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高温供冷用相变蓄冷材料进行配制,并对其热物性及蓄\释冷性能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了癸酸 月桂酸二元体系的低共熔点,以及不同种类添加剂的摩尔分数对体系相变特性的影响.建立蓄冷球模型,对蓄\释冷过程中材料温度、蓄\释冷量、蓄\释冷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使用自制相变材料灌装蓄冷球,进行蓄冷、释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摩尔比例70∶30的癸酸、月桂酸混合物为基液,摩尔分数0.08的油酸为添加剂,制备出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约15 ℃,相变潜热为114.1 kJ/kg,蓄冷球蓄冷、释冷过程稳定,单球蓄冷总量为17.67 kJ,能够满足高温供冷空调系统的蓄冷需求.
  相似文献   

2.
有机高温空调相变蓄冷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各种蓄冷方式的特点,论述了国内外有机高温空调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现状,根据二元有机低共融混合物相变温度的理论预测模型,以十二醇/癸酸混合物为例,对其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进行了预测,并通过DSC实物测试,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适用与蓄冷空调的二元相变蓄冷材料的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空调蓄冷技术对蓄冷相变材料各种性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元相变低共熔蓄冷介质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该介质的凝固温度为4.8~5.3℃,固—液相变潜热为149kJ?kg,主要成分为辛酸和月桂酸构成的低共熔混合物,其特点是材料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潜热和显热蓄冷量大,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蓄冷介质。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及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常规空调中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相变蓄冷技术,针对目前空调用有机相变蓄冷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在其中添加纳米颗粒来改善介质的导热性能,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TiO2颗粒后,有效地提高了有机相变蓄冷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机相变蓄冷介质导热系数低的问题,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对空调用相变蓄冷材料HS-1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实验深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超声时间、最佳超声时间下分散剂质量浓度对分散性的影响以及纳米与非纳米添加剂对分散性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纳米TiO2复合有机相变蓄冷介质(TiO2/HS-1)的制备的最佳分散条件.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空调蓄冷的新型相变蓄冷介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燕 《应用科技》2004,31(7):66-68
研究了空调蓄冷技术对高温相变蓄冷材料各种性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蓄冷空调用的新型高温相变蓄冷介质,并且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介质的相变温度为7.5~8℃,熔解热为173.2kJ/kg,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效蓄冷介质。  相似文献   

7.
选取十二醇(俗称月桂醇)/辛酸二元混合体系作为蓄冷介质,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在不同的混合比下的结晶温度和相变潜热,预判其低共融混合比、低共融温度、相变热,然后在其混合物的理论低共融混合比前后,分别配制了7组不同混合比的上述混合物,进行了DSC热物性分析;并搭建恒温水浴实验台,对上述各配比混合物进行了蓄冷实验.各配比的相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热水供热与相变蓄热组合的热炕供热系统,为提高蓄热炕的热响应,配置了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数值模拟对炕体单元进行三维非稳态瞬态传热模拟。通过控制变量法,对太阳能相变蓄热炕的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等炕体热工特性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供水温度、相变潜热对相变炕的热响应时间影响显著,且相变潜热决定放热时长,相变温度、相变温度范围对相变炕的垫面温度有明显影响。最后,以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作为炕体的蓄热材料,对炕体进行蓄放热模拟设计,发现垫面温度昼间可达到17.1 ℃,夜间可达到30.3 ℃,可以很好地满足居民的热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9.
果蔬保鲜用相变蓄冷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适用于果蔬保鲜的蓄冷剂种类少、相变潜热小于300J/g及过冷现象等问题,对相变蓄冷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选择含合适温度调节剂的溶液,获得具有-6~-4℃相变温度且相变潜热较高的主储能剂;随后,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成核剂,抑制主储能剂的过冷问题;最后,对较佳配方的蓄冷剂进行了性能研究,首次得到了以苯甲酸钠为主的温度调节剂与水溶液组成的2种主储能剂BL-1和BL-2。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硅藻土成核剂,可得到相变温度在-6~-4℃、相变潜热均在300J/g以上且无过冷现象的2种低成本蓄冷剂,适用于冷藏温度在0~4℃的果蔬及其他温度敏感性产品的温控包装。所研制的相变蓄冷剂符合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要求,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对果蔬及其他温度敏感性产品的蓄冷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冷藏车用新型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蓄冷板冷藏车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结晶水合盐蓄冷与有机物蓄冷的优缺点.针对蓄冷板冷藏车对相变蓄冷材料的要求,提出了一种A级冷藏车用的新型相变蓄冷材料,进行了相变温度测试,结果表明该介质的相变温度为-6.9℃,是一种适用蓄冷板冷藏车蓄能介质.  相似文献   

