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青海省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具有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低,干燥等特点.其幅原辽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自然动物群,可开发的野生实验动物资源有免形目中高原鼠兔,柴达木灰尾免;啮齿目中的喜马拉雅旱獭,三趾跳鼠,中华酚鼠;食肉目中的藏英等,都是理想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对家其中高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作为新发掘的实验动物已引起国内外关注。我省科研工作者自八十年代就对野生高原鼠兔,喜玛拉雅旱獭进行饲养,驯化、繁殖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近年来对藏英这一中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策勒县捕获的喜马拉雅旱獭进行无形体和埃立克体分子检测。方法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ytb和形态学对捕获的52只旱獭进行鉴定;基于16S rDNA和MSP4基因片段分别对旱獭的心、肝、脾、肺、肾、小肠和大肠进行埃立克体和无形体基因检测,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捕获的52只旱獭均为喜马拉雅旱獭;旱獭心脏无形体基因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为7.69%(4/52),测序分析均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遗传进化发现该无形体与野生动物马鹿、棕熊、野猪和人来源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聚为一支;从1只旱獭的肝、肺脏、小肠均检测到埃立克体,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埃立克体为未定名种,与中国新疆亚洲璃眼蜱中的Ehrlichia sp.Hyalomma asiaticum(KJ410254)的同源性为100%,与其聚于同一支。结论喜马拉雅旱獭经分子检测得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未定名种埃立克体核酸,加强喜马拉雅旱獭虫媒传染性病原的检测对于实验模式动物的优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二只成年喜马拉雅旱獭消化器官组织切片的观察表明,其消化器官与消化腺的组织构造与大鼠相似,井具有肌层和粘膜下层较厚、肌间神经丛多、粘液性腺较丰富、消化腺发达等特点。结合旱獭消化管长(为其体长的13.5倍)这一解剖学特征,说明它是一种能够消化吸收含纤维多的饲草的动物,在对其加以饲养驯化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野外对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的调查,观察到喜马拉雅旱獭是夏河草原上广泛分布的动物,它们的栖息环境主要受植被和地形变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栖息地。例如,山地、丘陵、盆地栖息类型,在不同的栖息环境中对草原的影响亦不相同,在山地坡度大的地段危害程度较小,在山地坡度小的地段危害程度较大,喜马拉雅旱獭是危害草原的一种动物,我们应当进行防治,从而保护草原,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言喜马拉雅旱獭(Marmato himalayan)属于松鼠科土拨鼠属,是喜欢群居的穴栖动物,有冬眠习性。川西北草原广泛分布,数量极多,其毛及可作裘衣,肉、油还可作药用。是草原地区野生经济毛皮兽类。可是关于旱獭的文献至今国内外报导甚少。为了开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基因组部分文库的方法在喜马拉雅旱獭4个地理种群中筛选出高变异微卫星位点,设计相应引物,检测位点SSR2、SSR4、SSR7在这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计算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在4个地理种群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3-5,1.848-3.846,0.886-1.395,0.459-0.740,0.430-0.692,平均值分别为4.667、3.243、1.281、0.689、0.654.UPGMA聚类分析显示4个地理种群遗传进化关系明确,反映各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结论:微卫星位点SSR2、SSR4、SSR7均为高度多态位点,适用于喜马拉雅旱獭遗传多态性研究;4个地理种群均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与喜马拉雅旱獭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水产动物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对于优良品种的选育、亲缘关系和品系家系的鉴定、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大规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同工酶、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等常用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系统发育、遗传育种及疾病检测等领域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本文通过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教育工作状况的分析 ,阐述了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必须重视《实验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观点 ;提出了发展实验动物科学须加速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职工专业素质的观点 ;总结了在医学院校开展多层次《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工作经验 ;并指出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稳定和发展实验动物科技队伍的论点。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人才培训 ;教学关于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的思考张玉珍(江西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学部 ,南昌  330 0 0 6)摘要 :开设医学实验动物学 ,总体教学思想是让学生了解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控制以及应用 ,掌握实验动物主要知识和主要技术 ,为在实验动物的研究及应用中打下基础。实验动物学具体可分为三大知识板块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医学生涯中 ,不断地探索实验动物领域 ,发展实验动物科学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激发科研热情 ,将实验动物学知识应用到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工作中去 ,让实验动物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北京部分屏障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参数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对北京市三所单位10间饲养动物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环境参数动态监测为依据,对各SPF级实验动物设施中温度、湿度、压力、气流速度、换气次数、氨浓度以及噪声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将各项参数与国家标准(GB14925-2001)进行比较研究。