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考虑初态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以及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的基础上,对质子-原子核碰撞J/ψ产生过程的微分截面比RW/Be(xF)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并与E866实验数据中代表J/ψ粒子在靶核外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值(0.69±0.23)Ge V/fm.研究结果表明:当J/ψ粒子在靶核外形成时,末态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效应是影响J/ψ粒子产额压低的主要核效应;当xF较大时,初态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2.
按照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考虑了过程e e-→ψ(2S)→Θ,Θ→K0p,→K0,给出了JΘ=1/2和JΘ=3/2的不为零的矩表达式,这些矩有助于将来在升级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上寻找五夸克态.  相似文献   

3.
实验上寻找超出传统夸克标准模型的激发态强子(也称为类粲偶素/类底偶素或XYZ粒子)已经很多年,建议过很多的激发态强子的候选者,包括胶球、混杂态、多夸克态、强子分子态等.自从B工厂运行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给出来自Belle实验的关于XYZ粒子的最新实验成果,包括(1)X态:首次观测到B0→X(3872)K+π-过程的信号以及B+→X(3872)K0π+过程存在的迹象;寻找Xb态;(2)Y态:更新的Y(4360)和Y(4660)共振参数的结果以及更新的测量e+e-→K+K-J/ψ和γχc J过程的散射截面;(3)Z态:发现带电的Zc(4050)±→π±ψ(2 S)存在的迹象以及在e+e-→K+K-J/ψ过程中寻找Zcs的态.  相似文献   

4.
根据BES合作组关于R值的最新测量结果,给出了J/ψ,ψ(2S)和ψ(3 770)介子通过虚光子衰变的强子过程的分支比的一个简单计算.首次计算出(J/ψ→γ~*→hadrons)=(12.91±0.14)%和B(ψ(2S)→γ~*→handrons)=(1.68±0.04)%,和B(ψ(3 770)→γ~*→handrons)=(2.11±0.15)×10~(-5),同时也是目前与实验吻合最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考虑了标量介子混合角,研究奇异数为+1的五夸克态的性质.首先,在平方型色禁闭势下,计算了自旋和宇称Jπ分别为1/2-和1/2+态的结合能,结果表明同位旋T=0态的能量总是最低,其组态[4]orb[31]σfts=01s-的最低能量为1 893MeV.然后,在误差函数型色禁闭势下,做了相同的计算,发现误差函数型相互作用对Jπ=1/2-系统提供吸引力,对Jπ=1/2+态提供排斥力.但不论采取哪种禁闭势,所计算的五夸克系统结合能仍然比LEPS实验组报道的质量1 540 MeV高出300 MeV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北京谱仪BESⅢ离线模拟软件系统BOSS6.5.1版本对重子衰变道J/ψ→ (n)Ks0Λ,J/ψ→ (p)Ks0∑+衰变过程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研究,得到相应的探测效率及本底比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BESⅢ上的事例选择效率比BESⅡ提高了两倍多,并且所有的本底事例数对信号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根据J/ψ事例数、探测效率和衰变分支比计算出在BESⅢ上可以分别得到6 200±1 037和2 794±770好事例.该结果对BESⅢ上J/ψ总数的取数计划和实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最主要的物理目标之一是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存在的证据并研究其特性.在研究QGP的诸多探针中,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由于"色屏蔽"效应而造成的压低被认为是QGP产生的直接信号.随着实验和理论的进展,人们发现QGP中的"再产生"和冷核物质效应也会显著地影响重味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的产额.近年来,以中美为主研制的STAR缪子探测器(MTD)大大提升了RHIC能区的重味夸克偶素实验研究能力,为探索其在QGP中的各项行为提供了精准的实验依据.本文总结了RHIC-STAR合作组近年来在200 GeV质子-金核和金核-金核对撞中重味夸克偶素J/ψ及Y的产生的实验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近年来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偶素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极低横动量J/ψ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矢介子的辐射衰变存在一些引入注目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是Γ(J/ψ→ηcγ)的实验值很小,为8.3±3.5ev,由于J/ψ和ηc都是几乎纯粹的c态,Γ(J/ψ→ηcγ)应较大,其实验值这么小是难以理解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的Charm模型取得了很大成功,其现存的唯一重大困难是给出的Γ(J/ψ→ηcγ)的理论值比实验值大三个量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些文献中认为ψ(4415)既可为4S态,又可以为5S态的观点,利用真空产生模型(QPC)对ψ(4415)到DD,D*D*的衰变过程进行研究,分别得到ψ(4415)作为4S态和5S态时的分支比,二者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ψ(4415)作为5S态时得到的结果和实验值符合得不好,而4S态的结果和实验值吻合,因此ψ(4415)作为4S态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Regge唯象学,首先计算了基态张量介子多重态中奇异偶素ss、粲-底介子B*c2的质量,然后计算了张量介子的Regge轨迹和斜率,最后给出了轨道激发态13F4,13H6和13K8介子九重态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可将fJ(2 