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动物的舌头,除了具有人的舌头的功能以外,还具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和独特的功用. 在炎热的夏天,总是看到狗的舌头伸出来.原来它的舌头是帮助自己散发体内的热量,是用来调节体温的. 猫会用舌头配合前爪洗脸,它的舌头上长有肉刺,还可以经常用舌头来梳理身上的皮毛,保持整齐清洁.  相似文献   

2.
正你们可曾发现猫咪的舌头似乎与狗不一样?猫咪的舌面比较粗糙,那是因为它们的舌面有许多倒钩状(刺状)的乳突结构。其实,舌头粗糙有诸多妙用,不仅可以梳理自己或"他猫"的细毛、杂毛,以保持清洁;还便于剔除猎物骨头上的肉块或皮,方便顺利采食或进食。猫咪饮水的技巧比肉眼看到的现象更为精巧,因其舌头上有细小的钩状结构,所以可以利用舌头的钩状结构轻而易举地将水勾起。因此其饮水方式与狗十分不同。猫咪是喜欢独处的生灵,身材小巧的它们,在野外很容易成为其他动  相似文献   

3.
兰花物语     
兰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形成于冈瓦纳大陆时期。随着地球陆地分成七大洲,它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它们的历史比恐龙长。兰花家族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家族,全世界共有25000种兰花。兰花形态、大小各异,有的像伸出舌头的德国牧羊犬,有的像洋葱,有的像章鱼,有的像人的鼻子,有的像魔术鞋,有的像猴子,还有的像米老鼠……  相似文献   

4.
正像雪羊一样在悬崖峭壁上攀缘跳跃,像鱼群一样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这就是现在生活于埃塞俄比亚的狮尾狒。如果你曾飞越非洲东部草地繁茂的高原地带,很可能会看到上千只猴子坐在在高原上,认认真真拔草吃的壮观景象。这些猴子并不像我们脑海中熟悉的"猴子们"那样: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有一个谚语直译为“你的舌头就是你的敌人”,意译为“祸从口出”,它专门用于忠告那些嘴上没把门的人。但是对兽类、鸟类、爬行类、蛙类和蹄类等动物来说,舌头却是最得力的帮手和忠诚的朋友。没有舌头,它们既不能喝也不能吃,更不能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对它们来说,没有舌头就如同没有脚一样…首先,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常见的形体稍大的啄木鸟。这些喜欢大喊大叫的家伙沿着树干或粗树枝跳来跳去。为了稳定自己的身体,它们用爪子紧紧地抓着树干,并用尾巴支撑在树干上。它们不时地用嘴在树干上敲来敲去,然后再认真地听,辨别这棵树是…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和"助手",例如,牛耕地,马拉车,鸡司晨,猫捕鼠,狗看家。然而,有少数居心叵测的不法之徒,却利用动物干起了不可告人的罪恶勾当,使动物充当了他们"狼狈为奸"的同伙。猴子行窃新加坡的一些小偷"发明"了利用猴子行窃的"新"方法。他们常常驾着小船,带着猴子,  相似文献   

7.
体感温度与实际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体感温度(或叫感觉温度、舒适度)往往与实际气温感觉上不一样,或者说一样的气温,感觉不一样。体感温度实际上就是人们舒适的感觉,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影响舒适感的气象因素有4个,即温度、湿度、风和辐射。 温度 人们感觉最敏感的仍然是温度的变化。据测量,人体皮肤温度大约是32℃。所以如果温度高于32℃,空气就会对人体发生加热作用,使人产生热的感觉,于是人体就通过出汗散热来维持热  相似文献   