11.
以冬季北方地区是否可以建造地下冷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选择两个相同外形尺寸、墙体厚度、贮存品种的冷库,分别逐月计算了-18℃冷藏库、5℃高温库的热流量;并对相同冷间温度下,地上、地下两种形式冷库热流量、机器设备选择、初投资、运行费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得出相同冷间温度的地上、地下两种冷库在初投资、设备选择方面相差不大,但高温库建在地下,低温库建在地上可减少年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双温双控冷库在果品入库期库温与霜温的动态变化,以lOt双温双控冷库为试验库,分别在果品进入冷库前、果品入库期和入库1d后的3段时间内,利用热电偶和数据采集系统监测并分析了库温和霜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双温双控冷库在果品入库期,库温升高,改变了原来稳定的状态,周期用时延长且由3个阶段变为2个阶段,耗能增加;在制冷阶段,出现先降温后升温的现象,霜温最低值达到仪表设定的下限-10.0℃,此时段冷库由霜温控制;双温双控冷库在果品入库阶段能及时化霜,避免制冷效率大幅下降.入库1d后,库温恢复稳定,但周期用时增加.  相似文献   

13.
所研制的基于研究目的低温库,具有可切换的双级压缩和复叠循环制冷系统,库温在60℃~-70℃间连续可调.阐述了制冷系统、强弱电系统、测控通讯系统的特点.对调试中所遇问题及其解决作了总结.试验测定了库体传热系数、两套制冷系统的降温速率、制冷量及其最佳切换库温等,并以其为平台完成了多项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程彬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6):105-107
从商业冷库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分析了一些可行的节能原理和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龙眼果实冷藏和冻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果实不易长期贮藏.对龙眼果实低温冷藏和速冻贮藏保鲜方法的特点、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圆环表腔内的凝固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热阻法近似解,以及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该近似解的表达式,并用有关实验予以验证,用此公式计算了圆环形腔的性能,得出以下结论:圆环形腔蓄冷量大而蓄瓣最佳关径比为0.15-0.25;Bi数小于10时,增大Bi数才能起到强化凝固传热的作用,因此,用于冷却的表面传热系数应在Bi数小于10的范围内选取。  相似文献   

17.
水合物蓄冷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水合物的快速成核与生长。探讨了多孔介质、醇、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等影响水合物结晶成核诱导时间、生长速度和蓄冷密度等关键因素。通过合适的添加剂制成乳液和纳米乳液,降低了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减少了水合物形成过冷度。纳米乳液中水合物可在静态系统中蓄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二维方形腔内的凝固规律,提出了用4个一维凝固问题近似求解方形腔内二维凝图问题的新方法,用此法对二维方形空内的凝固规律求取近似解,并将它与数值解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在凝固率小于90%时,用近似解与数值解求得的凝固率的偏差小于5%,完全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通过比较2种解法求得的固液相界面的位置的变化规律,从物理上解释了偏差不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与相变潜热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物质的热物性、化学性质、相变动力学和经济性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理想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依据.建立了简便、实用测量固液相变潜热的装置,同时利用该装置测量出豆蔻酸、羊蜡酸等物料的热力学参数.通过测量,可选择出接近于理想的蓄冷物质,为小型制冷装置提供可靠、经济的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