi Fi的技术特点,展望了今后商业Wi Fi的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范冰冰 《科技信息》2010,(21):93-94
在移动通信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网络规划与优化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可使网络在时间与空间上达到最大程度的覆盖;本文围绕与CDMA网络服务质量相关的无线网络规划、优化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利用较低的成本达成无线网络覆盖是一个值得思索的事情。该文利用家用级的无线路由器,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完成了外网无线网络接入,且达到无缝漫游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较成熟的技术是基于无线通用分组业务,通过GPRS进行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系统。但随着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功能简单、低速的GPRS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现场大数据的需求。该文讨论了现在较流行的TD-LTE技术替换GPRS网络的可行性,TD-LTE传输方式可取代传统无线网络,同时,还可以扩展智能电网的远程巡视、实时技术支持、自动控制、协调互动等新功能。该文通过对两种通讯方式的对比,引出基于TD-LTE技术的电能量采集系统设计,讨论了其可行性、现有缺陷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何巍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3):127-129
讨论了在新余学院校园内覆盖无线网络的可行性.无线网络可对原有网络进行进一步扩充,使校园那些不易于网络布线的场所也处在网络的覆盖中,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10.
TD-LTE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系统容量以及减少发射功率。在TD-LTE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动态资源分配问题常建模为在非线性限制条件下求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针对无约束条件迭代算法、速率自适应算法与边界自适应算法分配特点,分析了动态资源分配算法如何满足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中多媒体业务不同QoS需求。对3种主流算法复杂度、容量、发射功率等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讨论了如何使算法具有低复杂度并能使网络达到良好技术指标,以及将资源块与功率结合分配的解决思路。为TD-LTE系统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用电需求的增高,建设传输能力强,性能稳定,经济性合理的智能电网迫在眉睫等问题,提出利用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电力授权230MHz频段进行有机融合,协助构建智能配电通信网,并结合实际要求,采用SPM模型对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工作,通过提高通信模型的准确性实现无线网络的合理规划,进而降低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投资成本。通过对TD-LTE230电力无线专用系统的通信模型参数校正结果及其信号强度仿真覆盖进行评估与测试,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智能电网的无线通信模块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校园无线网络具备安装简便、布局灵活、扩展性强的特点,构建校园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迫切任务。以某高校无线网络工程为实例,提出了基于IEEE802.11ac的无线网络实现方案,包括无线网络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覆盖方式、网络安全和其它方面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一种异构无线网络的多属性垂直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对不同业务的需求,减少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所造成的乒乓效应,给出了一种异构无线网络的多属性垂直切换方案.该算法采用模糊逻辑对网络进行预判决,给出切换的代价函数以选择最佳网络,代价函数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不同业务情况下信噪比,时延以及价格和用户偏好等参数的权重.针对WiMAX和UMTS网络重叠覆盖的环境所进行的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少切换次数和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和GSM无线网络规划之间的对比,对TD—SCDMA中的关键技术以及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5.
陈红 《科技信息》2012,(10):245-245
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在WCDMA系统中,由于引入了不同的数据业务,加上WCDMA系统本身的特点使得WCDMA系统在规划时有许多不同于GSM系统的地方。文章主要介绍了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点,包括小区呼吸效应、小区覆盖与容量相互依赖关系、导频功率分配等;说明了网络规划及其流程;最后简单介绍了WCD-MA无线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楼宇自控系统和现代建筑内的多种异种网络构成的体系,讨论了在这个体系内的诸如控制网络、有线的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并分析了在这种混合网络体系下的双向多媒体数据对建筑物的全区域覆盖出现的一些特点。介绍了现代建筑中包括的不同网络技术,并提出了使用移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有效配合的建议,从而实现双向多媒体数据在建筑物内的全区域覆盖和远程范围内的广域覆盖。  相似文献   

17.
姚戈 《科技资讯》2006,(27):81-82
夺文通过营口移动GSM网络解决海上覆盖的实际应用,探讨了GSM系统在远距离覆盖中各项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分析了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5G无线网络覆盖将比4G更广、更密,承载网面临超高带宽、超低时延、高精度同步、灵活切片、开放协同、高可靠性等挑战,因此承载网需要更灵活的组网结构以适应无线网络的演进。现有的承载网技术不能完全满足5G演进新需求,需引入网络切片、SDN、NFV和接入无关等新技术,以满足云化、差异化服务和管理控制需求。文中在研究5G网络新业务以及无线网络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5G承载网结构的演进以及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从运营商的承载网现状出发,对5G承载网分阶段部署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楼宇自控系统和现代建筑内的多种异种网络构成的体系,讨论了在这个体系内的诸如控制网络、有线的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并分析了在这种混合网络体系下的双向多媒体数据对建筑物的全区域覆盖出现的一些特点。介绍了现代建筑中包括的不同网络技术,并提出了使用移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有效配合的建议,从而实现双向多媒体数据在建筑物内的全区域覆盖和远程范围内的广域覆盖。  相似文献   

20.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虽然无线网络应用更方便、更快捷,但是其本身具有容易受到外界侵入以及影响传输安全等特性,用户的信息容易遭到泄露。现行的一些有线网络评估方法不适合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评,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评价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网安全,提升无线网络的风险评估效率,需要对无线网络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掌握无线网络评估体系建立的标准,在满足网速的同时,提升用户用网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研究无线网络的基本特点,提出几点提升无线网络安全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