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犯罪”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争议性。本文从分析经济犯罪自身质的规定性出发 ,提出“经济犯罪”的内涵 :行为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 ,通过破坏法律所保护的经济秩序这一外在程序壁垒 ,从而侵害法定经济关系内核 ,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经济严打即对经济犯罪实行的严打。在经济严打期间追究的经济犯罪案件增多、判刑从重,经济严打的开展表明严打刑事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严打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依然尖锐,它违背了罪刑法定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处罚不均衡的刑罚的刑法价值理念以及正当程序的要求。应该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严”取代“严打”,在立法上实现有区别的刑罚配置,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犯罪将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经济侦查工作应高度关注“四万亿”投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贿赂犯罪;加强防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更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严厉打击证券市场在“大小非”解禁和“创业板”推出后,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为主的违法犯罪;警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涉港澳台地区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犯罪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原因主要有认识上的错误、管理上的混乱、缺乏监督制约机科和法律打击不力这几方面。要控制、打击企业经济犯罪,必须“对症下药”,从提高对企业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措施,严格执法、加天打击力度等诸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统筹兼顾”的内涵及其地位经历了三次演变和提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筹兼顾”主要是指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从1950年开始,“统筹兼顾”的内涵突破了经济政策的限制,提升为经济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统筹兼顾”开始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成为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统筹兼顾”又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拓展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进而成为处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根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不利影响,并介绍了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必然导致民族化的整合,即化全球化。本质上,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固有的内涵。但化全球化不意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的湮灭。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本土化的复兴”和“全球支化的生成”将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验经济"理念的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业已成为众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赋予了旅游业新的内涵与机遇。在分析了“体验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旅游发展现状综合评价、旅游发展总体目标的制定、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市场的开拓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体验经济”理念的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 《甘肃科技》2007,23(4):184-185
如今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怎样审视“适用、经济、美观”这一设计原则。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一原则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这些内涵还需要建筑设计人员通过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反映在建筑作品当中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家工作人员经济案件明显呈上升趋势。本文仅就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五个特征,即犯罪客体的多重性,犯罪主体的独特性,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多样性,犯罪的“窝案性”及犯罪的“反侦查性”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替代“少数民族经济”而论,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少数民族经济应是个历史范畴,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与地区其他民族经济融合的保留鲜明少数民族特点并体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是硬道理”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等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与知识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显示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超前性,也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搞好经济建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首先要有风险意识,其二是把工作的基点放在防范较大的风险上;其三是必须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其四是人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过热,其五是要更好地开源发展,其六是要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双碳”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探讨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3个内在逻辑:产业逻辑、技术逻辑和管理逻辑,并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搭建全国性的大数据平台、自身的碳减排问题等4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助力“双碳”战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徐震 《科技信息》2010,(9):126-126,417
本文从“人文关怀”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入手,分析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增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解析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的内涵,并对如何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增强人文关怀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本文重新定位了县域经济的内涵,通过对县域经济作用的分析,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业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一直较为强调的是权责利分明,是一种直线式管理。随着新经济的到来,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同时知识具有共享性,所以在21世纪新经济时代,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达很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或即将来临,新经济的内涵即科技,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微观经济分析,是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以下简称“分析”命名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便建立了《分析》这门学科。近四十年过去,它的内容、方法、体系几乎一成未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指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建议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济犯罪也随之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如何预防企业经济犯罪已成为国家、社会公众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企业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应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立法和司法建设、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等措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经济犯罪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