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男女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生在某些数学课上略占优势,而女生英语及其他文科课程成绩较好;女生总体成绩略好于男生;男生成绩优劣显著,分布集中于两端,而女生成绩分布均匀,较集中于中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0.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0.05).结论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安徽省2005-2009年体育高考男女生术科加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女生体育高考术科考试均分比男生低得多,故建议在各个批次录取时按男女生参加体育高考人数比例录取或女生按男生(或男生按女生)各个分数段以上人数比例计算的得分均值差异调整评分标准,以使男女生得分基本平衡后按综合分排序录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0.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0.05).结论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马慧霞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为工具,调查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通过对某地方工科院校4349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愉快类学业情绪多于不愉快类学业情绪;(2)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工科男生的兴趣、自豪、放松情绪明显多于文科男生,焦虑、失望情绪明显少于文科男生;文科女生的愉快类学业情绪明显多于文科男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的5个区(南岸区、巴南区、江北区、渝北区、九龙坡区)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参与足球运动的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得出不同性别、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动机方面有何差异;结果表明:小学生更注重兴趣爱好,初中生更注重友谊发展,高中生更注重释放压力;小学组男女生在健身需要和释放压力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强;初中组男女生在自我价值和家庭支持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强;高中组男女生在各维度上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南华工商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工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女生优于男生;男女生身体体质整体较好,但女生体态偏瘦;男女生心肺系统机能水平均较低,女生更低;女生速度素质较差,男生力量素质较差。建议加强体质测试、身体运动干预和生活习惯干预。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问卷,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男大学生在倦怠的三个维度上与女大学生达到显著水平,男大学生在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方面高于女生,女生在低成就感方面高于男生;理科大学生学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文科和体艺科大学生;不同民族、生源地和年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韩雪 《科技信息》2013,(24):26-26,2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研究,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就业方向、就业心态、能力压力感知、对待压力的心态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1)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选择创业;2)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3)男生比女生更自信;4)女生比男生克服压力的自觉性要强;5)男生更能平和面对,而女生更能积极总结经验。在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之后,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550名普通在校高职学生为测试对象,运用定量法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研究,并用SPSS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男女生在体育综合测评成绩方面有显著差异,女生成绩明显好于男生;男女生在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寻求帮助"和"学习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共性大于差异,但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课堂表现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定向以任务目标定向为主,女生倾向于能力定向,男生则倾向于避免失败,他们都有强烈的自信心和好胜心,竞争意识非常强烈。但在耐性和坚持性方面男生低于女生;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水平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各年级的男女生在总体均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和三年级女生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同年级男生,同年级不同性别间在各成就动机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贵阳市某小学六年级随机选取一个实验组班级和一个对照组班级,通过实验组的感恩方案与对照组的感恩方案实施结果进行比较,发现:(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提升,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男生与对照组男生,实验组女生与对照组女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差异;(3)实验组内的男女生和对照组内的男女生幸福感指数基本相同,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维度身体自我关系问卷"对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进行研究,以了解男女生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意象总体情况较好;男女生对自己身体意象进行评价时总体上存在差异(p<0.001),女生对自身的评价不如男生;体质指数的不断升高使得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得分越来越有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的性别和体质指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314)=3.25,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是不一样的,影响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7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主要结论:1)六成男生和近一半的女生都认为进行体育锻炼非常必要,只有近十分之一的男女生认为稍有必要和不必要,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2)男生体育锻炼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减轻压力和扩大朋友圈,女生运动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减轻压力和体能测试过关。3)男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依次是跑步、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女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依次是是跑步、跳绳、羽毛球、舞蹈、乒乓球。4)男生近八成、女生近三分之一能够达到中等强度以上,有半数以上女生达到小强度;不足10%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下;半数以上男生、四成女生体育锻炼频率能够达到3次/周以上。5)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业压力和场地设施不够。  相似文献   

16.
对延安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寻求其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体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男女生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在超重指标方面男生略高于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台阶实验指数高出全国平均值,男女生体前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50 m和立定跳远成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身体机能呈上升的趋势、身体素质部分的速度与下肢爆发力指标呈下滑的趋势,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大学自身以及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男女有别",男女除了生理上有差异以外,在性格、行为、智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男生调皮,女生文静;男生粗心,女生细心等等.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更时时刻刻体现在他们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性别差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公平、科学.本文将试图探讨男女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性别差异,以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该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团体施测以了解文山师专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结果显示:新生在学习适应和环境总体认同方面适应较好,但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和职业适应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女生适应情况要比男生好,汉族新生要比少数民族新生好,艺术类新生比理科新生好;角色适应方面,女生比男生好;人际适应性方面,文科新生适应情况比艺术类新生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探悉学校体育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井冈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207人(男生108人,女生2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生活习性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O.05);学习状况良好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O.05);在交际方面,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P〈O.05);在家庭因素方面,女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于男生(P〈O.05);总之,女生在校适应状况好于男生(P〈O.05)。结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性、学习、交际、家庭因素、性格与处世态度等方面不仅存在诸多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男女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量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慢跑与篮球项目的锻炼诱导情绪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在生理疲惫和积极投入情绪维度上男女生具显著性差异,女生较男生易出现生理疲惫,男生较女生更积极投入;篮球锻炼诱导情绪总效益高于慢跑;二者在生理疲惫维度及积极投入维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篮球项目生理疲惫和积极投入情绪要显著高于慢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