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不对称酞菁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对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和二水乙酸合铜为原料合成了2(3)-(对叔丁基苯氧基)酞菁铜,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的表征证实产物即为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萘氧基酞菁的前体化合物3-(2-萘氧基)邻苯二腈,通过1H NMR和熔点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3-(2-萘氧基)CoPc/TiO_2和3-(2-萘氧基)CuPc/TiO_2复合材料,并利用IR、UV-Vis、XRD对产物进行表征,讨论了中心金属离子和负载TiO_2后对酞菁Q带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以及负载酞菁后对TiO_2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Q带吸收发生一定程度红移,酞菁的负载使TiO_2的晶粒变小,但晶型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以对苯二酚和双酚A为原料,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在氮气保护的碱性环境下,合成了两种双(邻苯二腈)类化合物:4,4′-(对苯二氧)双(邻苯二腈)(化合物A)和4,4′-{[丙烷-2,2-二基双(1,4-对苯)]双氧代}双(邻苯二腈)(化合物B).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碱性环境为分散在DMF中的无水碳酸钾,反应物摩尔配比为2.4∶1(化合物A)和2.3∶1(化合物B),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6h.对化合物A和B分别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得到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将双酚A分别与3-硝基邻苯二腈、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合成了两种2,2-二{4-二[2,3(3,4)-二氰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产物经~1HNMR,IR,HPLC-MS进行了表征确证,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4-硝基邻苯二腈(1)、3-硝基邻苯二腈(4)和2-异丙基-5-甲基苯酚(2)为起始化合物,在氢氧化锂的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了相应的邻苯二腈衍生物(3)和(5).以化合物(3)和(5)为前体,在催化剂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的作用下发生环合四聚反应,得到了具有优良溶解性的四取代酞菁,铟氯酞菁和钛氧酞菁6a-6c,7a-7c.并分别用氢核磁、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1,4-二己氧基苯或1.4-二(2-乙基己氧基)苯和甲氧基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共轭二聚体2,5-二[1(Z)-1-氰基2-(邻或间-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4-二己氧基苯及2,5-二[1(Z)-1-氰基2-(邻或间-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4-二(2-乙基己氧基)苯.经IR,^1HNMR,^13CNMR,MS和HRMS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7.
制备和表征了两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三-α-(丁氧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和三-α-(喹啉氧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以这两种酞菁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柱对邻苯二腈衍生物的分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酞菁键合硅胶色谱柱对邻苯二腈衍生物的分离能力好于C18柱,有望作为专用色谱柱填料用于分离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和氯代正丁烷为起始反应物,在无水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合成了中间配体3,6-二丁氧基邻苯二腈,再以此配体和氯化亚铜为前体,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了周边烷氧基取代的1,4,8,11,15,18,22,25-八丁氧基酞菁铜,经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和原子吸收表征证明,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取代基酞菁铜。  相似文献   

9.
以3-硝基邻苯二腈和4-硝基邻苯二腈为原料分别合成了α(β)-四苯氧基酞菁锌,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并讨论了取代基的位置对酞菁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2,4,6-三氯嘧啶、3,5-二甲基-4-羟基苯腈、4-氨基苯腈和氨水为原料,经过3步亲核取代反应,得到4-{6-氨基-2-[(4-氰苯基)氨基]吡啶-4-氧}-3,5-二甲基苯腈,2-芳基氨基嘧啶类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合物3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将其制备为盐酸盐(化合物4a)和硫酸盐(化合物4b),并经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采用荧光素酶法检测化合物抗HIV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表现出抑制HIV-1 SF33病毒株复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D-π-D-π-A结构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一种新型的D-π-D-π-A结构的化合物:3-(4-溴苯乙烯基)-6-[(4-乙烯基吡啶)苯乙烯基]-N-乙基咔唑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单光子荧光寿命以及双光子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好的单光子荧光性质和强的双光子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抗球虫化合物——6-(2,4-二氯苄氧基)-7-甲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和HR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尖晶石结构的ZnCr2O4以及铁取代的系列尖晶石结构化合物,利用X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磁性测量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属于面心立方,空间群为Fd 3m,晶胞参数a=0.832 4~0.835 6nm,并且晶胞参数随着掺铁量增大而增加.红外光谱中出现了四面体和八面体吸收峰,而且这2种多面体的吸收峰的波数随着铁含量增加逐渐向低波数方向线性移动.系列化合物的磁矩随磁场的增大而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与各向异性场随着铁掺入量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自发磁化强度随晶粒增大而近乎线性减小.各向异性场的测定表明ZnCr2O4属于软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苯硫酚衍生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有机质谱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合成条件、红外光谱特性及质谱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氯化锌、硫粉、无水硫化钾及 2 ,9-二甲基邻菲罗啉 (2 ,9-dimephen)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直接反应 ,最后得到黄色粉末晶体 ,它不溶于水 ,醇、醚及二硫化碳 ,可溶于DMF .通过元素分析以及X -荧光元素分析 ,表明其化学式为ZnS4 [C1 4H1 2 N2 ].对标题物进行了红外、远红外光谱归属 ,以及紫外、循环伏安测定  相似文献   

16.
杯[4]芳烃与1,2-二溴乙烷反应合成1,3-二溴乙氧基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1分别与乙醇胺和S-(+)-4-甲基-2-氨基-1-戊醇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含氨基醇片段的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2)和含手性氨基醇片段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3).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ESI-MS等表征证实,其结构为1,3-二取代模式且为锥式构象.  相似文献   

17.
杯[4]芳烃与过量氯乙酸乙酯反应,得到杯[4]芳烃四酯基衍生物2.化合物2与水合肼反应得到杯[4]四酰肼衍生物3,化合物3进一步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得到四取代杯[4]芳烃酰胺基硫脲衍生物4.反应处理简便,总产率为71%.新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阳离子萃取实验表明,化合物4不仅对软硬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萃取性能,而且对Na 和Ag 有一定的选择性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2个含吡啶环2-乙烯喹啉-8-羟基喹啉金属锌配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用FT-IR、FAB-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在204 ℃,228 ℃. 光致发光(PL)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的发光峰值为612 nm,橘红色光;化合物4的发光峰值为630 nm,发红色光.用化合物4与TPD组装为双层电子器件,电致发光峰值为656 nm.  相似文献   

19.
标题化合物采用锌粉 ,硫粉及联吡啶在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直接反应 ,最后得到橙黄色晶体 ,它不溶于水、醇和二硫化碳 ,可溶于DMF .通过元素分析 ,表明其化学式为ZnS4 (C10H8N2 )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归属 ,同时进行热重分析、循环伏安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及荧光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在λEm=2 82nm处有荧光效应 .  相似文献   

20.
无定形N-乙基七咔唑树状分子通过溴化反应和乌尔曼偶联反应合成。运用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G(d,p)水平上,理论计算出分子的HOMO、LUMO能级。对七咔唑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化合物在292nm产生最大吸收峰,最大发射峰在393nm。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七咔唑产生可逆的双氧化峰,起始氧化势为0.74V.七咔唑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为13.86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