8.
说起猴子,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凭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民间,猴子是讨人喜爱的。旧时街上有耍猴戏的,常常吸引过往行人。现在每逢节庆佳日,人们还爱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赏猴子。猴子的活泼与灵巧,颇得人们赞赏。人们常称那些机灵、敏捷的人像“猴精”一样。在自然界,猴子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我国共有18种品类,其中6种是我国的特产。而在这6种之中,有3种是名贵的金丝猴。它们全身的毛呈灿烂的金黄色,非常美观。在珍稀动物的级别上,金丝猴的地位与大熊猫相当,只是知名度稍低一点。我国的金丝猴主要产在西南山区,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狗狗身上有很多比较偏门的冷知识,就算你养狗多年,可能也没有发现这其中的奥秘,更别说是真的了解狗狗的一举一动了。很多时候,估计是你误解狗狗了。是舀水,不是舔水我们平常看见狗狗喝水时的样子,就像是它们在伸缩舌头,一口一口地舔水喝一样。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去想,与我们人类一样抱起碗来酣畅淋漓地喝水相比,狗狗这样喝水的方式,效率实在是太低了。然而,事实真的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7,(11):6-6
动物学家近日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土拨鼠通过加热自己的尾巴来抵御响尾蛇。每当土拨鼠将自己的热尾巴挥舞在头部上方时,响尾蛇就会停止攻击而采取防御姿态。不过,并非是土拨鼠加热的尾巴对响尾蛇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会在马戏团看到猴子两脚直立行走的表演,它们在台上摇摇晃晃走来走去的模样总能把观众逗乐。而现在,科学家们也在实验室里对半岁至两周岁大小的猴子进行直立行走的训练。他们已培养出了能像人一样完全直立行走的猴子,希望用它来研究直立行走对人脑进化的影响。科研人员发现猴子在直立行走时,其大脑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点点滴滴     
地球有尾巴 像彗星一样,地 球也有尾巴,这是空间探测器与卫 星提供的最新资料。美国和日本政府准备发射“地尾观测卫星”进入轨 道,尽可能长时间地在地尾停留,以 获得更多的资料。据报道,太阳系九 大行星各自有尾,金星之尾像彗星 之尾,水星之尾十分短小,木星之尾 则颇长。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海马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5,(11):44-46
长久以来,长着奇特外表、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海马一直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在古希腊传说中,海马是波塞冬王的车夫,而在中国,海马被看作是爱的符号。它们高昂着骏马一般雄赳赳的头,长着一根灵巧的尾巴,一身坚硬而多节的皮肤,就像甲虫身披的铠甲。它们的眼睛像变色蜥蜴一样能  相似文献   

14.
爱不释"身"型 澳大利亚的袋鼠妈妈是天生的"慈母",作为有袋目动物的杰出代表,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为小袋鼠提供了世界上最温暖、最柔软的摇篮. 袋鼠通常怀孕40天左右产小仔.刚生下来的小袋鼠没有发育完全,还没有人的小手指粗,像一段蚯蚓似的蠕动着.为了能让小袋鼠爬进育儿袋里,母袋鼠半仰着身子,尾巴从两腿之间伸出来,用舌头从尾巴根部向着育儿袋方向舔出一条潮湿的"小路".  相似文献   

15.
保温大行动     
《科学之友》2004,(3):60-61
你也许会开玩笑地说自己热血沸腾.那可能比你所想的还要接近事实!人类就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都是温血动物,它们可以自己调节体温,确保身体处于恒温状态。但是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却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4,(6):10-10
正多项研究已经表明,被限制热量摄入(简称"限热")的果蝇、酵母和老鼠,其寿命能延长多达40%。而一项始于25年前、针对76只猕猴进行的跟踪研究则确定无疑地表明,限热能让猴子延年益寿。当这些猴子7到14岁时,它们被开始喂食热量降低30%的食物。对照组猴子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结果,对照组猴子的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分别是限热组猴子的2.9倍和4倍。科学家解释说,限制热量的许多好处  相似文献   

17.
穿山甲是龟和兔的混合体,胖乎乎的外形使它们看起来像个球一样。它全身被一层盔甲覆盖,拖在身后的一条爬行动物的尾巴十分醒目,一对骡子似的大耳朵,  相似文献   

18.
尽管许多人认为它们是爬行动物,但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穿山甲实际上是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上覆盖着鳞片,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掠食者侵害。但这不是他们唯一的防御机制。小家伙如果感知到威胁,就会卷曲成一个球,并用充满锋利鳞片的尾巴来保护自己。穿山甲吃蚂蚁、白蚁和幼虫。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它们没有牙齿,而是用粘稠的舌头捡起食物,而舌头本身可能比身体更长。根据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局(EIA)的数据,仅在过去10  相似文献   

19.
像很多西方人一样,狗是耶利内克最钟爱的宠物。耶利内克曾有多次养狗的经验,而一条叫“弗洛皮”的则是对耶利内克影响最大的一条宠物狗。耶利内克曾在开始收养弗洛皮之时以及将弗洛皮送给一家动物收养机构之后,两度写下关于此狗的散文。两篇文章都是耶利内克近期散文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鱼类的体温     
一提到鱼类,常有人误认为它们和蛙、蛇一样,同属于冷血动物,其体温和周围的水温完全相同。但最近陆续发现了体温较高的鱼类,故“冷血动物”这种定论已不能通用了。那么,鱼类的体温如何测定呢?一般和测量青蛙或老鼠的体温一样,将温度计插入肛门测量,或利用热电偶(thermoc-ouple)的特殊装置来测量体温。鱼类体热比陆上动物更快速流失不限于鱼类,就是—般动物的体温之产生,是藉由分解食物,再将所获得的能量变成氧化热而来,而体温流失之主因乃是自己向周遭的环境传导,造成体热逃逸。特别是水的传导度平均为0.0014,比空气高20倍以上,因此,栖息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