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生活环境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猕猴血清中钾(K)、钠(Na)、氯(Cl)、镁(Mg)、钙(Ca)、磷(P)、铁(Fe)、铜(Cu)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生活环境下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差异,为人工繁育猕猴饲料配方的筛选和诊断防治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A组(人工笼养猴)和B组(猴园猴)P、Mg和Cu的含量与C组(野生猴)差异显著(P<0.01),而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中Ca含量与C组差异显著(P<0.05),但B组与A组和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K、Na、Cl、Fe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人类血清矿物元素的正常范围为参照,猕猴血清K、Na含量高于人类参考值,血清中P含量只有人工繁殖猴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其余的则在人的正常范围之内;此结果可为实验猕猴血清矿物元素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2.
猕猴是最广泛被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高级实验动物。近2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医药生产的迅速发展,全世界对猕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每年仅用于疫苗生产、检定和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猕猴,就达20万只。以前猕猴的主要来源是依赖于野生的捕捉,但常年累月的滥捕滥猎,野生猕猴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在现存的12种猕猴中,有7种分布区域日趋狭窄,有的已濒临灭绝之境地。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许多国家宣布禁止野生猕猴出口,因而实验用猴更趋紧张。  相似文献   

3.
在与F2猕猴GMn-Ns品种相同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驯养1997年内出生的F3猕猴10只(其中公5只,母5只),并与同年内出生的F2猕猴11只作对照,分别测定其体重、躯干长、尾长及血常规等指标,统计成活率.结果F3猕猴公、母平均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363 g和339 g增加到12月龄时的1 596 g和1 550 g,分别比F2猕猴公、母的体重小,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公猴和母猴的躯干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56 mm和151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85 mm和181 mm,尾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19 mm和120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30 mm和133 mm,F3猕猴躯干长在不同月龄时都比F2猕猴略小,但尾长较接近.F3猕猴12月龄时的成活率为83.3%,血常规正常.说明F3猕猴能在F2猕猴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幼年恒河猴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苜草素,对实验前后组间IgG、IgA、IgM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15只人工饲养的健康幼年恒河猴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1%和0.2%的苜草素。饲喂两个月后检测15只恒河猴血液中IgG、IgA、IgM水平。结果A、B、C三组实验后IgG分别为644.8 mg±72.23 mg/dL7、56.4 mg±55.87 mg/dL、776.4 mg±193.84 mg/dL;IgA分别为12.41 mg±3.31 mg/dL1、7.2 mg±1.77 mg/dL、19.75 mg±0.72 mg/dL;IgM分别为42.66 mg±4.45 mg/dL6、5.58 mg±10.11 mg/dL、71.36 mg±10.62 mg/dL。结论B、C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两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也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实验后C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明苜草素能有效提高猕猴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猕猴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STLV I感染现状 ,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 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STLV 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 2 4 5 5只出口猴血清 ,10 3份血清呈STLV Ⅰ抗体阳性 ,19份血清呈STLV I抗体可疑 ,其余血清均为STLV 1抗体阴性。结论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 1的平均感染率为 4 97% ,其中猕猴STLV 1感染率为 2 7% ,食蟹猴STLV 1感染率为 5 4 % ,是猕猴STLV 1感染率的 2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猕猴 (食蟹猴 )STLV 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6.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7.
