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燕珊 《科技资讯》2010,(15):48-49
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总体布局的关键。线形作为公路的骨架,其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好坏、里程长短、投资多少、效益高低,更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行安全。论文重点针对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线形设计和公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的把握公路的设计状态,设计出状态良好的公路来。  相似文献   

2.
许亮 《科技资讯》2010,(24):111-112
本文重点探讨了平面线形设计,城市公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以及平纵线形合理组合,旨在更好的把握城市公路的设计状态,设计出状态良好的城市公路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特点提出了给定线形端点条件下的设计计算方法“BE3算法”,其数学模型简洁统一,不仅包含了“附合导线法”和“模式法”的优点,且优于这些方法,适用于立交匝道平面线形常用的“圆-缓-圆”和“缓-圆-缓”两类组合形式,而这两类组合形式几科包含了设计中所有组合情况。该方法便于交互式设计和软件开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公路及立交平面线形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五单元导线法丁建明李方(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不断修建,对公路平面线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直线为主的导线设计方法很难满足线形随地形、地物改变而变化的情况,特别是在立体交叉线形设计中显示出明显的不...  相似文献   

5.
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整参数求解计算方法王福建,邓学钧,李方(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立交平面线形是由直线段、圆曲线段和回旋曲线这三种线形单元组合而成,由圆曲线半径R、回旋线参数A以及各线形单元的长度L这三种线形参数来定义和描述.习惯上...  相似文献   

6.
公路线形是车辆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山区高速公路尤其如此。影响线形指标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地段的影响因素也经常变化,往往不是所有因素都能同时达到要求,或者说很难让整个项目或较长路段均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条件。目前,一些设计较注重对照执行标准规范的条文,对项目的分段差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够,在线形指标的掌握上缺乏灵活性,导致线形设计合法而不合理,造成公路大填、大挖,不仅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严重影响沿线景观和生态环境,甚至有的形成事故黑点。本文从线形设计方法、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和线形与环境的协调五个方面,就如何改进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对象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计算几何,微分几何,数据结构理论为基础,动用面向对象技术思想,探寻了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特点,分析了现有国内道路软件平面设计对象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道路线形平面设计对象模型。本模型首先建立道路中心线设计对象模型,然后以此为依托,利用平面法向曲线原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央分隔带模型,边线模型,机非分隔带模型,交通岛模型,雨水口模型等。  相似文献   

8.
边线设计是多数公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为此分析道路边线线形变化规律,结合道路边线与中线的关系,探讨了公路弯道边线线形参数计算和边线线形设计的问题,推导出边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邓小英 《科技资讯》2009,(12):39-39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主要原则和设计方法,集合了作者参与的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设计项目案例,平面线形的设计到纵断面线形的设计方面作者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动视觉原理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有很大差异。根据驾驶员的动视力、动视野与行驶速度的关系,分析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动视觉特点。基于驾驶员动视觉的直线长度、平曲线、平面线形组合、平纵组合等公路线形参数,提出了满足动视觉特点的直线长度的合适范围、满足视觉条件的平曲线半径计算公式以及平纵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G218线火烧桥至巴轮台段公路改建工程平面线形设计的几个特点,包括设计的基本原则,路线方案选择,并结合实践,阐述了其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动态规划法与随机搜索法相结合进行公路线形优化设计的应用之一,本文提出了在山区狭长地带范围内对公路平面线形进行优化的有效方法。本方法选用了简单实用的带状方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线形优化的目标函数采用以主导坡度控制时的“理想坡度线”作为纵断面设计线的假想工程量或假想工程费用。函数的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为平面转角点座标。一般情况下,优化的计算单元包含了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构成,并选用各转角点的直缓点作为分段点。此外,文中还列举了进行公路平面和纵断面线形优化前后的算例比较与成果分析。算例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山区公路平面线形优化通常能缩短路线,增大平曲线半径和提高路线设计纵坡的均匀性,并明显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淮北平原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结构,对老路网的改造升级迫在眉睫。文章主要介绍淮北平原地区老路改造升级项目平面线形设计,结合实际地形,做到充分利用老路,避免拆迁、砍行道树、新征耕地等。  相似文献   

14.
提出通过两点确定平面线形线元的设计计算方法。将平面线形线元分为切直线、圆曲线、正\反向完整型回旋线、正\反向非完整型回旋线共6种基本类型,均可由最多4个独立参数唯一确定。采用线元法顺次设计平面线形时,与起点相关的坐标、切向角、半径3个独立参数已知,故只需再拟定终点坐标即可唯一确定各基本型线元,均类似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偏转角是线元其余参数计算的关键,圆曲线线元采用解析法,回旋线线元采用迭代法,亦可通过多项式拟合公式进行预估,误差不超过1.0%。两点线元法凸显坐标位置对线形的控制作用,适宜于立交、山岭区等复杂曲线线形设计及既有道路线形重构等。  相似文献   

15.
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隧道进出口处平面线形一致性缺乏明确判别标准,提出了方向盘冻结3s导致的行车轨迹同原有路线的偏移值作为线形一致性的控制性指标,控制阈值取0.2m.对3种不同设计条件下的隧道线形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缓和曲线参数是影响平面线形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不同设计条件下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一致性的判别标准,使设计者能在保证线形安全的前提下对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进行灵活设计和评价.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龙庆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描述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与公路平面线形的相关性,基于眼动试验展开对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的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获得驾驶员在不同公路平面线形条件下的眼动指标;其次,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析驾驶员视觉搜索模式与平面线形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室外试验分析验证室内试验的有效性和结论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平面线形条件下,驾驶员注视持续时间具有显著差异性.此外,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A值与驾驶员注视持续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发现,当平曲线半径R>1.5 km或直线段结束前100 m时驾驶员注视持续时间变化显著,即为驾驶员视觉搜索变化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张雨 《科技信息》2011,(24):I0308-I0308
本文通过剖析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与道路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指出道路平面、纵断面及平纵线形组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多方面来阐述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线形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觉感知偏差的公路几何平纵协调性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视觉平面分量指数表示驾驶员视觉感知平面信息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偏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公路平纵协调性新的分析技术.首先建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的公路几何线形视觉模型,根据透视映射原理,完成了从视觉感知中心线到平面分量中心线的变换,然后在计算透视图形状参数的基础上,计算视觉平面分量指数并采用区间估计方法确定分析平纵协调性的分类阈值,最后结合以往进行过的公路平纵协调性评价的实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公路几何线形平纵组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运行车速的公路线形设计质量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速度因素在公路交通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而线形是决定车辆实际运行车速的基础 .通过对车辆运行特征的实地观察和运行车速的现场观测 ,标定了车辆运行车速和加速度与公路线形之间的关系模型 .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 ,将线形单元间运行车速和加速度的变化量作为线形质量的评价标准 ,建立了线形质量评价模型 ,用以进行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的定量评价 .  相似文献   

20.
夏凯 《科技信息》2013,(6):410-410
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的协调性经常被设计人员所忽视,设计计算时生搬硬套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出的路线虽然满足路线设计规范,但实施后经常出现"死亡路段"、"魔鬼路段"等现象,究其原因是路线设计中的线形协调性处理不好所造成的。本文采用运行车速及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连续曲线的设计理论对路线线形的协调性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