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基于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探讨了翻译主体性因素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身体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并强调了体验和认知对译者的制约作用,从而凸显了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译者主体性是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这一双重属性,方能更好地理解对译者的隐身和显身这一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2.
邓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18-120
朱生豪和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大家,他们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原文本和译者的前理解,同时,作为译者,他们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决定自己的策略。可见,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主体受动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是国内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论域。一般来说,译者的“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并且译者发挥主体性存在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主体性有新的内涵,即确立“生态人”的身份认同,自觉遵守“译者责任”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进而通过“译有所为”产出翻译价值,树立“尚生”的生态翻译价值观,发扬翻译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4.
万瑶 《科技信息》2009,(5):214-214,195
翻译一直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重要手段。在翻译研究发展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也是翻译中最活跃的因素一直未被予以重视。随着二十世纪译学研究的兴起和“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新旧交替时期的翻译家及其译作的分析,探寻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原本的选择及翻译语言及手法的运用中的体现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英汉的语言对比方面来谈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译者身份的回顾,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通过英汉语言中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树状与竹状、静态与动态的不同分别阐述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邓睿  王忠霞 《科技信息》2009,(24):I0136-I0137
以原著中心论和语言转换观为核心的传统翻译观轻视甚至是忽略了翻译主体和主体性,然而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当代翻译观倡导对译者的研究不能单纯地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优劣,而应从文学、文化多维度地予以评介。本文拟从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分析辜鸿铭在其诗歌译作《赠卫八处士》中归化策略的选择。笔者认为,辜氏在译作中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选取归化策略,实现了翻译中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将性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范围,给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选取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黄源深的《简·爱》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发现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以此来探讨翻译过程中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翻译这一术语得以重新改写与界定。将译者主体性置于文化语境视阈下,分析文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译者从文本的择取到文本的理解都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翻译动机到翻译成品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下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和操纵。因此,只有当译者在认同主流文化趋向的前提下,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显彰。  相似文献   

9.
陈黎 《科技信息》2012,(11):201-201,227
自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结出了累累硕果。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的结合,以及译者的身份和地位等问题都是这次转向中突出并受到关注的问题。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相似文献   

10.
徐兰兰 《科技信息》2010,(31):198-201
风格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译本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在译者主体性理论关照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姚乃强《红字》译本的风格在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层面的传达。通过分析发现译本的风格与原文风格基本和谐一致,于是原文的风格得以在译文中重塑。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译者尽可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译文更好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艾贻博 《科技信息》2013,(26):199-200
译者主体性是当今翻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美国作家赛珍珠在《水浒》翻译过程中就体现出了较强的译者主体性。通过赛珍珠的《水浒》翻译,可以看出译者所处时代背景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译者主体性有较大的影响。而这种译者主体性,鲜明的表现在了赛珍珠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者主体性对于成功的翻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主体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喜福会》的中文译本,尝试将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抽象分解到"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中,以期对译者主体性如何影响并作用于译本这个问题获得具体的认知,通过个案研究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译本的选择,对作品的阐释,直到语言层面上艺术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社会形态发展史出发,说明人的素质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范畴。人是主体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体,高素质人才将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的受动性决定了其自身素质必须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同步。这在当今时代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有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多维度解读了译者主体性,认为作者和文本中心论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而翻译研究中的另一个极端则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过度张扬。基于对实际译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探析了译者主体与原文主体、译者主体与目的语读者主体、译者主体和翻译发起者主体在外宣翻译活动中的互动关系与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互相关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译者所从事的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应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应分析词语概念意义与社会文化意义的相同性及相异性,理解和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文化、社会政治及法系比较等角度讨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指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将对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学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8-2021年郝玉青和张菁合译的《射雕英雄传》四卷英译本的出版,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外译的初步成功,离不开两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文章从接受美学视角,以《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全四卷)为例,对武侠小说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以期为未来武侠小说的翻译提供借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发现:译者具有原文读者与译文作者双重身份;作为原文读者,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对原文的选择与理解上;作为译文作者,译者主要从结构、语言与文化三方面观照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合理应对召唤结构,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否认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主体间性则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了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各自主体性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上.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作者主要为印度佛经编纂者,译者包括两部分: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及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读者则不仅包括当时以皇室为首的统治阶级,也包括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苦大众.本文将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出发,着重分析当时各翻译主体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