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重庆都市区为例,探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为重庆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在地势地貌、地表植被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都市区森林覆盖现状,并综合考虑都市区的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发展格局等相关因素,以"两江、七山"为基本框架,以各组团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绿色交通廊道等为纽带,以城市公园、广场绿地、高校绿地等点状特征绿地为补充,提出"一脊、两江、七横、七纵、多廊、多点"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此外,要充分考虑各组团的性质、功能、人口密度等因素,结合防灾等需求,划定合理的服务半径,使"森林重庆"的建设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我市科技部门聚焦国际化双创机制、特色载体打造、公共服务优化、创新主体培育等领域,推动双创升级。一是创建国家试点示范推动双创升级。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中央财政给予2亿元专项资金;成功创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我市科技部门聚焦国际化双创机制、特色载体打造、公共服务优化、创新主体培育等领域,推动双创升级。一是创建国家试点示范推动双创升级。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中央财政给予2亿元专项资金;成功创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  相似文献   

4.
宜昌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而森林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现城市立体绿化。本文从立体绿化实际出发论述了宜昌森林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常胜忠  马燕  武龙 《科技信息》2013,(2):388-388
创建延安森林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营造"近"森林体系,使其健康生长,并达到自身的平衡,以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本文通过介绍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概念及特点,结合延安的立地条件特点,可借鉴的近自然森林群落以及近自然林营造的实例,探讨适合延安创建森林城市的森林近自然经营模式,最后提出延安创建森林城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城市前期的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后续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回顾了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营建、森林城市模式、森林城市效益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森林城市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曼丽  费道澄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103-106,109
最近西昌市城市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国务院正式批准“西昌邛海——螺髻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今年省、州旅游工作会上,省、州政府明确支持西昌市在2005年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把西昌市列为2005年我省发展中等城市之首。这些利好信息都预示着把西昌建设成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将加快,西昌有着美好的前景。如何利用这一契机以及西昌独具魅力的资源优势,把西昌建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式风景旅游城市,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本文就五个方面,谈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褒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将用三年时间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8%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小红  张小会 《科技信息》2012,(32):402-402
城市森林建设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提高完善的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2004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开始发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并通过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宣传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推动全国城市森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到2012年,已经连续举行了九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先后有31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省会城市9个。  相似文献   

10.
建设森林城市是厦门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唤人类生活的反璞归真,呼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呼唤森林的归来,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1969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ncjogensen教授在森林生态学讲座中首倡"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揭示自然的林业逐渐与工业文明的相融汇.人类期盼能有一种与森林相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终于走上了"园林化城市"→"城市森林"→"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莫斯科、华沙、堪培拉、亚特兰大等森林型城市相继出现.1990年,日本提出了在全国建设10座森林城市的设想,北海道、横滨等"森林城"已初具规模.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速发展"森林城".我国从90年代开始重视"森林城"建设,势头较旺.经国家批准建设的有长春、阜新和娄底3座城市,大连、合肥、中山、珠海、南京等市已致力发展城市森林,广州也提出了"森林围城、森林进城、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北京、上海、海南都有相应的规划,努力使"城市与森林合理布局,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这已成为各地决策层领导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对森林城市与保护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城市的地方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城市环境艺术、宜人居住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经济发展直接依赖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等是当前各级政府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给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和使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两者在全国尺度下空间分布的形态异同,为其宏观空间布局的优化完善、示范创建活动绩效以及远期城市建设内涵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核密度分析以及叠加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国家森林城市与国家园林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两类城市整体分布形态均呈现凝聚型,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尺度上由西向东呈现由凝聚型向均匀型变化的趋势;②东西部两类城市的分布均衡性较差,两类城市的散布均为集中分布,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相对更集中;③对比核密度分布与叠加高密度区域发现,两类城市大体均分布在腾冲至黑河人口分界线东南一侧,且在华中与华北地区集中分布并部分重叠。但两类城市在具体空间分布形态上仍存在明显差异,国家森林城市的高密度连片区域呈现“C”形结构,国家园林城市的高密度连片区则呈现倒“U”形,且后者的密度分布区域更广。【结论】①从两类城市分布与相关自然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森林覆盖率对两者的布局产生了显著影响,进一步对比两者发现,国家森林城市对气候条件、森林资源存量的要求相对较高;②从两类城市分布与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国家森林城市的分布几乎与地区人口密度、人均GDP不相关,国家园林城市则相反;③两类城市的布局与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显著相关,与中国城市群的分布高度耦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川省西昌市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西昌市人均生态足迹为0.695541,按12%生物多样性扣除后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10628,人均生态赤字为0.08491;西昌市人均资源利用水平远低于中国人均资源利用率。从生态足迹的组分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耕地、化石能源用地、水域、建筑用地、草地、林地;西昌市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消耗自然资源存量为主。  相似文献   

14.
西昌处于攀西地震断裂带上,是一个抗震裂为九度设防的地区。过去,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高层建筑。然而近几年来,西昌的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将对西昌市新建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做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了西昌的地基地质情况,为该地区以后新建房屋基础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昌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结合西昌生态特点,在缺水干旱区实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达到节约用水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为西昌市缺水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非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海洋性、包容性、遍在性与非均衡性等特性,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与名城保护互动、注意保护、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等原则,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介绍了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的4种类型和7个典型模式。研究表明:城市丘陵山地生态风景林规划应围绕生态性、文化性、社会经济性3大目标,遵循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充分发挥市域土地资源特点、注重与城市文脉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位置和主导功能,按照立地调查—造林技术规划、典型森林植被调查—造林树种规划、城市规划分析—群落结构规划3条主线,统筹考虑,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8.
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行综合分析,认真剖析西昌市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构建西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SWOT战略矩阵模型,并提出加快推进西昌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连云港于“十一五”时期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2011年连云港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发展路径上,连云港市提出要走一条具有苏北特点、连云港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对连云港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欠发达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样本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上饶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命名为饭店的发展既带来了商机又引来了挑战。饭店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要用好这把双刃剑,确保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以优秀旅游城市命名为契机,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以人文关怀为理念建设饭店文化,才能迎战强敌,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