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层流曳带流反应器内的流动和加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描述了煤粒在该反应器内的加热速率、停留时间以及煤粒的温度-时间曲线,为正确地解释该反应器内的燃烧和热解试验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扩散场的特点;介绍了测试煤粒瓦斯扩散 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方法,给出了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3.
用层流曳带流反应器对煤的快速热解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煤种、热解终温、热解时间和反应器内煤粒的加热过程等因素对煤粉快速热解失重特性的影响.并对三种煤的热解挥发分组分析出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煤粉快速热解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层流曳带流反应对煤的快速热解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煤种、热解终温、热解时间和反应器内煤粒的加热过程等因素粉快速热解失重特性的影响。并对三种煤的热解挥发分组分析出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以及煤粒的复杂热解反应可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模拟,但将此模型直接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量极大,因为在每个时间步中对每个计算网格都要计算多重积分。因此,本文提出了DAEM的近似计算方法以使其能够合并在CFD程序的计算中。简化后的模型能够较精确预测热解产物产率和生成速率;此外,改进后的模型的计算量大大减少,可适用于较宽泛的加热环境下,且模型预测结果与生物质或煤粒热解实验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6.
煤粒瓦斯扩散规律与突出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第三类边界条件煤粒瓦斯扩散传质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预测煤和瓦斯突出的新指标,该指标包含了影响突出的多种因素,概括了已有的多种指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定压动态瓦斯解吸规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规律,设计了恒温定压动态瓦斯吸附解吸实验,提出一种计算瓦斯累积解吸量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参考罐和样品罐的压力,计算得到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连通后得出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分别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到瓦斯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研究了同一煤质不同粒径的煤样在不同初始煤粒瓦斯压力下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煤粒瓦斯累积解吸量的倒数与时间函数成线性关系;同一粒径煤粒初始压力越大,最大瓦斯解吸量越大;相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煤粒粒径越小煤粒瓦斯解吸速率越快.该研究成果对预测煤矿瓦斯涌出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焦煤中马村无烟煤、义煤新安矿贫瘦煤和平煤八矿气肥煤的同一煤层的软分层与硬分层煤样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制了煤粒瓦斯吸附-放散实验系统,对不同煤阶软硬煤瓦斯动态放散规律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解吸时间内,瓦斯累积解吸量及解吸速度均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大,而软煤的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度明显大于硬煤;对6组煤样实验数据进行了经验公式回归分析,解吸时间120min内无烟煤硬煤所用经验公式拟合效果都较好,软煤只有乌斯基诺夫式、文特式和孙重旭式拟合结果理想;对于贫瘦煤和气肥煤,文特式和孙重旭式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直接还原回转窑采用窑头喷煤对还原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从窑头喷入窑内的煤粒的大部分挥发分进入料层参与还原反应,煤粒被快速加热使之具有较高的反应性是强化还原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使煤的挥发释放,挥发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发生作用,最后裂解形成乙炔。活性粒子直接与煤粒作用难以发生煤的直接裂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有碍锅炉安全经济的气压、水位、燃料、煤粒、炉排速度、拨火、炉排速度、拨火、炉膛负压、排污时间、排烟温度等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锅炉运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锅炉运行人员、管理人员及专业研究人员必须澄清模糊认识。强化操作技术水平,努力实现锅炉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粒径在4 mm以下,其中0.125 mm粒径以下的颗粒不能超过10%的无烟煤精粉有大量的出口需求,而目前所用设备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效率低的状况,对煤颗粒粒级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改进的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数学建模和算例分析,得出随粒径不同,沉降时间不同,因而在风流中沉降距离不同,从而可以利用风流达到对煤粒进行分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卧式螺旋管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卧式螺旋管内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获得了均匀加热条件下压力降脉动的周期,振幅特性及脉动发生的界限,并首次研究了沿流动方向不均匀加热条件对卧式螺旋管内压力降脉动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界限预报关系式,为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和螺旋管式热交换器及锅炉反应器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优质的煤粉是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前提.在准静态条件下,基于弹性力学与Hertz接触理论,分析了前混合水射流超细粉碎煤粒的临界速度,得出了煤粒粉碎的临界速度分别与其杨氏模量的-2次方、泊松比的4次方、最大拉应力的2.5次方及密度的-0.5次方成正比,而与煤粒的直径无关.同时,对山西西山煤样粉碎的临界速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临界速度为37.42 m/s.该结论有助于物料粉碎机理的深入研究和高效粉碎设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圆柱形微波反应器的腔体侧壁上引入圆形凹槽结构和凸槽结构改善微波反应器中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提高微波加热效率和均匀性;利用HFSS软件仿真计算凹凸槽结构对圆柱形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和均匀性的影响,揭示凹凸槽结构参数对圆柱形微波反应器加热效率和场分布均匀性影响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槽结构参数对圆柱形微波反应器的加热效率和均匀性具有一定影响,凹凸槽结构能显著提高圆柱形微波反应器的加热效率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煤粒瓦斯的放散过程,设计了有限空间内煤粒瓦斯放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瓦斯累积放散量倒数与时间n次方倒数成线性关系,且拟合度达到0.99以上,由此得出了煤粒瓦斯的放散模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构建了有限空间内瓦斯放散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编程解算,得到了与实验对应压力下,瓦斯流动过程中累积放散量及放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理论上验证了煤粒瓦斯放散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的吻合也进一步证实了瓦斯在煤粒中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电加热的砂子流化床中,研究了当量粒径为5.26~16.33mm烟煤粒的脱挥发份过程.实验中追踪流化床自由空间 CO_2的浓度变化,测定了批量煤粒脱去挥发份的时间,采用了四种不同粒径的床料及三种不同的流化风氧浓度,研究了煤粒的加热及床中氧浓度对脱挥发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床中氧浓度对煤粒脱挥发份的时间有重要影响,而床料粒径则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在脱挥发份阶段热辐射是床向煤粒传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COREX熔融气化炉内煤炭流化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确定了COREX熔融气化炉内煤炭流化床的临界流化速度,煤粒带出速度和操作速度,并且讨论了它们对熔融气化炉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传统声化学反应器缺陷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声化学反应器.该反应器具有冷却和加热两种温控方式.对反应器的冷却降温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独特设计的冷却降温结构,克服了传统声化学反应器的缺陷,既可有效控制反应介质的温度,又不破坏反应介质中的声场及其超声空化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波快速加热粉状冶金物料的特性,结合气-固相喷动流化床传热传质的优良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冶金反应器——微波加热喷动流化床,分析了微波加热喷动流化床的结构特点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搅拌喷动流化床是一种较常规喷动流化床更为有效的强化固相脱碳的反应器;采用微波加热搅拌喷动流化床,把微波加热场、微波电磁场与气-固相搅拌喷动流化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善传统流态化固相脱碳的动力学条件。该方案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