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大型轧机制造的国产化和降低轧机设备投资,结合马钢2 250 mm热轧机和2 130 mm冷轧机薄板生产线的特点和需要,对大型板带轧机机架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经预装配测试,轧机机架的制造精度完全达标,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设计的技术质量要求.2 250 mm热轧薄板和2 130 mm冷轧机薄生产线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确保轧机机架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设备投资,缩短了制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鞍钢5000mm宽厚板轧机四辊精轧机是新建的一条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宽厚板生产线。这条宽厚板轧机四辊精轧机生产线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电气设备及电控系统完整配套为一体,体现了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宽厚板轧机的最高水平。本文介绍鞍钢5000mm宽厚板轧机结构特点及机架对中检验的方法和精度调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3.
《辽宁科技参考》2007,(9):F0004-F0004
本项目通过高刚度滚动轴承轧机技术。对原有树脂瓦轧机进行改造,开发出新式轧机。新式轧机采用半闭式机架、四列短圆柱辊子轴承、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螺栓联杆式轴向调整、插装式自平衡热监控轴承箱等技术,提高机架刚性和轧制精度,成材率提高2%,电能节省9%,水耗减少10%,缩短换辊时间,提高作业率12%,并使轧辊辊径使用范围增大,辊耗减小.为开发新品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1000mm初轧机机架改进方案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对该轧机机架的改进及大型轧机的机架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1700四辊带钢轧机振动问题,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架的结构分析模型,得出该轧机机架容易激发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利用结构力学理论对典型模态进行了验证。为轧机机架设计及抑制轧机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销轴式予应力机架的强度计算问题,目前很少研究,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很少报导。然而这种机架目前广泛应用在型钢厂的开坯机上(如:φ650、φ630),特别近年来又广泛用在φ300、φ350等小型、线材轧机上。由于该机架具有结构简单、换辊方便、刚度大、精度高等优点、有逐渐代替一般开口式机架的趋势。因此,本文就其强度计算中的受力分析、静不定力及予紧力等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推导。以便轧机设计和强度验算时,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轧机机架的设计、改造和维护等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使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对轧机机架进行建模,得到5500 mm宽厚板轧机机架的应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对其强度和刚度加以校核。  相似文献   

8.
针对1700四辊带钢轧机振动问题,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架的结构分析模型,得出该轧机机架容易激发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利用结构力学理论对典型模态进行了验证.为轧机机架设计及抑制轧机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均匀变形理论并考虑轧件加工硬化效应和轧辊弹性压扁效应,先建立轧机动态轧制过程模型,然后将该模型与轧机机架结构模型耦合建立以状态空间表示的轧机单机架颤振模型,再以单机架颤振模型为基础,结合机架间的张力耦合和轧件厚度波动存在的时滞传递效应,建立连轧机耦合颤振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轧机颤振在时域上的动力学特性,解释连轧机颤振过程中机架间的张力耦合效应和轧件厚度波动在机架间存在的时滞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辊缝的连轧机多参数耦合颤振建模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连轧机颤振情况的分析以及连轧机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四棍热轧机机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某轧机机架的完整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得到机架的动态特性,并将所得结果和单边机架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完整机架模型所得结果能较全面的反映机架的动态特性.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机架上影响轧制精度的点在给定激励下的位移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当激励力的频率在15 Hz左右时, 机架在轧钢方向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11.
