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早已是科技渗透的重点领域,运动服作为运动员在竞赛中专用服装亦不例外.从运动服的演变以及游泳衣和Nike Pro两项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体育运动与高科技运动服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早已是科技渗透的重点领域,运动服作为运动员在竞赛中专用服装亦不例外。从运动服的演变以及游泳衣和Nike Pro两项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体育运动与高科技运动服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周明 《科学之友》2010,(3):91-92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早已是科技渗透的重点领域,运动服作为运动员在竞赛中专用服装亦不例外。从运动服的演变以及游泳衣和NikePro两项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体育运动与高科技运动服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4.
近日举行的美国奥运游泳选拔赛中,以泳坛名将菲尔普斯为代表的美国游泳选手打破了44项世界纪录,这当中一款新式“太空泳衣”功不可没,世界泳坛都为之惊讶和震撼。菲尔普斯称这种新式游泳衣就像是水中的火箭。为了继续提高性能和加强对这种减少阻力材料的测试,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研究员史蒂夫·威尔金森和航空航天专家在位于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NASA兰利研究中心对这种太空泳衣进行更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今,体育纪录的刷新与器材的发展密切相关。世界各国为创新纪录,都费尽心机地利用高科技来研制各种新的运动器材,在世界体坛角逐中为本国选手夺魁创造有利条件。游泳:裸泳之争与尼龙泳衣风靡世界日本游泳名将木原美矢子,曾以她成功的经验证明:裸泳可创造最好的世界纪录。荷兰人对穿不穿游泳衣时的阻力做过研究,发现不穿游泳衣要比穿游泳衣时的阻力大9%。穿游泳衣可遮住身体凹凸部分,使之更趋于流线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力  相似文献   

6.
变色商品     
在消费品市场上,又开始风行一种变色商品。它以其独特的新奇性取悦消费者,不少精明的商人不惜出资投保商品信誉保险,言明如不变色,可由保险公司赔付。变色游泳衣美国最近发明了一种可以随体温升降而改变颜色的游泳衣,它是由一种对温度变化极端敏感并含有液态结晶体的衣料制成。当穿着者体温出现变化时,液态结晶体的分子会受热力的影响呈现旋转运动,当分子运动时,投射在面料上的光线以不同的光谱组合形式反射出来,因而令面料的色泽出现变化。变色手套英国推出一种变色手套,用两层不同颜色的材料制成。两层间抽成真空,手套破裂后,空气进入两层…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学界公认技术预见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50-60年代以及上个世纪90年代。上个世纪末,技术路线图逐渐成熟起来,并且被世界主要国家采用和推广。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性路线图是ITRS(世界半导体产业技术路线图)和日本的年度战略性技术路线图。如今,ITRS每一年更新一次,重要章节半年更新一次。日本的战略性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三国>热早些年就形成了高潮,它不仅仅囿于文化界而具有广泛性,商人在经济活动中亦从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大大丰富了商战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三国》热早些年就形成了高潮,它不仅仅囿于文化界而具有广泛性,商人在经济活动中亦从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大大丰富了商战的内容。《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成就最高的巨著之一,如果说日本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某种历史渊源而带偏爱,那美国汉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罗慕士倾注数年心血把《三国演义》译成英文,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03,(8):18-19
在数码产品市场占有优势的联想集团通过其公关公司告诉记者,目前,联想集团尚未收到关于征收专利费的正式文件。虽然日本企业要来收取专利费一事还没有最终浮出水面,但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副主任杨林村肯定地说:“这仅仅是个开始,国内企业吃专利官司的高潮还没来呢。”  相似文献   

11.
地球海洋上的潮汐现象,我们已熟知是由于日月的引力而发生的,—般情况为一日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在我国南部的东京湾及其附近的海面,潮汐现象极为复杂,日潮不等最为显著。通常多一日一回潮(即每日仅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甚或一日中只发生一次高潮,或只一次低潮。此种现象,实属特殊。今根据海南岛海口港  相似文献   

