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新概念。是误差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不确定度表示是计量工作标准化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不确定度概念及其对测量质量的基本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新概念。是误差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不确定度表示是计量工作标准化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概念及其对测量质量的基本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量不确定度是比较新的概念,比传统的误差理论更科学合理,是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定量表征。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不同国家及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要有可比性,用以统一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不确定度在海水和海洋沉积物监测过程不确定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齐征 《太原科技》2010,(10):92-93
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概念,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区别和联系。得出了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相比较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矿用风速表检定装置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为正确评定矿用风速仪表测量不确定度,提高风速仪表检定准确度寻找科学依据。该文主要就矿用风速表检定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条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数学模型、各分量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计量学和测量学中,近年出现了“不确定度”这个新概念。关于“不确定度”的概念,在文字上应该有严谨的定义,並应有相应的数学式来表达。从测量学的角度,“不确定度”可分为“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和“测量条件不确定度”,按其性质则可分为“系统不确定度”和“随机不确定度”。显然系统不确定度和随机不确定度存在于测量过程之中,因此引出系统不确定度和随机不确定度的合成问题。“不确定度”与“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的不同,但二者之间有关系。本文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入手,以概率论有关定理和统计学有关原则为工具,给“不确定度”赋以数学表达式,并引出“系统不确定度”和“随机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最后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误差是不确定度的基础,不确定度是误差的综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实验测量中,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质量如何,用不确定度来说明.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的概念,按照实际工作的测量模型,给出了标准不确定度A类、B类评定的方法,提出了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与展伸不确定度,并举出相应的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天然橡胶拉伸强度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讨论了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给出了天然橡胶试片拉伸强度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给出了不确定度的两类评定标准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表示.简述了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的质量比误差表示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并通过两个具体算例,阐明了物理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基于端到端时延的拓扑推断算法中产生的测量流量,根据网络中端到端时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测量聚类算法和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测量聚类算法在测量时首先粗略测量网络节点的端到端时延,根据时延对节点进行聚类,然后根据节点的聚类测量节点对的端到端时延并计算节点相关性,最后通过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推断网络拓扑结构.理论证明了测量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减少测量产生的测量流量并通过NS2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测量聚类算法和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在有效减少测量流量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推断网络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2.
并行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系统能力分析是工序质量改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OS9000所要求的要素之一,其目的在于研究测量系统对工序质量的保证程度。传统的测量系统能力分析方法是以单台测量仪器为对象的,不适于多测量仪器并行测量的情形。因此,以并行测量过程为对象,基于三因素交叉随机实验模型的方差分析和方差估计,提出了并行测量仪器测量系统能力分析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双目视觉变焦测距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目视觉测距是根据视差原理,将三维空间求深度信息的问题转化成二维空间求视差.提出一种改进的变焦测距方案,使得传统双目视觉测距系统的测量范围得到更好的延展性,测量精度有了更好的自适应性.提出测距系统的“灵敏度”定义,它是决定系统有效量程和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根据灵敏度函数的具体标定,提出自适应的变焦测距策略,在实际的测量应用测试中已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同时全极化测量技术中存在的极化测量误差问题,介绍了基于模糊函数矩阵的同时全极化测量新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因发射信号非正交性引入的测量误差,并给出了相应的信号处理流程;针对传统极化校准技术实施难度高、校准精度差等问题,给出了基于单个金属球定标体的极化校准新方法;基于瞬态极化雷达实验系统(KD-IPR)开展的外场试验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振动特性和直径的纵横波换能器,利用3种超声波速度测试方法对不同内部结构的大样品进行测试精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块岩石横波速度的超声测试精度会受到岩石内部结构和测试方法的影响;垂直透射法可以获得较高测试精度的横波速度,剪切横波也可以得到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程度的信息;间接测试法只能用横波换能器才可以进行横波速度测试,测试到的是岩石横波的平均速度,受岩石内部结构和换能器振动特征的影响,间接法的测试精度会有较大的误差,选用合适的频率和小直径换能器,并增大发射能量可以提高间接法的横波速度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铀矿床上进行原位定向γ能谱测量时,复杂几何条件下的非定向γ射线会干扰测量结果。为减小上述影响,提出一种定向比例系数法,分别进行了模拟测量和实际测量比对,验证分析测量方法。首先,通过MCNP5程序模拟计算获得铅屏蔽层的定向比例系数和最佳厚度。然后,在NaI探测器的四周包裹铅对标准铀矿模型进行测量。最后,将测量结果与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定向比例系数法进行铀矿原位定向γ能谱测量能有效能减少非定向γ射线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干扰,可进一步提高铀矿原位γ能谱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接触式应变测量是材料和构件高温力学行为研究的必要手段,其测量精度是高温应变测量领域关注的热点,而应变栅丝的高温蠕变性能是测量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根据材料蠕变机理分析应变片的蠕变特性,搭建高温应变栅丝蠕变电测的系统,基于诺顿蠕变规律与试验的测量结果,建立应变栅丝的高温蠕变模型.论文基于应变栅丝蠕变输出有限元模型,对栅丝蠕变输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建立了高温应变蠕变补偿模型,以提高高温应变测量精度,并取得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形状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受到参与形状误差评定计算的直接测量数据的影响。文章从形状误差测量的特点出发,根据最大熵法与概率统计的理论,导出测量中的读数值与直接测量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出读数值的不确定度分布应作为均匀分布处理,直接测量结果的分布作为正态分布处理。  相似文献   

19.
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陀螺仪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但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量原理,基于不同的加载方式提出2种角刚度静态测量方法,即机械式加载角刚度测量和压电式加载角刚度测量。搭建以电动倾斜台为分度加载驱动的机械式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系统,进行挠性接头角刚度测试试验,得出挠性接头角刚度数值。针对机械式加载测量方法中测试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利用压电促动器的静态加载机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电促动器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对压电加载机构位移输出进行仿真,位移输出满足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试加载要求,验证了压电式静态测量方法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邓友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56-6559
磁法连续测量不同于传统的单点测量,它具有数据量大、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对内蒙古某工区进行磁法连续测量的基础上,集合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磁法连续测量的工作方法。通过在该工区磁法连续测量的应用,结合地质特征,最后经过钻井证实,磁法连续测量得到不错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