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德尔布吕克(Max Delbruck,1906—1981)被史前期分子生物学的信息学派崇拜为“噬菌体教”的“教皇”。他是信息学派杰出的领袖人物之一。这个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在德尔布吕克的精心培育下实现的。德尔布吕克为信息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他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奖。德尔布吕克的思想以及他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所作的种种策划、他的科学实践活动都为信息学派的成长打下了深深的印迹。他  相似文献   

2.
信息主义学派联合研究的发展信息主义学派的浪漫时期可以看作是从1938年随着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的研究“工具”噬菌体(侵袭微生物细胞的病毒)的引入开始的。这段浪漫时期是从探索遗传的物质基础开始形成的,而探索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三十年代后期德尔布吕克在摩  相似文献   

3.
何妙福  钱志瀚 《科学》1992,44(4):19-21,29
按照“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等学说,地壳部是在作用相对的运动,这种运动对地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测量这种运动,本世纪中叶,出现了两种崭新的空间大地测量这种运动,本世纪中叶,出现了两种崭新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神经科学家、当今意识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格林菲尔德(S.Greenfield)说过:"一个物质的脑,如何会产生高度发达的心智?此问题还有另一个连带的问题:两者中之一如何会影响到另一个?这些问题是对人类智慧从未有过的最大挑战。"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一直主宰着脑的研究。该学派认为,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只有行为,也就是给予实验对象(无论人还是动物)某种刺激,观察其相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50年代初期,在分析哲学领域内占据中心地位的研究重心是语言哲学。受弗雷格(Frege)、罗素(Russell)。卡尔纳普(Carnap)、早期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影响的实证主义语言分析流派,普遍认为,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因其问题本身的“无意义”而应遭到无情的拒斥,对语言学上的意义研究应该成为整个哲学研究的起点。在语言、思想和实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应是语言与实在的关系,研究语言是理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资产阶级科学哲学进化的特点是:从新实证主义的控制中发生了决定性的变革。“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占统治地位的趋势是非实证主义。”类似的提法不止一次地在西方现代逻辑方法论的文献中出现。对这个现象进行历史一哲学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这一现象极为错综复杂,相互对立的不同意见、观点和派别(从反科学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人类学变种到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柯依列、库恩、费耶本德的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等),都在批判实证主义的教义下联合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干福熹 《自然杂志》1996,18(3):164-167
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和造纸都直接与信息存储有关.纸张是信息存储介质,印刷则是信息存储技术.工业革命以来,各项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存储技术也不例外,先后出现的照相术,缩微胶卷术、磁存储技术和光存储技术都是与时代同步的新的信息存储方式.其中本世纪中叶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导致了磁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当前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又激发了光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众所周知,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世界争夺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信息领域.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军民兼容、保持深度军备和维护国家利益等特征和倍增国力的功能,当前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都先后制定了本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全面规划本国国家利益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还特别具体规定了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重要核心技术之一,而光存储技术又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当今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吴家睿 《科学》2005,57(2):29-30
根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遗传信息在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都是从DNA传递到RNA,然后再从RNA流向蛋白质。显然,RNA是一座“桥梁”,负责D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的流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将基因组DNA上的基因信息“复写”到一种称为mRNA的RNA分子上,然后再将mRNA含有的基因信息“翻译”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9.
一、遥感考古的涵义遥感技术遥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它借助于专门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仪器,把遥远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接收下来,经加工处理,变成肉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遥感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出现的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着五十年代以后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遥感的技术系统包括遥感平台、遥感仪器、图像接收处理和图像判读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惯性约束聚变能源与激光驱动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变能源是一种“干净的”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研究进展表明,有希望在21世纪中叶实现商业发电。惯性约束聚变则是实现聚变能源的主要途径之一。80年代末,美国用地下核爆的辐射能量成功地驱动惯性约束聚变,证实了这一技术路线在科学上的可行性。90年代以来,一些...  相似文献   

