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兆龙 《科技信息》2011,(16):I0070-I0071
本文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分析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困境,指出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的应用型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传统专业,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不深,就业意向比较保守,忽略了市场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素质的社会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市场就业竞争力不强。为缓解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基多元”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生就业方向自主选择的多元性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等问题,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方案,即优化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专业特色,同时设置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多元"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一基多元"课程体系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4.
薛骏 《科技信息》2011,(34):207-208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调查活动的各环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起到较大提升作用。本文试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设置的文秘和师范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6.
时红霞 《科技资讯》2014,(30):142-142
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且适应性很广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诸如新闻、文秘等诸多相关专业。随着转型和改革的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但专业人才培养仍存在缺乏创新等问题。该文将从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融人文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人才,是掌握大量人文知识和一些实用技能、秉承人文精神、在精神层面改造社会和世界的人文知识分子。探索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并据此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合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围绕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是辨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内涵,二是分析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三是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结构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既有与之相似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特殊的课题。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要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教材及知识体系建设凸显"对话性",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科目是汉语言、文学,其中语言又是文学的基础,中学开设的语文乃汉语言、文学之综合。虽然汉语知识附在书后,或散见于单元之中,但仍起很大作用。不过,从目前的教材编排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存在不少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陈国和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23-24,80
地方综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后在新时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惑,高等教育的改革也给地方人文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是从地方综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困惑出发,结合湖北科技学院文传学院的发展思路以及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举措,解决这一困惑。  相似文献   

12.
大学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科目是汉语言.文学,其中语言又是文学的基础,中学开设的语文乃汉语言、文学之综合。虽然汉语知识附在书后,或散见于单元之中,但仍起很大作用。不过,从目前的教材编排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存在不少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挤压了就业需求空间,抬升了就业准入门槛,改变了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趋势,影响了毕业生职业生涯的选择方向.高校应对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新挑战,应从源头上予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办学的定位,不遗余力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实施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教育,多管齐下,服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汉语言文学作为幼师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起到培养学生文学应用能力、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的作用。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多,但幼师学校所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陈旧与单一的问题。该文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改革创新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文系是我校最早建立的教学系之一,1978年春季开始招生,至今已过18个春秋,先后培养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两个班共89人(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专科17个班毕业生共847人。从1992年开始,适应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办好教育专业的同时,又增设了实用中文专业(主要是文秘计算机方向),现已有毕业生共137人。现在,中文系这一千多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滇西的大理、临沧、德宏、怒江、丽江、迪  相似文献   

16.
张小丽博士     
张小丽女,1977年生。江西崇仁人。1994年考入南昌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9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免试就读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  相似文献   

17.
汉语言文学,为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教育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其主要是以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其中也凝聚了人文思想与人文关怀,具备尤为明显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征。所以,对中等专业学校的任课教师来说,应针对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形势,意识到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后主动去完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育模式,以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质量,确保能够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以此来提高汉语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思想素质等,推动中等专业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在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以及改革。因为开放教育更为重视校际资源之间的共享性以及师生资源的共享性,所以,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完成课程教学的特色化,为学科建设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文主要探讨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9.
情报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武汉大学情报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赣南师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象日趋明显.本论文以赣南师院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挖掘和剖析问题的根源,在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方式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与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