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含涛 《科技资讯》2011,(9):102-102
Q235碳钢与1Cr13不锈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钢焊接,而1Cr13不锈钢的焊接性较差,焊接接头容易出现裂纹缺陷.在异种焊接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避免了异种钢焊接缺陷的产生,保证了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2.
1Cr18Ni9Ti不锈钢与20R碳钢的异种钢焊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远 《科技资讯》2010,(22):63-63
1Cr18Ni9Ti不锈钢与20R碳钢属于异种钢焊接,两种材料的热导率和线性膨胀系数有很大差异,为保证质量,分析两种材料的焊接性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焊接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S30408不锈钢材料的基本特性和焊接性的研究分析,针对S30408不锈钢容器的焊接,从坡口加工、焊接方法与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中间扬液器的焊接工艺。解决了焊接中易出现的缺陷问题,保证了焊缝较高的一次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异种材料焊接技术由于其有节约贵重材料、降低成本、发挥不同材料特性等优势,在机械、化工、电力及核工业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同种材料焊接,异种材料焊接研究在接头性能及组织表征方法、成型原理以及强化机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而,该实验设计在传统焊接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异种焊接工艺的实施、显微组织表征与力学性能表征。其中异种材料焊接选择铝合金和钢,进行机器人弧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表征,包含了不同尺度测试手段,从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到透射电镜进行纳米尺度的高分辨观察,力学性能表征包含焊接接头硬度测试和拉伸性能测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焊接技术研究手段的了解,更培养了学生设计科学系统实验方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耐热异种钢焊接由于不同金属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的差异,因此要比同种钢复杂得多,焊接的可靠性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由于大型电厂向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发展,众多新技术、新材料开始在大型电厂中应用,大机组电厂焊接工作的对象、任务、条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耐热异种钢焊接技术是火电厂常见的焊接难点,通过分析并在实践中应用发现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可以解决火电厂典型的耐热异种钢焊接的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不但要考虑其各自的焊接特性,而且还要考虑其属于异种材料焊接,针对选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激光焊等进行应用分析,得出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电弧稳定性和可控性好,适用板厚范围宽,在脉冲焊条件下可灵活调节热输入,可防止薄板焊后产生较大变形,在纯氩气保护条件下对纯镍及不锈钢等被焊材料都能实现高质量焊接,而且焊接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适用,经过综合对比分析,该焊接方法是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较理想的焊接方法,为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异钢种焊接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介了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工艺管线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强调了关注炼厂工艺管线爆炸复合钢板卷制复合管焊缝的意义。从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前准备、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后检测四个方面,结合炼厂工艺管线爆炸复合钢板卷制复合管对接V形焊缝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方法连接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和低碳钢异种材料.在焊接温度和焊接压力恒定的条件下,研究焊接时间对ASTM304/低碳钢异种材料扩散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850℃,焊接压力10 MPa,焊接时间60 min条件下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低碳钢异种材料实现了良好的扩散结合,其强度和韧性均超过低碳钢母材水平.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40 MPa,拉伸断裂发生在低碳钢一侧.在扩散焊高温环境下,界面附近有碳化物偏析现象,析出相为脆硬的Cr23C6,脆硬相的出现导致界面韧性下降,延长焊接时间可有效避免有害化合物Cr23C6的析出,冲击韧性达到120.5 J/cm2,冲击断口在低碳钢一侧.  相似文献   