12.
白天人们热闹了一天,晚上才是社火活动高潮的开始,夜间有猜灯谜、游九曲,当然最重要的是看各种焰火了.  相似文献   

13.
从哥白尼时代以来,关于太阳系曾经有过三次出乎意料的新发现高潮.第一次是370年前伽里略用人类第一批天文望远镜首先看到木星有四颗卫星;并发现了金星的位相变化;他还发现土星的外形有奇特的变化,半世纪以后,惠更斯确认那是土星的扁平的光环时时以不同的角度朝向我们所致.第二次高潮于伽里略逝世后一个半世纪来临,1781年威廉·赫歇耳破天荒地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天王星.又过了二十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又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后来人们查明,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小行星数目成千上万.第三个高潮则近在眼前:1977年3月发现了天王星的光环,1978年发现冥王星也有一颗卫星,甚至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华医药文化保存了自己的传统,在与现代医药学术共存中是一个很不相同的现实存在,他们研讨的根本问题都是人体生命,因此出现了相互交流的需求。中、西医药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冲击曾经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现代科学对中华传统医学的冲击,地点在日本,结果是中华传统医药学术被明治维新法律取缔,掀起了认为中医“不科学”的风暴;第二次是1958年中国针灸效果给现代科学带来  相似文献   

15.
巴格达陀螺     
1.巴格达古瓶 7月的北欧是美丽的,美丽的天,美丽的海,美丽的大森林。 这是个醉人的星期日。那海涛拍击礁石飞起的白色浪花,如今已被五彩缤纷的游泳衣覆盖。细细的软沙滩,密集着蘑菇般似的各色蓬伞,伞下遮掩着柔情的蜜吻和孩童的嘻戏。人们玩得这么开心,人生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我忽然想到明天,星期一,人们又将处于一种怎样的紧张状态!他们将被一条条无形的绳索捆在一条条有形的生产流水线上,跟着机械手的节奏在拼命。高度的精神紧张往往造成一些人的心脏病突发而倒下……啊,这自由世界里的生活节奏! “What are you thinkingof Mr Li?”(你在想什么,李先生?)我回头间,一双红唇已印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56,1(2):4-4
由于全国范围内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我国的情况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目前,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都随着进入了高潮。毛主席指出:“这件事告诉我们,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  相似文献   

17.
那天早晨无意间扫到别人手中的报纸,第一版就是谈日本在世界杯赛上败北的新闻,用的标题是《日本十分钟沉没》,让我颇有感触。因为这一标题来源于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1973)。《日本沉没》是小松左京最著名的作品,据称作者花了9年时间才最终完成。作品描述了由于地震诱发火山,导致日本列岛在一年之内沉入海底的故事。该书出版后日本正好发生了海底火山喷发、气象异常和地震等一系列灾害现象,因而引起巨大轰动,行销400百万册,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76年出版英文版后,作品被拍摄成同名电影,此外还拍摄有一部名为《巨浪》的电影。…  相似文献   

18.
李春梅 《大自然探索》1995,14(2):97-103
自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成功,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掀起了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的第一个高潮,尤其是采矿业。然而这一可喜的现象并未给中国的经济领域带来繁荣,反成为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的推波助澜者,金融风潮过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中股份制的发展步入低潮。其间错综复杂的原因何在?本文试从中国近代早期股份制与1883年金融风潮的关系出发,谈谈笔者对申国近代股份制发展经历的一段由高潮走向低落的历史过程的看法,以书管见.  相似文献   

19.
近来从媒体上看到了不少关于"读史热"的报道,从阎崇年、易中天到当年明月,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品三国》到《明朝那些事儿》,一股全民"读史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也总是挂着这一类的读物.  相似文献   

20.
层序地层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慧 《自然杂志》1996,18(1):48-52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不整合面(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应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继六七十年代沉积环境和相模式研究高潮之后,在当代沉积学发展中最具全面性影响的地学分支.层序地层学是美国埃克森公司以维尔(Vail)为首的研究小组在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它以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以及有关的沉积环境和岩相为根据,对地层型式作出综合性解释.1988年9月,国际地科联(IUGS)下属全球沉积地质委员会(GSGC)在法国迪涅会议上,将“层序地层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正式纳入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把层序地层学推向前沿地带到了1992年,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时,层序地层学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有人甚至把它的出现与发展视作地学界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