龙虎山猕猴(Macaca mulatta)麻疹病毒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I(血凝抑制试验)法,比较在不同生境中,龙虎山猕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小群关养组的阳性率为90.9%;半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8.3%;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半野生猴组阳性率逐年递增。对建立无麻疹、B病毒等病毒感染繁殖种群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1998—2001年猕猴微生物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单位 1998至 2 0 0 1年猕猴的微生物携带状况进行了监控 ,未见携带皮肤病原真菌、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和猴逆转录D型病毒 (SRV) ,以及猴T细胞趋向性病毒 1型 (STLV_1)、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和乙肝病毒 (HBV)抗体 ;而志贺菌以及B病毒 (BV)、麻疹病毒 (MV)和甲型肝炎病毒 (HAV)抗体均有检出。同时对分离的志贺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实验。通过对各类微生物的监测 ,对发现的阳性个体进行隔离和淘汰 ;此外对环境和笼架进行定期消毒 ,建立核心种群并逐步建立起了高质量的实验猕猴种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5只正常成年太行猕猴头毛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雌猴与雄猴间6种微量元素均无显著性差异,孕猴与非孕猴间除Cu外,也无显著性意义。饲养在不同地区的太行猕猴Cu、Cr有显著性差异,而Pb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猕猴头毛与人发比较Zn、Cu含量相接近,而Fe、Mn含量比人高达几倍到数十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0只太行猕猴的活体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各测量值在第Ⅱ或第Ⅲ组增长幅度最大,这一规律与昆明猕一致,但有些指标发育最快的时期,较昆明猴提前一个年龄组;太行山猕猴除尾长、前臂长低于昆明猴外,其它多数指标都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同性别昆明猴的测量值,太行山猃猕在个体发育和形态学上表现出的特点可能与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吉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检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吉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6例孕妇(妊娠8周~7个月)静脉血中弓形虫(Toxoplasma godii,TO)抗体,即Tox-IgG抗体和Tox-IgM抗体.结果发现有猫犬接触史(指现在或曾经养过猫犬的)的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猫犬接触史的孕妇(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市与乡镇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首次妊娠孕妇与非首次妊娠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无猫犬接触史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因素,二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结合高通量测序和平板计数实验探索含活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p)的饲料对慢性腹泻猕猴(Macaca mulatta)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腹泻症状的影响.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添加双歧杆菌前后饲料的菌群组成,发现添加组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向慢性腹泻猕猴投喂该饲料,一个月后收集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与前期研究获得的未添加组慢性腹泻猕猴和健康猕猴的肠道宏基因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添加组的肠道菌群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p)相对丰度较未添加组显著上调(P<0.05),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05).最后对饲喂双歧杆菌后好转及持续腹泻猕猴的粪便进行乳杆菌平板计数实验.发现经饲喂,猕猴肠道中乳杆菌数量增加,验证了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延安市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延安市不良孕产史妇女及妇科病患者与正常妊娠结局者及健康妇女的 Toxo感染情况 .方法 :用 ELISA对 96 4份血清进行了 Toxo特异性 Ig M、Ig G抗体的检测 .结果 :( 1 )延安市正常妊娠结局产妇和健康妇女 Toxo总阳性率为1 1 .1 9% . ( 2 )各不良妊娠结局组的 Toxo总感染率分别为 1 8.75 %、41 .1 1 %和30 .0 0 % ,均明显高于正常结局组 1 0 .82 % ,其中死胎、习惯性流产及难免流产组有显著差异 ( P<0 .0 1 ) . ( 3)妇科病患者中 ,不孕症和盆腔炎组 Toxo总感染率分别为2 8.33%和 2 3.2 6 % ,均明显高于健康妇女组 1 2 .0 5 % ( P<0 .0 1 ,P<0 .0 5 ) .结果 :上述结果与国内多数学者报道相一致 ,从而进一步证实 ,Toxo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同时更加说明 Toxo感染可能是妇科炎症性疾病及不孕症的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猕猴的卵巢组织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情况,探索猕猴的卵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机制,为卵巢衰老的研究提供组织学参考。 方法 (1)筛选幼年猕猴 3 只,青年猕猴 3 只,老年猕猴 3 只。 ( 2) 安乐死处理猕猴,取卵巢组织,电子天平称质量并拍照,横向切成 4 份,置于 4%多聚甲醛固定。 (3) HE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各级卵泡与结构变化;Masson 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程度;Tunel 染色统计分析卵巢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血管个数。 结果 (1)幼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高于老年猕猴的卵巢脏器指数。(2)幼年与青年猕猴的卵巢组织中可见原始、初级、次级,成熟卵泡;老年猕猴的卵巢局部只见闭锁卵泡,大部分被脂肪组织填充。 (3)幼年猕猴的卵巢纤维化程度高于青年猕猴,老年猕猴纤维化程度最高。 ( 4) 幼年猕猴卵巢细胞凋亡率与青年猕猴的无显著差异,都显著低于老年猕猴。 (5)幼年猕猴血管个数最多,青年猕猴多于高于老年猕猴。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猕猴卵巢组织中卵泡数量逐渐减少、髓质被大量脂肪组织填充、间质排列散乱,这一生物学过程与卵巢纤维化程度增强、卵巢细胞凋亡率增加、血管个数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型部分基因进行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30只谱系清晰的中国恒河猴(Macacamulatta)的32个MHC I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的32对引物中,中国恒河猴可检出携带23个MHC I等位基因,但基因携带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3.57%至82.14%不等。