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旧设施管理、改建、运行和今后设施内动态监测提供参考性数据,同时为新设施的建立、利用、管理、维护以及对地区实验动物设施管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实验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与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动物实验是实验动物科学的两大研究领域之一。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着重解决如何正确的选择、应用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进行各种动物实验,解决科学实验中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规律,实现动物实验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OD测定废液中Ag2SO4的回收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COD测定废液为研究对象,将Ag2SO4通过NaCl转化为AgCl沉淀,再用Zn粒在酸性介质中进行还原,使AgCl转化为银粉;所得银粉在少量HN03存在的条件下,用浓H2S04氧化,将其转化为Ag2SO4,重新用于COD测定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有70%的银可以得到回收,所得Ag2SO4再次用于COD测定实验,标准样品的COD测定误差在许可范围之内;实际污水中COD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Ag2SO4循环使用的测定误差平均为7.4%。结论实验证明回收的Ag2SO4可以作为COD测定实验的催化剂循环使用,可操作性良好,在节约实验成本的基础上,对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是COD测定结果的偏差较大,重现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加强工程教育,拓宽新环境下实验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将科研和新技术反映到实验教学中,使实验中心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3.
土地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和土地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文中在分析土地信息系统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界定学生所需掌握的各项技能;然后从试验教学目标、内容和改革途径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通过课内实验、开放项目、科研参与、毕业设计四种途径来加强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相对论提出后,为了检验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各种相对论效应,人们反复采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测量.本实验通过对快速电子的动量及动能的同时测定来验证动量和动能之间的相对论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技术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方法。根据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课程教学实际,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方面改革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增删教学内容、完善实验考核方式,采取综合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认为合理开设综合性实验能促进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搅拌回流法和微波法从花生壳中提取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选择搅拌回流法和微波法利用正交实验从花生壳中提取黄酮,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并且利用回收的乙醇和滤渣再进行提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回流法最佳实验条件是7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为1:40;微波法最佳实验条件是料液比为1:5、提取液pH值为5、提取时间为4min.提取液定性实验证明其中含有黄酮;旋转蒸发回收乙醇可以重复4次用于提取花生壳中的黄酮;新鲜乙醇可以重复3次用于提取滤渣中的黄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了一套综合性、设计性大学化学实验——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通过对3个主体反应模块及操作技术的组合,4个可控位点的设置,制定了一整套实验方案,从而将传统分块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相结合,将实验教学内容和当前科学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通过主体反应模块和可控位点的思考和操作,构建和强化了化学多个学科的联系和思维,得到了各类反应操作的综合训练,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学分和人均场地减少而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要求提高的现状,总结了我校近几年在提高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方面所做的努力,从严把预习关、实验项目"虚""实"结合、将实验场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实验项目的开放实验室以及对于个别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先数值仿真后进行实验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给出了可行性建议、方法与实施步骤,期望为兄弟院校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实验项目的教学实践方法,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了开放性实验——药物包衣用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材料的乳液聚合反应及其包衣技术。使学生了解到了一种新型的涂料,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该实验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和生活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石茗 《科技信息》2011,(23):I0073-I0074,I0026
随着对动物胚胎研究的不断发展,哺乳动物的卵及早期胚胎获取,以及包括体外培养在内的各项实验技术也已日趋成熟和完善。目前,能够获得大量胚胎来源的方法仍为超数排卵,完善的超数排卵技术依然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先决条件。本实验应用国产激素PMSG+HCG的组合对8只家兔、20只短尾仓鼠和25只昆明小鼠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以昆明小鼠为主,通过比较,系统研究了不同动物、激素剂量、发情周期以及动物本身体质、季节、人工饲养环境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