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在西方政治文化中,原生型的自然法是对涵蕴于自然之中的客观秩序的描述。随着权利观念在12世纪的兴起,人们的自然法概念开始发生改变,权利代替义务逐渐成为自然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然法传统与西方权利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古希腊的自然主义观念与人文理念是自然法与西方权利思想的共同理论渊源。伴随自然法理论的生成,与权利相关的各种理念也随之产生,当自然法思想发展到古典自然法阶段时,其已经成为了一种关于权利的思想学说,而且开始引导着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发展趋向。进入20世纪之后,在复兴的自然法理论的主导下,权利思想仍然得到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从而继续居于西方政治法律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3.
西方古代自然法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西法律文化的源头。中国的儒家法律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及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念上“正义观”与“天道观”的分歧;治国方略上“法治观”与“人治观”的对立;权利与义务关系上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对立;人性分析上“性恶观”与“性善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真正的适合社会趋向的法律制度,必须大力吸收借鉴西方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法治正是从权利那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西方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的发达促成了市民社会的昌盛,为其根深蒂固的权利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铺平了以权利保障和实现为根本宗旨的法治之路,形成了“权利——法治——权利”的良性互动和保障机制。因此,在缺乏权利观念传统的中国,要实行法治,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5.
学生权利本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制化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选择,在这一进程中,高校要准确把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精神内核,树立学生权利本位观念,坚持学生权利优先原则,正确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学生权利由应然到实然的实现,在涉及学生权利变更时坚持正当程序和权利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6.
自然法观念在西方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所蕴涵的公平、自由与正义观念造就了西方的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虽然,许多学者一直有争论,但是,中国肯定存在自然法思想,并且,从中国自然法的特征、内涵等方面同西方自然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西方自然法强调理性、法则与正义,而中国自然法重视天道与天理.  相似文献   

7.
权利和义务相伴而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当违约方违约责任产生之时,与损方相对应的补救权利却因法律未明确授权而缺失,这既不利于受损方合同利益的保护,也影响了合同法律体系的合理与完善。中国合同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民事权利对等性,对受损方的违约补救权利要予以立法上的充分保护、高度尊重和必要限制。合同立法原则应以权利本位代替义务本位,应明确而直接赋予受损方以违约补救权利。  相似文献   

8.
自然权利来源于人性,它要求建立反映人性的价值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权利体系。自然权利是人权和政治契约的基础,自然权利宣告了人权的普通性和权利本位观。  相似文献   

9.
自然法之概念来源于西方 ,它所蕴涵的正义、平等与自由等观念造就了西方的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自然法思想也是我国儒家政治法律思想中的题中之义 ,但儒家视自然法为“礼”,从而在我国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且影响至今的政治法律思想和体系。同是一自然法思想 ,却在东西方衍生出截然不同的政治法律观念和传统。了解此差异 ,以对我国的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立邦漆滑倒盘龙”广告带有侮辱中华民族尊严的内容,违背了我国的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原则是20世纪社会经济条件突变,个人权利本位向社会权利本位转化的体现,其产生和确立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公序良俗的行为标准是“所有能正确思考问题的人都感到适当”,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宗教等不同,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的类别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颇有差异;公序良俗具有克服法律局限性,实现社会妥当性(社会正义)的功能。另外,本文建议采纳任何公民均可提起公益诉讼的模式,以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政治问题说到底是权力问题,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导致权力本位思想的产生,权力本位就会排斥能力,当然社会也就缺乏公正。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应注重动力机制,而动力机制的实质是注重能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关注平衡机制,平衡机制的本质就是公正问题,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都需要做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内在统一,其中动力机制是根本。能力与公正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现代理念,能力理念并不是遮蔽社会公正,而是追求社会公正的积极努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者,用能力理念扬弃权力本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民生的出场是历史选择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围绕救亡图存进行了关于民本观念的民权化改造,意欲以民权改良或者变革近代中国,但其目的并没有实现。到了现代中国,已有的初步文化启蒙奠定了某种形式的民众根基,现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凭借初步民权观念,以民生为本,领导了现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初步成就。从民权信仰再到民生理念,是一种内在一致性的法理思维逻辑演绎。  相似文献   

13.
侵权法立法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在人们行为自由和权利保护之间实现利益平衡。过错归责、自己责任和构成要件等是侵权法一般利益衡量的利益平衡机制。无过错归责、规定过错和因果关系推定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特殊利益衡量的利益平衡机制。侵权责任法第87条以分配正义理论,侧重被害人救济,扩大对人们行为自由的限制,但是它突破了既有侵权法理论对分配正义理论的适用模式,导致其所规定的责任承担没有侵权法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护包括农民在内的公民权益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政府目标的关键。现实中,农民发展权保护中政府责任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增强农民发展权保护的政府责任,不仅要消除二元体制,完善法律制度,更要以公平为核心理念,打造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5.
《就业促进法》是我国就业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其中,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护分别从“总一分”两个角度进行了规定。但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又有一定特殊性,为了加强对该项权利的保护,必须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法》中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独立量刑程序改革语境下,我国有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量刑证明标准体系,其有助于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以及诉讼效率的提高。西方国家量刑证明标准的引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量刑证明标准应作层次性设计,其中法定量刑情节中的从重、加重、免除情形宜采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从轻、减轻情节宜采清楚且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对酌定量刑情节应采优势证据标准;基于生命权的重要性,对死刑案应采确定无疑的量刑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破产立法的国际趋势以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采取了将担保权放在劳动债权之前清偿的立法模式,体现出立法者去"政策性破产"、立"市场化破产"的立法旨意。在市场化破产的趋势下,采用劳动债权相对优先主义的立法模式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但为了减少劳资矛盾与增进社会的稳定,仍应以现有的立法规定为基点,完善我国劳动债权优先权的实现机制与保障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