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用小角x射线射法法对硒化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的抗癌作用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型抗癌药——硒化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作者首次合成的几种硒化多烯脂肪酸,分别制成乳剂和多相脂质体,进行动物体内抗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硒化亚油酸乳剂(62)在200mg/(kg·d)的剂量下对S_(180)。实体瘤的抑制率为28.7%,而其多相脂质体(118)在相同剂量下对肿瘤的抑制率为45.1%;硒化蓖酸乳剂(92)在200mg/(kg·d)的剂量下对肿瘤的抑制率为33.3%,而其多相脂质体(114)在400mg/(kg·d)剂量下的抑瘤率则达61.4%,说明当将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使其毒性下降,抗癌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枸橼酸托法替尼(tofacitinib citrate,TOF)能够对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产生较好的疗效,但因缺乏靶向性而易产生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为了增加其靶向性,减少不良反应,实验通过pH梯度法制备TO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优势处方.由体外释放结果可知,TOF脂质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释药速度较慢.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空白脂质体对巨噬细胞的活性几乎无影响.荧光成像实验结果可知,脂质体组关节部位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游离组,说明脂质体可以增加药物在RA部位的富集,有利于药物靶向治疗RA.初步药效学结果显示,TOF脂质体能够更好地减轻RA足掌肿胀.综上所述,TOF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炎性关节部位的靶向性且抗R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药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对脂质体载药性能密切相关,本工作选择水溶性抗癌药环胞苷(Ⅰ)为模型药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将环胞苷与棕榈酸反应,得到单棕榈酸酯(Ⅱ)及双棕榈酸酯(Ⅲ)二种衍生物,将上述三者分别包载于脂质体中,比较其载药性能,实验表明(Ⅱ)和(Ⅲ)的HLB值降低,与(Ⅰ)相比在脂质体中由载于内水相转到脂膜相,包封率由21%上升到86.5%和93.7%,且在脂质体中稳定性也大大提高,尤其是(Ⅲ),37℃显示包封率几乎不随时间改变,从而极大改善了(Ⅰ)的包封率差稳定性低的问题。这是由于在脂质体分散系中,水相和脂相体积相差极大(约50~500倍),包封于内水相的水溶性药物有可能透过双分子膜、漏入外水相,本工作对水溶性药物进行疏水性修饰,为脂质体载药提供一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同时对所制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平均粒径;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含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用离心加速试验及室温冷藏法考察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得到的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332.3 nm,多相分散系数为0.143,包封率为43.24%,在考察时间段内,所制脂质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克山病、大骨节病与缺硒有关,多种肿瘤的发生率也与周围环境硒含量呈负相关,说明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补硒能预防并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自60年代起,就有关于不饱和脂肪酸抗肿瘤的报道.笔者将硒与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蓖麻酸共价结合,使之形成硒化蓖麻酸,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硒化蓖麻酸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理及对肿瘤  相似文献   

7.
行业领域:生物医药-化学药专利信息:非专利技术成熟度:正在研发技术推广方式:正在技术推广联系人:吕伟锋联系方式:13806746268成果内容简介:雷公藤红素(又名"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出色的抗肿瘤作用,其抑瘤作用高达65%-93%,远远超过紫杉醇。根据脂质体的靶向性特征,将雷公藤红素制成脂质体,以提高药物靶向性,提高疗效,本项目已经完成了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小试,取得了成功。目前完成处方工艺优化,制备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和透析法两种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包封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黄酚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低速离心法分离载药脂质体与游离的药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计算出包封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离心条件为1 500r/min、离心时间为120s时,可将载药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有效地分离,并测得3批大黄酚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82.29%,83.25%和83.06%,符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大黄酚脂质体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9.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 ,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靶向作用的特点 .主要介绍 :脂质体 3种制备方法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法的原理 ,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抗癌、抗菌药物上的应用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10.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质体是磷脂自聚集而形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主要介绍:脂体3种制备方法物理分散法,两相分散法和表面活性剂增溶法的原理,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抗癌,抗菌药物上的应用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研制高包封率和稳定的脂质体。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正交实验优化处方,测定了脂质体中药物的包封率,并初步考察了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优化处方与工艺所得脂质体形态均匀,包封率大于85%,载药量达27.22%,粒径约为90 nm,Zeta电位约为-68.4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工艺简便,包封率高,制备的脂质体稳定好。  相似文献   

