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7,(15):13
男人不仅有更年期,而且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一点儿也不比女性少。一般情况下,男性更年期出现在50~60岁之间。但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有些男性更年期年龄甚至提前到了40岁。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5,(11):17
一些白领女性常常自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月经紊乱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厌倦工作,虽然服用了大量保健品也无济于事。实际上这些都是更年期症状,只不过是在这个年龄群中提前出现罢了,医学上称之为隐性更年期现象。隐性更年期出现在真正更年期以前,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所谓植物神经,既有中枢的,又有周围的,布满人体全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意志支配,如人的心跳之快慢、血压的上下波动、体温的高低等,都不受人意志的控制而自主调节。这种调节由植物神经中枢控制,该神经中枢可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40~55岁为更年期,45~55岁为绝经期.现代性学家明确指出,更年期乃至绝经期之后,虽然卵巢功能衰退,女性的生育功能随之下降乃至最后终止,但女性更年期到来并不意味着性活动的终止,相反,此时许多女性的性生活能力会增强,性关系可能变得更加积极而活跃,而男性往往由于压力大导致性能力下降.怎样来调解双方的性生活,让感情变得牢固而温暖,这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3岁的陈女士最近月经变得不规则,还偶有阴道出血。刚开始她觉得这是更年期的自然现象,于是没在意。在一次B超检查中。发现她患有子宫内膜癌。临床上常见更年期女性错把肿瘤症状当成正常现象,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9,(1):18-19
提起“更年期”三个字,许多人会习惯性地想到情绪暴躁、喜怒无常等形容词。如今一些三十多岁的白领女性也出现了这样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生的症状,她们体重攀升、皮肤干燥,并常感到身心疲惫、烦躁失眠,医学上称之为“隐性更年期现象”。专家建议,对于这一年龄层的女性.一旦出现身体酸疼、心慌或是其他不适,千万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0,(9):21-22
<正>失眠、浑身乏力、脸色灰暗、心情烦躁……不少女性会把这些归结为自己的亚健康症状。然而,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都在告诉女性们:高压生活不仅仅会让女人的皮肤等外在因素早衰,也有可能让卵巢早衰,隐性更年期正在逼近年轻的白领女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6,(17):51
更年期是从中年向老年,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女性更年期众所周知,大约为45~52岁,其实男性也同样存在着更年期,一般在55~60岁之间。有人称更年期为“多事之秋”,意指在此时期人容易出现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较多见,虽大多数男性能顺利度过更年期,但还是有少部分男性会出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更年期心理问题,一是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精力和体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易平动、紧张、抑郁等;二是性生活能力下降,主要表现性兴趣的缺乏与性反应的下降;三是面临离退休等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8.
补血,是女人一生的话题。如果气血不足,不仅会影响女性的容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易面色萎黄无华、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倦怠乏力、发枯肢麻、经血量少、经期延迟、舌淡脉细等症状。严重时,皱纹早生、华发早白、更年期提前等早衰状况也会出现。那么平时应该怎么做呢?不妨从以下四点开始做起: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与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  相似文献   

9.
对于你的未来,可能在你的脑海中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勾勒;但这里面是否包括你的健康计划?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支撑。所以不妨参考营养师为女性列出的十年营养计划。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补充不同种类的营养。在不同的年龄加强特定的营养,能起到增加能量、提高生育质量、加强免疫力、缓解更年期症状等功效。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你应该根据你的营养目标来调节饮食。20 ̄30岁大学毕业得找份工作,离开父母要开始独立生活,也该和心爱的人成个家了……20多岁的你面对着重重压力。为了给自己的身心减轻压力,你的饮食目标是:1.…  相似文献   

10.
许多情况下,性情变坏往往是疾病的信号. 更年期综合征如果50岁左右的女性出现性格改变,急躁、好生闷气、挑剔、抑郁、焦虑,或合并乏力、失眠、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失调症候群,应想到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特别是性腺功能逐渐向衰老过渡,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阶段,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女性更年期的主要症状一般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有着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失眠、手颤抖、对声光刺激敏感、情绪烦躁不稳、易激惹以及疲倦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6,(17):15
现代女性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在更年期后度过。因此医师强调,了解更年期的变化、以及更年期的身体保健议题,的确值得大家多一分关心。妇女在停经前数年卵巢功能逐渐退化,45岁以上往往就有雌激素分泌减少,月经失调之迹象出现,虽说更年期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过程,但是停经以后雌激素不足的结果,带来更年期障碍却是常见的事实,而且也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及失忆症之风险。因此,妇女在停经以后,该怎么样增进健康,享受人生,医师也提出几项建议:1.均衡的营养:每天适量摄取六大类食物,包括奶类、五谷根茎类(亦即主食类)、蛋豆鱼肉类、蔬菜…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1,(11):23-23
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只是衰老的开始。从50岁左右卵巢功能彻底衰退、出现绝经开始,再历经10~15年,更多种疾病问题的折磨将会降临到多数女性身上。对此,专家提醒,以下几类疾病,更年期女性要予以重视,早防早治。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第一年骨质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35岁左右的女性中,有20%~30%的人有雌激素缺乏的问题, 4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荷尔蒙紊乱。荷尔蒙怠慢的结果是:我们的骨骼不再坚强、想要BB却迟迟怀不上、皮肤干燥失去应有的光泽,甚至——皱纹提前爬上了30岁的脸……荷尔蒙一旦失衡,衰老就提前报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6,(23):44-45
更年期(来源于希腊语,指梯子的一级)是人体由成熟向衰老的过渡阶段.妇女更年期是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过渡时期.不少医生认为,平安地度过更年期,妇性将迎来第二个青春.如果更年期度得艰难,妇女面临的将是老态龙钟.所以,更年期保健非常重要.更年期保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心理保健要做好"四自",即自我认同、自我宣泄、自我辨病、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16.
更年期大约在35岁前后、45岁前后。绝大多数人的职场生涯要在女50岁或者55岁、男55岁或60岁结束,因此,职场更年期比人的生理更年期来得早,通常在35岁。那么,如何应对职场更年期呢?一.努力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 有危机感、压力感,便说明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应该主动学习。建议和年轻人一样站在社会潮流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厘米,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病人不久出现了脑部双侧压抑受损的精神症状,以及定向障碍,认知能力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5,(11):46
更年期指的是中年进入老年的一个过渡时期。女性的更年期常常是月经逐渐停止的时期,又称为绝经期。我国有人对929名退休工人调查表明,她们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8.85岁。一般说来,多数妇女能够较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部分妇女在更年期心理与生理变化较大,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由于更年期脑垂体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神经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使更年期心理也发生一些变化。更年期的心理特点为:(1)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2)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3)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4)记忆力…  相似文献   

19.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减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月经紊乱、闭经,低雌激素以及高促性腺激素引起的潮热、情绪改变等围绝经期症状,发病率为1%,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5,(15):46-48
有一种精神病学疾病--信息焦虑综合征,也叫知识焦虑症.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呈平方数增长,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远没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严重的还会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对高度压力与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业,而记者、广告从业人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IT从业人员等都可能是该症状的高发人群.知识成为焦虑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