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欠佳,他们有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抗病防病的体育活动动机,主要是参与一些休闲、强度易于控制的体育运动项目,但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很低。心理压力大、过于关注自身不利条件、缺乏运动兴趣以及没有适宜的运动项目和场地设施等因素,对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体育教师的组织指导以及同学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都能够有效促进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江西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器材场馆缺乏,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学校缺乏良好体育活动的氛围和锻炼环境、缺乏指导和自身体育基础差是制约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利和 《科技信息》2011,(3):I0013-I0014
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瓷都景德镇地区陶瓷从业人员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陶瓷职工患肩周炎、关节炎等劳损性的比例最多,矽肺病等严重职业病的少;因工种原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陶瓷职工的患病的主要原因;陶瓷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人较少;以单位组织和社区为中心的体育锻炼是薄弱环节;职工体育锻炼项目中,体育锻炼形式相对单调;职工缺乏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且认为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一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江西省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器材场馆缺乏,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学校缺乏良好体育活动的氛围和锻炼环境、缺乏指导和自身体育基础差是制约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就晋江居民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动机、休闲体育影响因素等对晋江城镇600名有锻炼行为的居民进行调查。调查表明:晋江市居民休闲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跑步、篮球等项目是深受晋江居民喜爱的休闲运动项目;晋江市居民休闲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放松、社会交往为主要动机;城市休闲体育氛围、余暇时间、经济基础是影响晋江市居民休闲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与空间、锻炼项目的选择、影响学生锻炼以及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为缺乏运动场地、没有锻炼的同伴、没有掌握锻炼的方法。女生认为宿舍体育锻炼氛围是影响自己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而男生则认为是受班级和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影响。提出成立体育生活方式教育中心、健康干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设以及建立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跟踪监测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延安体育精神对锻炼动机、体育锻炼的影响,考察锻炼动机的中介作用机制,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773名大学生做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延安体育精神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亦能有效增强锻炼动机。锻炼动机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其中以体能与健康、外表与体形为主的生理性动机起到主要作用。锻炼动机部分在延安体育精神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中起了中介作用,而且其中介效应大于延安体育精神作用于体育锻炼的直接效应,其中体能与健康、外表与体形的锻炼动机的中介作用占总中介作用的比例为85%。结论认为,延安体育精神在增强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增强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是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98年大学新生进行的“成年人体质测试”结果,并与福建省成年人及全国成人体质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18~25岁的大学生总体本体质状况远低于全省成人平均水平,通过调查发现我省仍有相汝数量的中学未按要求正常上体育课及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多数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未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造成大学新生体质总体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咸宁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分析与建议.建立以增强大学生体质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了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与体育锻炼动机的现状,初步探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大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别。(2)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水平高于理论中值水平,其动机仍然以身体动机为主导动机,社会性动机需要加强。(3)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与锻炼动机有紧密联系。其中,坚韧、主动、乐观是体能与健康动机的有效预测指标;主动是乐趣与宣泄动机的有效预测指标;主动、乐观是外表与体形动机的有效预测指标;团结协作、主动是社交与休闲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认为,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能预测体育锻炼的动机水平,因此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延安体育精神的水平是增强体育锻炼动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都喜欢体育并能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改善机体机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30.1%)参加体育活动是“没有方法”的,缺乏科学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以此提出三点对策:普及体育锻炼知识,倡导科学体育锻炼;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创建积极的体育锻炼环境和重视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2.
吴志军 《科技信息》2007,(16):205-20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兴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男女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兴趣和爱好、学校运动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景贤 《科技信息》2010,(21):I0009-I0010
通过对12000名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然后以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其中412名体质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科学锻炼(运动处方),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弱势群体(肥胖人群)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水平,同时其各项体能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数据挖掘是大数据时代知识发现的重要手段。通过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发现不同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特征知识。以问卷和体质测试调查法调查在校大学生,构建数据库,以体育锻炼行为阶段为输出、体质指标为输入构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结果表明,男生预期阶段体质主要表现为心肺机能低下,反应时中等以及双手背勾优;准备阶段心肺机能低下、力量素质和反应时差;行动阶段心肺机能和力量素质差,反应时和柔韧性优;女生前预期阶段力量差、柔韧性好;预期阶段握力及格、背勾优秀、反应时中等以及相对VO2max中等,广泛存在"体重正常的胖子"现象;行动阶段力量差、反应时中等、柔韧性优秀的特征。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能有效发现不同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大学生体质特征,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的强盛,青少年能否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家庭乃至国家都是急于攻克的重要问题。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许昌市青少年假期从事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关系有较为清晰认识;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以球类和健身舞为主;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锻炼的地点主要以广场和学校为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文理学院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比较感兴趣的占多数,特别是对运动量不大的娱乐项目更加感兴趣.文理科女大学生存在兴趣差异.她们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学习压力大,身体素质差,自己所选项目被调配,练习太艰苦等.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健美体形,在体育锻炼中发展自己的个性,但个别女大学生仅为修得学分,说明其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当前研究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以期为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程明 《科技信息》2011,(18):I0259-I026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量表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高校城乡学生进行体质测量,调查他们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并通过体育量表的测定,分析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比较其体育锻炼态度一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对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锻炼动机测量》量表对渤海大学178名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协会与非体育协会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排序依次是健康动机、乐趣动机、社交动机,只是能力动机和外貌动机的排序不同;体育协会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锻炼氛围都显著性高于非体育协会大学生;在能力动机强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2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降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导致该体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自身放松体育锻炼;2.学生生活极为不规律;3.学生对膳食搭配知识缺乏;4.社会大环境的重文轻武对学生的影响。选取了南京2所高校的低年级大学生学期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经过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其成因,望前辈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