11.
生物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王身立将胞内信息的传递与阴阳学说相联系,这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观点。但由于生命活动的复杂性,这一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争论也就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
“我盼望在本世纪结束时癌症也同时消失。”(纽约凯特林治癌中心主任L·托马斯博士语)“我们将在两年内知道我们是否能在本世纪末把癌症的死亡率降为零,尽管目前的死亡率仍达40%。”(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院长德维他博士语)“我预计在八十年代结束时就会产生一种对付所有癌症的疗救办法”(总统治癌委员会主席A·海默博士语)。  相似文献   

13.
共球诸点相互距离之间的一个不等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加农 《科学通报》1988,33(14):1045-1045
距离几何作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由K.Menger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所开创的,L.M.Blumenthal集三、四十年代距离几何之大成写成了专著《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Distance Geometry》,此专著就是距离几何之经典。近年来,距离几何在统计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引起了一些统计学家及生物化学家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90,35(2):135-135
蛋白质跨膜转运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跨膜转运主要有三种类型:(1)以胞吞或外排形式通过质膜;(2)跨内质网膜转运;(3)跨线粒体、叶绿体等膜系的转运,线粒体的大部分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内核糖体上以前体的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30年代后,逻辑实证主义者就把“发现过程”和“证明过程”分开,主张科学方法仅仅涉及科学思想的证明,而不涉及科学思想的产生。劳登(L.Laudan)认为,这种观点的根源出自两个相互加强的原因:(1)易错的理论的诱惑力,(2)理论是根据其一致性及其可检验的结果来评价的,而与史前的奇思怪想无关。简言之,这就是“易错论”和“后概括性”,有了这套假说-演绎(H-D)方法便可不顾及发现的真实过程,而把它留给科学史家。有趣的是,波珀(K.Popper)并不完全同意割裂发现逻辑和证明逻辑的作法,声称人们不可能在不知道假说的源流的情况下去证明假说。值电磁波发现100周年之际,我本想给  相似文献   

16.
水污染生物学监测的研究萌芽于上一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就有评价河水质量的生物学标准和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污水生物系统”。这种以水生生物的分类知识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方法迄今仍适用于评价腐败性有机物的污染。从本世纪四、五十年  相似文献   

17.
记者:不久前,1992年4月23日,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宣布,他们利用“宇宙背景探测器”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中存在波动现象。美国科学家对这一发现评价极高,称它是科学界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并说“如果它是真实的,毫无疑问应考虑授予诺贝尔奖。”李竞(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我已从广播、电视得到这一信息。但是,还没有见到正式发表的论文。我们暂且从科学新闻的角度谈论这件事。讨论宇宙背景辐射的波动问题,必须先了解热大爆炸宇宙学。记者:热大爆炸宇宙学是本世纪40年代由伽莫夫等提出的,今天它已成为现代宇宙学中一种影响最大的学说。  相似文献   

18.
人们经常讲,现代的社会经济有三大支柱——能源、材料和信息.现在又添加了生物(环境)和自动化(人工智能)这也就是今后高技术发展的五大方面.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重大的产业革命中,信息科学和技术是发展中的关键之一.目前资料、情报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已达到所谓“信息爆炸”的地步.大量的军事、天文、气象、资源、工业和商业信息以每3-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因此,要迅速提高信息的传输、存储和运算的容量和速度.本世纪以来,信息工程是依靠于电子学和微电子学技术,如通  相似文献   

19.
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生物遗传信息作为DNA(脱氧核糖核酸)碱基排列的物质原料是以密码形式表现的。并把按华森·克里克氏的碱基对规则自行复制,以同样规则生成mRNA称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以生物形态生成为基础的所有生命现象的基本组成是由记录在DNA上的多个信息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50年代,美国女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在研究了玉米籽粒不稳定色斑的遗传后,提出了称之为控制因子(controling elemet)的是可跳动的DNA片段,并认为控制因子是具有调节作用的遗传单位,位于异染色质中,能在基因组内移动,控制其他基因活性,但这一全新的概念难以为众人所接受。到60、70年代,许多试验证实了麦氏的所谓“跳动基因”。1982年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