12.
稳定性和靶向性是脂质体载药研究中两重要问题,当膜表面电荷与药物离子电性相反时,以及水溶性药物疏水衍生化后脂质体载药的稳定性提高,制备的免疫脂质体体外试验证明有显著靶向性。  相似文献   

13.
细胞粘附位点RGD三肽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RGD(Arg-Gly-Asp)三肽脂质体载药剂型进行研究, 确定了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 体的路线.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脂质体粒径均匀, 为100 nm右, 属于小单室脂质体. 脂质体中RGD量为2.4~2.5 mg/mL, 包封率达到70%. 脂质体稳定性较好, 而且具备pH 5.4~6.0的靶向性, 可能成为具有较好肿瘤细胞靶向性的脂质体制剂.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OC的含量.采用葡聚糖凝胶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与DOC,系统考察不同因素对脂质体过柱率的影响,筛选最优方案进行DOC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1~60mg/L的范围内DOC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在离心力2 000g、离心时间15min、脂质体吸附20min、预饱和脂质体用量150μL、预饱和次数3次、脂质体上样量150μL为测定DOC脂质体包封率的最佳条件.利用该方法测得DOC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7.76±2.65)%,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菊苣酸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菊苣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20:1,磷脂与药物的质量比为11.44:1,超声时间为6.54 min,采用最优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75.18%。采用Box 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选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所得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在薄膜法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反复冻融和超声处理、并加明胶分散磁性粒子的改良方法制备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然后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和图像分析系统等对其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所得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粒径为(190±80) nm,球形或卵球形, 有一个明显磁性核心,As2O3的包封率为53.0%.所以此改良法制备出的纳米As2O3磁性脂质体粒径较小、稳定性好和药物包封率高,有可能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肿瘤靶向治疗复合载体发挥药物和磁感应加热的联合定向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癌药物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能使药物选择性地与靶组织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生反应,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并于靶区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有效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化疗疗效.针对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述.通过大量文献,从靶向治疗设计模式、靶向制剂的分类、抗癌靶向药物载体及影响药物靶向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尽管靶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时日,但它们对于克服肿瘤治疗中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首次合成了磷酸壳寡糖-胆固醇接枝物(PCS-Chol),并对其结构、取代度和特性黏度等进行了考察.制备了由该接枝物所修饰的磷酸壳寡糖-阿霉素脂质体(PCS-DOX-L),考察了该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形态以及体外释放.采用MTT法评价了该制剂对MG63细胞的毒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脂质体的粒径为209. 5±0. 5 nm,包封率为(85. 4±2. 2)%;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和缓释特性.MTT实验表明该脂质体对MG63细胞的毒性具有时间和浓度双依赖性.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实验表明,PCS-L具有一定的骨肉瘤靶向性.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CS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骨靶向性,所修饰形成的PCS-L可用于骨肉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脂质体冷冻干燥及其对药品的包封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以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悬浮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冷冻干燥工艺对脂质体质量的影响,并讨论了上述保护剂对脂质体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以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为-30.4℃,而以葡萄糖作为保护剂的取最低为-39℃;在冻结和冷冻干燥过程中,以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最小,以葡萄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粒径变化最大。还对脂质体包封水溶性药物喃氟啶和脂溶性药物维生素A进行了冻干研究,并利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了冻干后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率。结果显示:以海藻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品的包封率较高,泄露少,而以葡萄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品的包封率较低,泄露多。通过研究得出海藻糖是一种较好的保护剂,并优化了脂质体冷冻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甲巯咪唑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考察其对大鼠T_3、T_4及TSH值的影响。方法应用逆向蒸发-超声法制备甲巯咪唑脂质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态与粒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将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甲巯咪唑片剂和脂质体溶液,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T_3、T_4及TSH值。结果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大小均匀,粒径范围为150~175nm;甲巯咪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1mg·mL~(-1)(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1.24%,n=6);包封率最高可达75.8%,最低42.4%;脂质体溶液给药与口服给药两组比较,脂质体溶液给药对大鼠血清T_3、T_4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TSH的影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甲巯咪唑脂质体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