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落在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音乐课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安排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着眼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97-19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面向审美型发展。因此,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每堂音乐课之中,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三方面入手阐明了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3.
孙为民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109-109,12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音版四册《音乐小屋》是一首风趣的二拍子儿童歌曲。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下面,笔者就以本课的五个教学片断为例,评析新课程给音乐课堂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情境教学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愉快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6.
陶倜 《科技信息》2010,(20):314-315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音乐课这个平台,让学生理解音乐并从音乐中发现美、欣赏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刘美慧 《科技信息》2009,(22):229-229
音乐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在声情并茂中使人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更加有声有色。本文就“创造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为主线,提出几点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音乐素质教育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雅莉 《科技资讯》2009,(30):230-230
在钢琴教学中,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应把音乐表现力的教学贯穿始终,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钢琴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找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已成为提高钢琴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阻挠了孩子们学琴的热情,打消了其积极性。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引导孩子在钢琴学习当中提高学习趣味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系列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发现,感受,表现音乐其魅力,产生愉悦心理,喜爱钢琴音乐,充分发挥其个性才能,在音乐中感受幸福,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进行情绪交流和感情表达的一种途径。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进而去创造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听音乐,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然而,在现实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找到对应的策略进行完善,进而优化音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布置音乐课堂、查找课堂学习资料和音乐创造这三个方面都留给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干的空间,效果较好。下面我将结合小学三年级教材《对鲜花》这一课来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播种美好,收获快乐。有哲人说,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使你能看得见真相、真理和善良;美是一面镜子,使你能看见你自己,同时也能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尽可能用美好的东西占据学生的心灵,它不仅不让孩子心灵杂草丛生,学习也会更快乐,从而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歌曲是音乐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于于巴巴的,毫无情感可言。针对这种局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歌曲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情境教学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愉快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高中的音乐教学应在教学活动中贯穿美育的思想,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创造音乐美。  相似文献   

17.
杨双艳 《科技信息》2009,(4):180-180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音乐环保ABC     
美的环境需要美的音乐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我国音乐家冼星海的名言。的确人们生存的环境中离不开音乐。 音乐是无声的图画,图画给人视觉以美感,音乐给人听觉以愉悦,音乐与图画同样都能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从古到今,人们都用鸟语花香来形容一个怡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音乐环保ABC     
美的环境需要美的音乐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我国音乐家洗星海的名言。的确,人们生存的环境离不开音乐。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器的种类,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其次,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跳舞等方式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孩子们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积极地学习音乐。最后,可以让孩子们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荣誉,从而更加热爱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