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村经济强省转变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大做强吉林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选择,是吉林农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迫切需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因此,找出制约吉林瘩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有效支持政策,努力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要有总体思路,发展重点是以经营集约化、产业链条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知名化为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做优粮食产业,做大果蔬产业,做精肉类产业,做强乳品产业,抓好其它产业。主要任务是提升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园区,推进项目建设,创建知名品牌。具体措施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强化用地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有机肥在不同品种上试验示范,为靖远县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度,做大做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安徽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陆续提出了:在农业上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六个一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等等。这些重大举措对全省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研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地鞭策,农业科研单位和工作者将怎样来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其强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然而当前这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却因企业比较收益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国家财政、信贷对其资金注入不足陷入了困境.要摆脱困境,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使科技全面长入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同时确立和完善以国家为宏观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7.
立足高新农业产业化 推进安徽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加快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加快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功能定位、经营主体定位、运行机制定位研究,提出今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要解决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种养业中高附加值的标准化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如高中档花卉、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高附加值水产畜牧养殖等;二是龙头企业如何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有效对接的问题.也就是新时期农民组织化的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不能再简单依靠政府直接的财政拨款.必须充分的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生产的产品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为企业获取利润.为园区管委会提供税收和管理费。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加快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加快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一、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简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我省涉农部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农村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引导组建了10个省级农业产  相似文献   

10.
林劲松 《安徽科技》1999,(6):26-26,29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要建成农业强省必须从每个县抓起,如何建设21世纪的“农业强县”,本文提出几点看法。 一、树立新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新观念 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科技化与生态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要进入21世纪农业强县的行列,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1.市场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品种、质量、批量、速度和服务,而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益生产、弹性生  相似文献   

11.
12.
《Nature》2003,425(6960):749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精准农业的涵义,并从精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了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一主题,它对农产品的品质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必然是双重性的。  相似文献   

14.
区位地租是由于距产品消费中心远近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利用纯收益.它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向与利用强度,也影响着农业生产因子的投入和农作物品类的选择.发展我国农业,应积极利用区位地租的经济意义,调节各地农业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因子合理投入,竞争作物合理分布,从而使有限的土地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几千年来的农业是以生物质的作物果实和畜禽肉蛋奶为生产对象的,而占生物量60%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只是“农业废弃物”。现代生物质转化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及所有可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并再获大幅增值。这是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中保护环境,并生产种类繁多的绿色产品。因此,农业在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应将“非粮生物质”纳入农业生产系统,由“半生物质农业”或“部分生物质农业”发展到“全生物质农业”或“全生物质利用农业”。  相似文献   

16.
Gilbert N 《Nature》2012,483(7391):525-527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以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一帆  王世雄 《科技潮》2001,(12):12-14
加入 WTO 对我国成功融入世界经济大市场,进而展开经济腾飞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很多专家在分析加入 WTO 后的形势时指出,受到这种影响最大的当属我国农业,届时我国农业生产政策及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都必须严格遵守 WTO 的规则。因为 WTO 的目标是,本着建立一个公正的、以市场导向为目标的贸易体系,纠正和防止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种种限制和价格扭曲行为,完全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有人把这些归纳为: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农产品生产成本及价格的差  相似文献   

19.
论土壤环境污染和农业清洁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实行清洁生产和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分析了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及严重性。从保护农业环境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加强管理、科学施肥、推广无公害农药、采用可降解地膜及加强对“三废”及城市垃圾和空气、酸雨污染治理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并分析了清洁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