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现代气息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作家们的现代意识 ,对现代人的人本主义关怀及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对小说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不但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长篇小说,而且对于韩中两国现代性文学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国对<不如归>的接受都是从小说的翻译改编开始的,但在剧奉的具体接受途径上却有明显差异.韩中两国<不如归>的演出,标志着现代性戏剧脱离初期阶段而演变为以家庭悲剧为主的大众戏剧艺术.中国认为<不如归>中的悲剧所在是"情",而韩国则扩展为"幽恨",从中获得比原作更为强烈的戏剧性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5.
以爱尔兰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为分析对象,试论这部小说的表现主题。通过“寻找精神家园”的论述,力图阐明作者的反叛创作意识,以此说明这部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蓉  谢雪松 《科技信息》2010,(8):142-142
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认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清醒的把握。余华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解读,追溯余华小说创作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7.
1920年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发表,《头发的故事》和早期的《狂人日记》在叙事层面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除去不同的隐指读者,两者的叙事层次、人物功能和干预评论等均一脉相承。小说形式的"同"与"异"最终透露了作家的思想观念在不同时期的一致性和嬗变性,这对于理清现代文学史上纷繁复杂的鲁迅思想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觉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悲剧形象,他的不幸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但觉新的悲剧更多地在于他"本己"的迷失.因"本己"的迷失而成为一"心奴",从而导致他对自我生存感性、自我认同的丧失,迷失"本己"的非本真生存状态,是觉新悲剧最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围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在它五光十色的文字技巧下,实际掩盖着对爱情婚姻、人生乃至人性的深刻体悟。爱情婚姻是一座围城,人本身更是一座围城。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如同一座座围城,疏离、孤立,无法了解对方和被了解,甚至人自身也存在着矛盾,在现实世界和经验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同样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钱钟书的围城在喜剧的笔调下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意识,而在普遍的悲剧意识中深藏着更具特性的悲剧意识,是“悲剧中之悲剧”。  相似文献   

10.
《围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在它五光十色的文字技巧下,实际掩盖着对爱情婚姻、人生乃至人性的深刻体悟。爱情婚姻是一座围城,人本身更是一座围城。在当代社会中,人与人如同一座座围城,疏离、孤立,无法了解对方和被了解,甚至人自身也存在着矛盾,在现实世界和经验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同样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钱钟书的围城在喜剧的笔调下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意识,而在普遍的悲剧意识中深藏着更具特性的悲剧意识,是“悲剧中之悲剧“。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这使得她的作品在埋没了几十年后仍大放异彩。她的小说侧重于对人性恶的否定性批判揭露,表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的普遍迷茫,失落与疯狂。艺术上溶传统文学手法和西方表现技巧为一炉,使她的小说深沉、含蓄而又充满了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阶段,乡村小说创作的"社会悲剧"主要描写了两种人物的悲剧:普通农民的生活悲剧和为民请愿者的抗争悲剧.作家们在悲剧冲突性质的把握上出现了两大偏颇:一是将农民与国家意志的冲突转化为比较单纯的人与入的冲突,二是将政治冲突转换成伦理道德冲突.对悲剧冲突性质的把握偏差进而导致了作家们对悲剧冲突的根源及悲剧本质的认识偏颇,屏蔽了对"民族的超越悲剧"的观照与思考.文化的局限导致了悲剧意识的局限性,而悲剧意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只能从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角度去审视一个时代的不幸.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是一种近乎"乐感"的文化,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都缺失一种西方超越式的悲剧精神。小说《白鹿原》人物塑造之悲剧精神有得有失,因为文学命运感的创作意识忽略,呈现出小说人物朱先生、小翠、冷大姐和田小娥以及白嘉轩等悲剧艺术情味普遍寡淡的文本遗憾。  相似文献   

14.
周文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之一,然而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又是被漠视和忽略的对象。周文的文学文本中呈现出鲜明的讽刺意识,这来源于作家独特的生命经历和艺术气质。讽刺意识的充盈,促使周文小说创作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5.
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认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清醒的把握。鲁迅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解读,揭示了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中,象征诗艺始终贯穿于现代小说的创作之中。对于这一文学史现象,新时期以来尽管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象征对现代小说的渗透,但未能对象征与中国现代小说关系的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索,因而不可能对中国现代小说象征的生成背景、艺术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小说艺术的变化等问题构成切实有效的回答。基于这样一种学术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小说在民初文坛别开生面,独标一格。它自觉融合了西方的现代观念,以对“人”的关注、悲剧意识的显现以及艺术形式现代转型突破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隐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在我国20世纪文学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角度对张爱玲的翻译小说进行重新审视,从关注女性、还原女性原作形象、增补和强化女性形象三个方面入手,探寻张爱玲自译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世界文学史上稀有的珍品。我国现代文学史能以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作为第一页,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 鲁迅小学创作的辉煌业绩,已经有不少研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才华横溢且颇有争议,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精神也值得后人探究。本文试从他的成长历程和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斗争意志与必胜信心探讨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