220)和X(2 710)分别作为f'4(13F4)和f'6(13H6)的候选态进行探究,建议实验上分别在6 785 Me V,2 595Me V能量附近寻找和研究尚未观测到的介子B*c2(13P2)和K*6(13H6).分别在2 095 Me V,1 969 Me V,2 498 Me V能量附近进一步研究K*4(2 045),f4(2 050),a6(2 450)的性质.结果对在实验上寻找尚未发现的介子和相关介子的自旋-宇称安排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将来可以在LHCb、BES-III等实验装置中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以J/ψ反常抑制现象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相变信号,在核与随动者吸收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有相变产生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J/ψ微分产生截面,并对NA50合作组给出的入射动量为158AGeV/c的Pb Pb碰撞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表明在NA50合作组的实验中,QGP物质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2.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同位旋为I=0和I=1,角动量为J~P=1/2±,3/2±,5/2±的分子态ND体系,发现所有的正宇称态都不束缚.经过多道耦合计算,我们得到了I=0,J~P=1/2~-的ND分子态,可以用来解释实验上报道的Σ_c(2 800),I=0,J~P=3/2~-的ND~*分子态可以解释实验报道的Λ_c(2 940),另外还存在一个I=1,J~P=5/2~-的ΔD~*分子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了一类包含1个反夸克的五夸克系统(q4-q).采用Jacobi坐标,利用五体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四夸克子系统的波函数,并和反夸克耦合后得到了五夸克系统波函数,在雅可比坐标系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夸克及夸克-反夸克的各个相互作用势.通过T-M变换得到同一Jacobi坐标下五夸克态系统Diamond结构(q4-q)20个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种带相位因子的场方程,给出了J/ψ粒子(正反粲夸克束缚态)夸克势的解析表达式,并与文献中给出的KMS和erf两种夸克势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讨论形为re~(-br)的夸克禁闭势,并在非相对论近似下,对J/ψ和(?)的质量谱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_(NN))~(1/2)=200 GeV/核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核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g(n,k)的值证明了:φ(n,1)=[(n+1)/2](n≡1(mod2));φ(n,2)=n-[n/5](n≡4(mod(5)).ψ(n,1)=[(n+1)/2](p≡0(mod2));ψ(n,2)=n-[n/5](p≡0(mod5)).及其n和p取其他值与k≥3时,给出了φ(n,k)与ψ(n,k)的范围.并说明了g(n,k)与ψ(n,k)在求Ramsey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色八重态产生机制和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在RHIC-PHENIX和HERA-B的运动学范围内,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产生截面比的y分布,以及在xF<0范围内a(xF)的xF分布,并与最新公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不同的核介质效应模型对截面的影响相差很大.结论对于验证xF<0时核介质效应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质心系能量为3.8~4.6 Ge V的5.1 fb-1数据,BESIII在类粲偶素(即XYZ)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回顾了Zc的发现,X(3872)在e+e-湮灭中的产生,粲偶素ψ(13D2)的发现,以及ωχc J和ηJ/ψ过程界面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手征夸克模型和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角动量J=0和J=1的pΛ体系,发现在这两个模型中pΛ都不是一个束缚态,但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中,我们在pΛ散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IJ=120的pΣ共振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