针对2150热连轧机组第3架轧机轧制过程中发生的振动问题,对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计算,推导了轧机机架第一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为10.978 Hz,对快速计算机架固有频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应用有限元法对机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固有频率比较吻合,从而为轧机机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AGC系统中弹跳方程受轧机刚度系数精度和弹跳曲线线性条件的影响而无法得到精确的机架轧出厚度的问题,提出以轧机弹跳特性曲线为基础的机架轧出厚度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得到新的前馈AGC、厚度计AGC及其与监控AGC的相关性模型.将优化后的AGC系统应用于某热连轧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对于厚度规格35mm的带钢,允许厚度偏差±20μm时,厚度精度命中率可达962%以上,远优于现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中,轧机是整个生产线的核心部分,其中精轧机更重中之重,做为生产线的核心部分,对其的安装精度及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在这里以大连环保搬迁工程高速线材轧机安装来谈谈线材轧机的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2150热连轧机组第3架轧机轧制过程中发生的振动问题,对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计算,推导了轧机机架第一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为10.978 Hz,对快速计算机架固有频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应用有限元法对机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固有频率比较吻合,从而为轧机机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轧钢机机架的动力学特性及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初轧机的结构设计方案,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结构分析模型,得出了该轧机机架容易激发的固有频率与振型,以及承受最大轧制力时的变形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出机架结构振动大小的分布,确定了该机架的危险截面位置,为轧机机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连轧机的再生颤振机理,首先综合考虑轧制过程中的轧辊弹性压扁和轧件加工硬化效应的影响以及轧机工作辊的振动所造成的轧制辊缝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变化,建立新的动态轧制过程模型,将该模型与多方向耦合振动的轧机结构模型结合,建立单机架轧机振动模型,而后对机架间的张力耦合和轧件厚波动在机架间的有时滞传递进行表征,建立新的多方向振动耦合的连轧机再生颤振系统模型。以所建立的模型为基础,根据劳斯判据和积分值检验法分别对典型五机架冷连轧机每个单机架系统和多机架耦合的再生颤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再生颤振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经冷连轧机轧制出的带钢,当其剪切点在冷连轧机的末机架出现后,轧机出口飞剪对带钢进行剪切的控制算法·在飞剪进行剪切过程中,飞剪剪刃位置是由与飞剪电动机同轴安装的凸轮开关发出的指令进行控制的·采用所述控制方法进行剪切,带钢剪切断面光滑·同时给出了在剪切过程中带钢承受的张力与正常轧制过程中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轧机弹跳值的计算精度,开发一种四辊轧机弹性变形的在线计算模型,模型中将轧机弹性变形分为辊系弹性变形和轧机牌坊弹性变形;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设计辊系和轧机牌坊弹性变形的模型结构。基于所设计的模型结构和测试方案,针对某1 800 mm单机架可逆冷轧机,采用影响函数法得到支撑辊辊径、工作辊辊径、带钢宽度、轧制力和弯辊力等因素对辊系弹性变形的影响,并建立辊系弹性变形在线模型;通过对轧机的现场测试,回归得到轧机牌坊弹性变形模型中的系数,并应用于该机组中。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辊缝设定值的计算偏差可控制在±0.1 mm以内,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满足现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双辊式铸轧机在投入工业性生产以来的近卅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简单的工艺代替了热轧铝带所需的全部铸坯、机械处理、加热、开坯及热轧工序。而其生产的铝带卷是铝带轧机及铝箔轧机的原料。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一种新型连铸机即“无机架双辊式铸轧机”并申报了中国专利。1995年8月,一台无机架双辊式铸轧机已在成都一家铅带工厂投入工业性生产。  相似文献   

20.
唐钢1810热连轧粗轧机牌坊安装底面配合面出现磨损问题,导致轧机两侧刚度偏差大,刚度曲线异常,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跑偏、水平值偏差大、镰刀弯、机架间起套或拉窄等缺陷,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堆钢事故。由于受生产节奏制约,无法长时间停机对磨损面修复,传统机加工及修复方法无法解决。本次粗轧机牌坊底面配合面修复采用复合高分子材料修复,有效地节约了修复时间;同时修复表面达到了耐水冲蚀,避免了二次锈蚀磨损。修复后,采用激光跟踪仪对安装尺寸进行复测,标高及水平度满足图纸安装要求,投产使用后运转正常。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后的牌坊底面抗压、抗冲击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可以达到生产工艺所要求刚度及轧制过程水平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