结合遗传谱系分析,判断A1*21和A2*05之间以及B*04和B*30之间可能就是连锁的。结论中国恒河猴携带能控制病毒复制的MHC I型基因位点的频率较高,其基因携带频率与已发表的印度恒河猴携带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促进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为建立携带特定MHC I基因实验猴小种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Comparison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solates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Information on the extent of genetic variability among non-human primate lentiviruses related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s sorely lacking. Here we describe the isolation of two molecular clones from the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 and their use to deriv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maps of five SIV isolates from rhesus macaques and one from a cynomolgus macaque. Although similar, all six viral isolates are readily distinguishable; the single isolate from a cynomolgus macaque is the most different. Th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map of one macaque isolate (SIVMAC-251) is identical to that published by others for STLV-IIIAGM of African green monkeys and for HTLV-IV of humans. Nucleotide sequences from the envelope region of cloned SIVMAC-251 have more than 99% identify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sequences for STLV-IIIAGM (refs 2, 4) and HTLV-IV (ref. 4). These results and other observation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hat isolates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STLV-IIIAGM and HTLV-IV by others are not authentic, but were derived from cell cultures infected with SIVMAC-25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蔗糖饮水和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伴随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二甲双胍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给予高脂饮食和5%蔗糖水喂养68 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采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抗氧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P<0.05),TG、TC和FF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二甲双胍组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MDA显著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和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5%蔗糖饮水能改善大鼠的厌食症状,加上链脲佐菌素的小剂量注射和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伴随高脂血症和抗氧化损伤。二甲双胍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伴随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的阳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62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者70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9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妊娠率为83.7%(77/92),复发率为17.4%(16/92);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84.3%(59/70),复发率为15.7%(11/70).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3,0.080 5,P=0.919 3,0.776 6).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产次、肌瘤数目、肌瘤大小以及肌瘤分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肌瘤数目以及术前产次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显著改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785例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其新生儿的预后。结果 :高危妊娠因素中以胎膜早破和脐带绕颈为主 ,剖宫产率 76 .0 5 % ,明显高于阴道产(2 3.95 %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 (3.8% )明显低于阴道助产新生儿 (P<0 .0 5 )。结论 :高危妊娠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产 ,对新生儿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未成熟果实黄化'龟井'温州蜜柑和正常植株叶片和果实大量矿质元素如钾(K)、钙(Ca)、镁(Mg)、磷(P)、硫(S)及微量矿质元素如铁(Fe)、锰(Mn)、锌(Zn)、铜(Cu)和硼(B)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黄化蜜柑叶片K和Ca含量(P<0.01)极显著低于正常植株(对照)、P、S和B含量(P<0.05)亦显著较低,且Ca和B均低于缺乏临界值,而Mn含量(P<0.01)却极显著高于对照;果实黄化蜜柑果实S和B含量(P<0.01)极显著低于对照,Ca和Mg含量(P<0.05)亦显著较低,而P含量(P<0.05)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黄化蜜柑与正常植株间叶片和果实Fe、Zn、Cu及果实Mn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龟井'温州蜜柑未成熟果实黄化症状与其果实含Mg量显著较低及因Ca、B缺乏造成的叶片功能衰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