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胆木浸膏片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胆木浸膏片的消炎功效 ,用毛细血管通透性、耳肿胀、跖肿胀、慢性肉芽肿、解热等方法对胆木浸膏片进行了药理研究 ,结果表明 :胆木浸膏片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形成和棉球性慢性肉芽组织增生 ,对伤寒Vi多糖菌苗所致的家兔双高峰体温升高有解热作用 .提示胆木浸膏片是一种多环节作用的抗炎药 .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乐行晕车贴局部外涂给药对动物血管扩张作用的影响,采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足跖肿胀等模型,并以阿托品作为阳性对照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乐行晕车贴高、中、低剂量组右耳明显红肿、厚度增加,两耳片差异较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高、中、低剂量组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在致炎后0.5,1,2,4,6h有明显增加大鼠足跖肿胀作用,其作用与阿托品相似.说明乐行晕车贴局部使用对动物血管具有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并比较木犀草素及其糖苷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体内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及木犀草苷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木犀草素5 mg/kg组在1 h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木犀草苷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素20 mg/kg组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优于木犀草苷20 mg/kg组.进一步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为炎症反应模型,采用MTT法、Griess法、Western blot法考察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并对比二者之间的活性差异.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LPS诱导RAW 264.7产生炎症介质NO和炎性蛋白iNOS、COX-2蛋白高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苷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iNOS蛋白高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且木犀草素的抗炎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4.
宋志钊  思良  刘元 《广西科学》2005,12(4):312-315
选取昆明种小鼠或者Wistar大鼠分别进行金蝶清咽含片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对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抗炎实验,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分别对昆明种小鼠进行镇痛实验.结果表明,金蝶清咽含片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少醋酸性扭体反应和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但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蝶清咽含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酢浆草对醋酸所致急性腹膜炎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制备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酢浆草乙醇提取物能使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能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酢浆草对醋酸所致小鼠急性腹膜炎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南星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诱发小鼠肉芽肿增生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三种模型,观察天南星提取物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天南星块茎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天南星果实石油醚提取物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能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P<0.01);且能明显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P<0.05)。结论:天南星上述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关。本实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复方雪莲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雪莲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及乙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试验,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用乙酸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用WTP-B1型毛细血管血液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雪莲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乙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同时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降低小鼠全血高切、低切的血粘度。结论复方雪莲胶囊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裸花紫珠片的抗菌消炎和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考察裸花紫珠片的抗菌消炎、止血功效 ,用试管体外抗菌、毛细血管通透性、耳肿胀、跖肿胀、出凝血时间等方法对裸花紫珠片进行了药理研究 ,结果表明 :裸花紫珠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形成和缩短小鼠的出凝血时间 .提示裸花紫珠片是一个药理作用较广泛的抗菌消炎药  相似文献   

9.
金刚藤醇提取物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二甲苯致小鼠耳的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微晶型尿酸钠(MSU)致鼠足的肿胀及足炎症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降低等方法,对金刚藤醇提取物的抗痛风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刚藤醇提物对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MSU所致的足跖肿胀、MSU所致的肿胀足渗出液中PGE2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金刚藤醇提物有明显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藏药翁布挥发油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通过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翁布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棉球诱发小鼠肉芽增生;同时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延长.结论:翁布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选用不同年龄雌雄小鼠各 2 0只 ,剖检Smad3基因剔除小鼠 ,观察其大体解剖特征 ,测定其体重、脏器重量、脏器指数 ,统计比较结果。其结果是 35日龄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重量均低于其它两种表型 ,而心、肝、脾、胸腺的脏器指数高 ;70日龄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的体重、肝脏、脾脏、肾脏、卵巢、睾丸和附睾均低于其它两种基因型 ,而脏器指数是肝脏低 ,脾脏和胸腺高 ;Smad3基因剔除纯合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比较 ,具有其独特的特性 ,为该小鼠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酸浆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 抗炎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镇痛实验采用小鼠扭体法. 各模型均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吲哚美辛组、酸浆宿萼提取物高剂量组、低剂量组. 测定大鼠足肿胀度,胸腺、脾脏指数,肉芽肿干重,观察小鼠扭体情况,检测足肿胀模型血清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 PLA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 COX-2)、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 5-LOX)、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 LTB4)水平. 实验表明:酸浆宿萼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机体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急性炎症血清中PLA2、COX-2、PGE2、5-LOX、LTB4均具有抑制作用. 酸浆宿萼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COX-2、5-LOX活性从而双重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代谢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查自制的双氯芬酸钾乳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及小鼠扭体反应实验3种模型比较自制的双氯芬酸钾乳胶剂和市售扶他林乳胶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区别.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双氯芬酸钾乳胶剂与扶他林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自制的双氯芬酸钾乳胶剂的耳肿胀抑制率和疼痛抑制率高于阳性药扶他林,但双氯芬酸钾乳胶剂的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低于阳性药扶他林.结论自制双氯芬酸钾乳胶剂与扶他林比较具有较强的全身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艾草(Artemisia argyi)水煎液的抑菌抗炎作用。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艾草水煎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抑菌直径;用乙酸致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试验、二甲苯致小白鼠耳肿胀试验及小白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试验测定艾草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艾草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和0.25 g/mL;艾草水煎液(1.0 g/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622 mm,为高度敏感。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率分别是29.107%、27.143%和16.607%;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耳肿胀抑制率分别是25.045%、21.779%和5.082%;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是19.990%、9.101%和2.611%。这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且抑菌抗炎作用在有限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新型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新型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器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抗体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测定法和免疫器官重量法及溶血素测定法,观察吞噬百分数、吞噬指数,取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溶血素的生成.结果新型蚕蛹虫草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脾、胸腺的重量,且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Mφ)数量及吞噬活性明显提高.随着剂量的增加,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并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的产生水平.结论新型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器官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和增强作用;可明显增加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蒙药呼和嘎日迪九昧丸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和嘎日迪九味丸的抗炎作用,以及观察其对醋酸致小鼠腹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炎症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动物模型.结果:呼和嘎日迪九味丸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炎症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也能明显减轻醋酸所致的腹痛。结论:呼和嘎日迪九味丸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14 MeV快中子对Wistar雄性大鼠进行5 Gy的全身照射,观察其免疫系统损伤情况及氧化应激的相关变化.大鼠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辐射后1,7,14d 3个时间点取血液、胸腺和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第1d,辐照组大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降至最低,照后第7、14d有所恢复,但仍不足正常组的1/2.血小板数在照后第1d开始减少,至第7d达到最低值,第14d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而大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辐照后14d明显低于正常组.另外胸腺和脾脏均出现萎缩,脏器指数明显减小.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SOD酶活性及MDA值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说明快中子辐射影响血浆、胸腺和脾脏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造成胸腺和脾脏的萎缩以及一系列组织形态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缩窄腹主动脉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方法 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45 mm,C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7 mm,术后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在4周和8周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 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射血分数(LVEF),并取 标本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心/体比、肺/体比,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术后A组存活率为100%、B组存活率为55%、C组存活率为70%>;4周时B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和C组均有显著差异(P 0. 05)。8周时B、C两 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 ;8周时LVWI、心/体比、肺/体比B组和C 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相比LVWI、心/体比有显著差异(P <0. 05),肺/体比差 异极显著(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至直径0. 45 mm比缩窄至0. 7 mm心衰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效率高, 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