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论述社会转型期岭南民俗的嬗变现象切入,分析了岭南民俗在21世纪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上 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都市民俗的纷繁复杂 ,可想而知 ,要对上海都市民俗作系统深入的研究 ,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蔡丰明先生却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路 ,花了近六年的功夫 ,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梳理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写出近三十万字的著作《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 ,2 0 0 1年 )。这是我国都市民俗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新突破。在《上海都市民俗》一书中 ,作者以鸟瞰式的学术视野 ,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宏观的审视。他分析了上海特有的经济、物质环境 ,政治、社会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对上海都市民俗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南是当代乡土文学的重镇。湖南当代乡土小说家,将社会矛盾家庭化,政治冲突伦理化,民风民俗人情化,自然风物人性化,在作品中体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风俗画面和人道主义情怀,在全国和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对湖南文学创作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万欢 《长沙大学学报》2003,17(3):16-17,24
韩少功这种类型的作家既深切地关注着乡土,又不断地敏感到自身的乡土作家身份必须用非乡土的东西予以补充。这在他的写作中表现为一方面对乡土题材的偏爱,另一方面则是总体上的互文性思考:乡土故事往往以都市价值来衡定;都市小说则又流露出明显的乡土色彩。此即这个时代典型的乡土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民俗化的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来展开矛盾冲突,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情节、细节的设置,以及典型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叶春生是研究岭南民俗成果突出的学者。本文着重探索他的《区域民俗学》、《岭南俗文学简史》及其对岭南民俗采录研究实绩。  相似文献   

7.
春节登高是流行于神州各地尤其是岭南地区的节日民俗,以祈福纳祥为主要内容.东莞黄旗山作为历史上的“岭南名山”,加之在莞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成为莞人春节登高的首选地,其民俗内涵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衍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及其小说与上海都市民俗关系密切。上海都市民俗中的居住习俗、交通习俗以及民俗时间,对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以及主题升华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张爱玲小说着重描写了弄堂和洋房、三轮车和电车以及都市民俗时间。张爱玲小说交织着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因子,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特有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9.
上海以一个"飞地"的状态存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也存在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施蛰存笔下的上海不同于别人,甚至不同于同为海派的其他作家,他的上海叙述有一种都市与乡土的二元性叙述,空间在他笔下一分为二,一个是显性的残酷肮脏的都市空间和另一个是隐形的诗意美好的乡土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江苏溱潼会船民俗的流程、特点及功能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众多的民俗体育项目中,溱潼会船民俗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点而独树一帜,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中,对传统的乡土社会发挥着多种独特的价值与功能。溱潼会船民俗正是在这一服务、适应地方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相似文献   

12.
“拉牛上树”是保存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七团村的侗族传统仪式。这一仪式流变的过程说明,侗族传统仪式中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文化。事实上,在侗族聚居的地区,还有许多与“拉牛上树”类似的仪式。这些类型各异的传统仪式是侗族社会存在发展和侗族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民族地区乡土重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成为乡村振兴和乡土和谐的助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沧源县翁丁村佤族剽牛仪式的发生地进行实地调查,以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为背景,对佤族剽牛仪式从解放到现在形式、内容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进行了全面考证、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剽牛仪式是佤族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经济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功能正在被弱化;认同功能呈扩大的趋势;仪式是村民获取身心快乐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时期,应认真研究佤族剽牛仪式的内涵和意义,充分整合利用长期积淀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使其为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左村客家民俗与妇女家庭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粤北一个客家小乡村--曲江县大塘镇左村在1949年以前的社会生活,重点集中在民俗和妇女家庭生活方面。1949年以前的左村仍然属于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1949年以前的左村妇女家庭生活特点也常常地受制于这一格局。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乡土意识,哈代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主要表现在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等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各国都市农业发展状况一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并随着经济增长,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以大都市为背景,充分利用和依托大都市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优势,对大都市内的和近郊的甚至远郊的有限土地资源和森林、民俗、古迹等环境资源,围绕建立高效农业、观光、旅游、休闲与体验于一身的新型农业进行综合开发,这样不但改变了农业结构,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大都市居民对优质、安全、新鲜农副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休闲、旅游、观光与体验等的需要。 一、部分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 1.美国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也是十二生肖中的牛年。自古以来,牛就给人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它不仅外表温驯善良、健壮憨厚,更有着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性格。另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牛在宗教、艺术、民俗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见牛与我们人类关系是多么紧密的一种动物。那么“牛”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牛科动物到底有多少种?哪些动物才算是真正的牛?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牛家族的各位成员。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大量的现代作家齐聚陪都重庆,并造就了丰厚的陪都文学.他们在作品中竭力展示出了重庆都市性与乡土性相结合的城市特质,这种都市性与乡土性的文学呈现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二元共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国外文化生活信息通过影、视、报纸以及发达的互联网等媒体涌入中国,这些外来文化对中国都市中经济、社会、信仰、游艺等方面的民俗活动产生了全方位和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要进一步保护和弘扬自己优秀的民俗传统,提高民族凝聚力,从而保障我们的经济建设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0.
春节登高是流行于神州各地尤其是岭南地区的节日民俗,以祈福纳祥为主要内客.东莞黄旗山作为历史上的"岭南名山",加之在莞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成为莞人春节登高的首选地,其民俗内涵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衍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