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Wiener指数建立调和拓扑指数H,并用H、路径数P2与链烷烃的偏心因子ω进行关联,其二元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6,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025.所建模型相关性高、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Wiener指数建立调和拓扑指数H,并用H、路径数P2与链烷烃的偏心因子ω进行关联,其二元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6,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吻合,平均误差仅为0.0025.所建模型相关性高、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对饱和直链烷烃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烷烃分子之间和分子内的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拓扑指数M,并给出了M的计算方法.用此拓扑指数对C2~C8的39种饱和烷烃的结构选择性进行了讨论,对其常压沸点、常沸点汽化热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非常良好,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应状态原理,建立了一个能由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预测饱和烷烃在各种温度下热压力系数及内压的方法,对34种正构和异构饱和烷烃预测的结果表明,内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8%。  相似文献   

5.
在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Sv,该拓扑指数与饱和烷烃的正常沸点具有较好的性质相关性,且易于计算,并且对饱和烷烃有较好的结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图论方法对饱和烷烃第二维里系数B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烷烃第二维里系数与Wiener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一个定量关系。对C_2~C_8共39个饱和烷烃B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文献值的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本文不仅拓展了Wiener指数的应用领域,而且也有助于深入理解第二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图论方法对饱和烷烃第二维里系数B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烷烃第二维里系数与Wiener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一个定量关系。对C2~C8共39个饱和烷烃B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文献值的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拓展了Wiener指数的应用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第二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烷烃QSPR研究的一种拓扑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更好地研究饱和烷烃的沸点及熵,从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出发,建立了新的拓扑指数W.利用W与烷烃分子的沸点及熵分别进行关联建立回归模型,其相关性R大于0.99.因此利用新拓扑指数W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对未知饱和烷烃分子的沸点及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图论方法对饱和烷烃第二维里系数B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烷烃二维里系数与Wiener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一个定量关系,对C2-C8共39个饱和烷烃B的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广场珠一致性是令人满意的。拓展了Wiener指数的应用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第二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Sv,该拓扑指数与饱和烷烃的正常沸点具有较好的性质相关性,具易于计算,并且对饱烷烃有较好的结构区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因其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严重危害而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环境分析的实践经验,对水环境中PAHs的性质、危害、预处理、分析方法以及修复技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环丙沙星为模板分子,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球形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的吸附行为和选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实验所研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4 h后基本接近最大吸附量,其中模板分子、MMA和交联剂物质的量比为1:6:20的MIPMs2最大表观吸附量为183.18 μmol/g, 印迹因子为1.58,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存在两类结合位点,一类为特异性印迹吸附,另一类为非特异性吸附;该分子印迹聚合物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和再生性,可用于环丙沙星药物的分析和分离.  相似文献   

13.
实时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交通控制和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采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互信息量法对交通流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采用wolf方法计算其最大Lyapunov指数,并对其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时间序列具有噪声;最后,分别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对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种模型对短时交通流均能较好预测,但后者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速度较快.嵌入维数;延迟时间;相空间重构;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4.
地流体、封隔体和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流体、封隔体和含油气系统理论是 3个与油气运移密切相关的前缘地质科学理论。油气运移是盆地内的地流体活动 ,它贯穿整个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 ,直接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 ,同时还要受盆地外地流体的影响。封隔体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地层非均匀性、不平衡压实和不均一成岩的必然产物 ;封隔体具有封闭的水动力系统 ,与外部隔绝或有限连通 ,而其内部则是相互连通 ,因此 ,它既是油气的运聚单元也是油气的勘探单元。含油气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含烃流体系统 ,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时空范围 ,研究含油气系统的保存条件是研究含油气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Saturated r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have been fabricated with a single emitting polymer blend layer of poly[2-(2-ethylhexyloxy)-5-methoxy-1,4-phenylenevinylene] (MEH-PPV) and poly[9,9-dioc- tylfluorene-co-4,7-di-2-thienyl-2,1,3-benzothiadiazole] (PFO-DBT15). Saturated red emission with th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CIE) coordinates of (0.67, 0.33) was obtained. The device stabil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ergy transfer occurred from MEH-PPV to PFO-DBT15, and MEH-PPV improved the hole inj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相似文献   

16.
定义了对数拓扑指数LTI(i),并在双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多环芳烃(PAHs)的致癌性与其LTI(i)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80个PAHs的致癌性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相符率达98%。  相似文献   

17.
以红麻纤维为母体,通过接枝改性制备了硫氨脲基红麻纤维;该纤维对Ni^2 ,Cr^3 ,Mn^2 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01、9.72、8.56mmol/g。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机物污染是淮河的主要污染形式.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中的浓度较低.易于被悬浮物和沉积物吸附.为探讨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情况,2007年10月在淮南和蚌埠段采集悬浮物样品和表层沉积物样品.所采集的环境样品经自然风干后,利用二氯甲烷提取,无水硫酸钠和固相萃取柱组合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定性和定量检测其PAHs含量,获得了美国EPA优先表中所列的16种PAHs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中PAHs的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了蚌埠市饮水源区蚌埠闸处PAHs的超标情况.结果表明:①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环境样品中PAHs总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悬浮物浓度范围为1 169.44~4 048.86 ng/g,表层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91.98~1 292.52 ng/g;②就单一组分而言,悬浮物中萘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中二苯并[a,h]蒽最高;③受采样点环境和PAHs本身性质影响,悬浮物中PAHs量远大于其沉积物中量,整体呈现悬浮物中以低环PAHs为主、沉积物中以高环PAHs为主的特征;④根据<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蚌埠闸沉积物中PAHs超标严重,对蚌埠市的饮水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同时,此处悬浮物中PAHs含量也很高,潜在危害性更大,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证明了逼近MAX 3SAT-2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首先引进了一种保留近似算法难解性的K-归约的概念;然后给出了一个从MAX 3SAT问题到MAX 3SAT-2问题K-归约.因为逼近MAX 3SAT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所以逼近MAX 3SAT-2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这样作为推论也可以得到逼近MAX 3SAT-3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简化了以前关于逼近MAX 3SAT-3问题难解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钮志远 《科技信息》2009,(25):I0044-I0045
煤利用过程中释放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带来重大环境问题,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中PAHs的含量与分布可为煤利用过程中的PAHs的形成与释放控制提供资料。本文在对淮北煤中PAHs的提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研究数据,着重分析了不同煤种对可提取多环芳烃含量、分布影响。研究认为煤中碳、氢、氧及其它煤质组分与可提取多环芳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