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扰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结照组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镇静等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10万u/(kg..d)(最大量为100万u)肌肉注射,酚妥拉明0.1~0.3mg/(kg.d)静脉滴注,均每天一次,联合用药3天.结果治疗组在喘憋消失、呼吸困难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ACTG 175数据是比较研究艾滋病药物疗效的重要临床试验数据.为了更稳健有效的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该文通过观察第20周时的CD4+ T细胞数目的中位数差异,提出基于经验似然修正的中位数回归方法来分析研究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艾滋病的疗效,并利用Bootstrap抽样方法分析各组方案的疗效差异.分析结果表明zidovudine和didanosine联合用药效果优于zidovudine单独用药的效果,zidovudine和didanosine联合用药的抗艾滋效果显著最优,zidovudine单独用药的抗艾滋效果要显著劣于zido-vudine、zalcitabine联合用药和didanosine单独用药,zidovudine和zalcitabine联合用药和didanosine单独用药的抗艾滋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从2000年5月起,我科对妇科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全部采用微波物理治疗与干扰素基底注射联合治疗.结果:73例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微波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治愈率达100%.结论:微波辅以干扰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其它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脉冲电离子联合α-2b干扰素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采用随机对比法,两组均电灼去掉疣体后,治疗组病损处注射α-2b干扰素,对照组全身肌注α-2b干扰素,比较4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8.9%和28.9%.提示电灼联合α-2b干扰素局部给药是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抗病毒药物,采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评价了二者联用抗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联合使用对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抑制作用远远高于单独使用,体现出显著的协同抗病毒效应,为融合干扰素与黄芪多糖的联合用药防控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活跃的病毒复制与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和发展为肝细胞癌(HCC)的风险显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较低.抗病毒治疗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失代偿性肝硬化或HCC的风险,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建议使用有限疗程的干扰素作为一线用药,对于有干扰素禁忌症或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及早使用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并提出药学服务的工作重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高血压病合并心律失常、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制定治疗用药方案,对降低血压、联合用药、肾功能不全合理用药等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药物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药学监护要点。结论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是用药监护以及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单一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常因其局限性而力不能及.为了最大程度取得降压效果,必须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对于治疗高血压,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十分重要,它是治疗高血压的必然需要.也是业经证明了很有价值的治疗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á-1b)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IFNá-1b)5Mu,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胸腺肽1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1个月.以甘草酸,五味子制剂作对照,疗程3~6个月.疗程中定期监测ALT、HBeAg和HBV-DNA.结果治疗组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71%、76.3%,而对照组的转阴率分别为15.8%、21.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ALT复常率方面,治疗组为81.6%,对照组为76.3%,两组相似.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11.
Dixit NM  Layden-Almer JE  Layden TJ  Perelson AS 《Nature》2004,432(7019):922-924
Nearly 200 million individuals worldwide are currently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the latest treatment for HCV infection, elicits long-term responses in only about 50% of patients treated. No effective alternative treatments exist for non-responders. Consequently, significant efforts are continuing to maximize response to combination therapy. However, rational therapy optimization is precluded by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ribavirin action against HCV. Ribavirin alone induces either a transient early decline or no decrease in HCV viral load, but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feron i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long-term response rates. Here we present a model of HCV dynamics in which, on the basis of growing evidence, we assume that ribavirin decreases HCV infectivity in an infected individual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model quantitatively predicts long-term response rates to interferon monotherapy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fits observed patterns of HCV RNA decl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erapy, reconciles conflicting observ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ribavirin on HCV RNA decline, provides key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ribavirin action against HCV, and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rational therapy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甘利欣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利欣有很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香丹等抗炎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药联用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缩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防治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 800~1200 mg/d的标准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同时分析HCV基因型、HCV-RNA定量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应用罗氏试剂检测丙肝病毒定量,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T-PCR)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在110例进行标准联合治疗、并完成治疗后24周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68例患者获得SVR.其中,HCV基因1b型感染者SVR率为51.4%(37/72),HCV基因N-1b型感染者SVR率为81.5%(31/38);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71.2%(42/59),基线HCV-RNA水平≥1.0×10~5IU/m L的患者SVR率为50.9%(26/51).结论非1b基因型SVR率高于1b基因型;基线低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SVR率高于基线高病毒RNA水平(血清HCV-RNA水平≥1.0×10~5IU/m L).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30天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相同。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月及2个月后肝功能三项指标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项指标的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常见,笔者结合大量文献对其治疗用药及治疗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方法 治疗组中除基础治疗外加用生大黄粉、熊去氧胆酸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1。结果 治疗组6周内有效率97.8%,对照组6周内有效率79.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人乙肝病毒DNA在感染树鼠句肝细胞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HHBV)DNA在树鼠句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鼠句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鼠句肝细胞检出HBV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发现整合型的HBVDNA。表明树鼠句肝对HHBV敏感,可成为乙肝和肝细胞癌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乙肝药物筛选的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人乙肝病毒DNA在感染树鼩肝细胞内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DNA在树Qu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Qu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Qu肝细胞检出HBV 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发现整合型的HBV DNA。表明树Qu肝对HHBV敏感,可成为乙肝和肝细胞癌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乙肝药物筛选的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的难题.该文考察了一种新的用药方法,将免疫激动剂Pam3CSK4和黄连的主要抗菌成分黄连素联合使用,通过激活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和中药抗菌两个方面相结合来对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探讨了Pam3CSK4和黄连素在单独或联合使用时,对小鼠受MRSA攻击的保护能力,小鼠对MRSA的清除能力,小鼠感染后分泌IgG和IgM的水平,体外二次感染后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Pam3CSK4和黄连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小鼠在MRSA致死攻击下的的存活率,增强小鼠对MRSA的清除能力,Pam3CSK4对小鼠的特异性Ig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总IgM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Pam3CSK4可以促进CD4+ 和CD8+T细胞以及B细胞在体外的二次增殖,而黄连素可以促进对CD4+ 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