9.
陈亮华 《广东科技》2012,21(7):160-160,16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在工业产品类型、新材料应用、新工艺实施等方面也不断提出了新的需求并取到了良好的进展。其中,不锈钢作为一种具有强度高、塑性好、耐腐蚀性好等优点的材料,在一些需防腐、防锈设备的主要构件中用途越来越广泛,但不锈钢的价格比普通碳钢高许多,从经济性的角度及设备的使用条件出发,在结构设计上,往往会采用不锈钢和碳钢的异钢种接头焊接。针对我公司除尘设备在材料选用过程中遇到的Q235-A碳钢与304L不锈钢进行对接焊的情况,从两种材料的焊接性能分析着手,选择正确的焊接方法,确定了准确的焊接工艺参数,通过焊接完工后的评定试验,最终使这两种异种材料的焊接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许多工程结构当中,经常出现大量异种材料的焊接情形,材料的力学性能对结构有重要影响。应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对紫铜(T2)和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过渡层方法接头的力学性能较好,而采用T107焊条,其接头的塑性、韧性比采用过渡层时低。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部海域不锈钢紧固件的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配合南海东部海区的海洋环境调查,研究该海区不锈钢紧固件发生的腐蚀现象。【方法】使用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利用海洋平台钢桩和不锈钢钢缆紧固相应的调查设备,通过一年的海试,检查该类不锈钢紧固件的腐蚀情况。【结果】不锈钢紧固件腐蚀严重,不同形状的材料腐蚀部位和程度不同。不锈钢的腐蚀主要表现为点蚀和隙缝腐蚀等局部腐蚀,严重时穿孔、断裂失效。【结论】建议在海洋金属结构中尽量使用同牌号同批次的同种金属材料,以确保材料电极电势相同,减小宏观电池的形成;若确实需要使用异种金属,必须对异种材料间进行电绝缘。  相似文献   

12.
复合钢板是一种由基层钢板和复层钢板复合而成的双层金属钢板。本文从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性分析了焊接接头出现裂纹缺陷的原因,并且从加工顺序、焊接工艺、坡口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双相不锈钢在室温下固溶体中奥氏体和铁素体约各占半且兼有两相组织特征。它保留了铁素体不锈钢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耐点蚀,缝蚀及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的特点;又具备奥氏体钢不锈钢韧性好、脆性转变温度较低、抗晶间腐蚀、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的优点,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取决于接头能否保持适当的相比例,正确选用焊接材料、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是是双相不锈钢焊接的关键,本文进行了双相不锈钢药芯焊丝堆焊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及产品的施焊,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证明所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规范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厂2×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二级减温水管道设计中的F91和12 Cr1MoV的焊接工艺.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该异种钢的焊接性,从焊接材料、工艺参数、焊接规范等几个方面对F91/12Cr1MoV异种钢接头的焊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结果表明该焊接工艺规范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坡口、焊接错边量的控制、焊后无损检测的选择及焊接工艺评定等几方面对Q245R+S30408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进行探讨。确定了合适的焊接工艺,并有效的应用于焊接生产。  相似文献   

16.
坡口宽度小于5mm的超窄间隙焊接中,当坡口宽度进一步减小时,电弧特性变得很敏感,对焊接工艺参数的适应性要求提高.采用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技术,通过调节坡口宽度和焊接工艺参数研究其对超窄间隙电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超窄间隙坡口中,保持工艺参数不变,坡口宽度减小,会使焊接电流增大,侧壁熔深变宽.当坡口宽度和送丝速度一定时,其焊接电流随电弧电压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且坡口宽度越窄,焊接电流对电弧电压的变化越敏感.利用不同坡口宽度下的电弧特性可对超窄间隙焊接时所匹配的工艺参数进行有效调控,坡口宽度变窄,所适用的焊接参数减小.  相似文献   

17.
0Cr18Mo2与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0Cr18Mo2和 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 ,检验焊接质量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焊接区的显微组织 ,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焊接工艺规范合理 ,焊缝质量良好 ,其强度和韧性均达到母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的难点和焊接技术的工艺特点,以及选择焊接材料的基本原则。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丑玉刚  樊光伟 《甘肃科技》2011,27(18):81-82
由于不锈复合钢板在化工设备中的经济性和独特性,对其焊接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结合一台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过程,通过确定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材、坡口及施焊要点等,制定了可行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焊接质量。同时亦可用于同类材料焊接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中断试验方法,记录和观察了铜与不锈钢在摩擦焊接头形成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结果表明铜与不锈钢棒料的对接摩擦焊过程大致可分为初始摩擦的粘着;铜内摩擦、塑性环扩展;铜、不锈钢界面摩擦及不锈钢体内摩擦3个主要阶段.在接头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摩擦面的转移.其内容对促进异种材料摩擦焊的接头形成机理研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