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管植物的玻璃化现象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出现的特有现象,本文通过对香石价试管正常苗和玻璃化苗茎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发现:二者共同表现为通气组织发达;叶表皮细胞单层,表皮细胞上具有泌水组织(水孔)等等。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叶片不具有栅栏组织,仅有海绵组织;叶片厚而长,维管组织发育不完全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土洋层各层闪叶片间保卫细胞大小及叶绿体数目差异显著,保卫细胞及其叶绿体随叶片发育而发育,均可分为幼,成,老3时期;顶叶叶片小,保卫细胞较小,保卫细胞中叶绿体较少,中部叶较大,保卫细胞较大,叶绿体较多,基部叶衰教材老萎缩,保卫细胞及叶绿体各减。  相似文献   

4.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综合提胶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变化规律,旨在确定杜仲叶的最适采收季节,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杜仲叶内杜仲胶随着季节的变化基本呈跳跃式变化;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中的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七月份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由于杜仲树叶内杜仲胶为一年逐步积累的结果,11月份将近黄落的叶子含胶量较高,为1.19%。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杜仲胶的含量,11月份杜仲叶子黄落时收集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着重研究了花生在下针期喷施生根粉(ABT)对植株生长和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主茎生长,一级分枝数目减少;茎皮层增厚,维管束变窄;叶柄维管束增长,宽度减少,机械组织增厚;叶片表皮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变小;叶绿体基粒片层数目增多,促进叶绿体发育.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一品种“汾豆—T16”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光学技术研究,结果发现“汾豆—T16”叶具有抗盐结构:叶片表面具有拟盐腺结构;叶表皮及其附属物具抗盐特征;叶肉结构向等面叶进化,表明“汾豆—T16”是一个很好的抗盐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7.
6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叶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登红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39-4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6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共同形态结构特征: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内大外小或内、外等大,有较厚的角质膜,无气孔器分布;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栅栏组织由2层以上长柱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均有表皮附属物。但是在各种间也存在结构差异,如叶片的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形态、气孔指数以及分布类型,表皮附属物的类型以及中脉维管束的类型等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差异既是抗寒抗旱性的表现形式,也在分类学上为种问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徒手切片法对采自新疆不同生境下的22种藓类植物茎和叶片进行横切,对横切面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旱生藓类植物叶片细胞壁加厚从而减小水分的丢失,中肋由厚壁细胞和大型主细胞组成,分别起着减小水分的蒸发和导水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不是绝对的,茎表皮1-2层细胞,皮部有内外分化,也有不分化。生长在荫湿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叶细胞壁厚,中肋很细,可能与长期生活在水分不足的环境有关,但毛尖金灰藓(Pylaisia steerei)没有中肋,中肋的退化可能与其生活在容易获取水分环境有关,茎表皮1层细胞,皮部具有内外分化。大部分水生藓类植物叶细胞壁薄,茎表皮1层细胞,皮部无内外分化,都是大型薄壁细胞,提高了细胞代谢。茎横切面形状很可能与叶片的着生和排列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0.
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道了Hg^2+胁迫下芡实叶超微结构的变化。芡实叶片受Hg^2+毒害的初期,线粒体的嵴出现瓦解,中央空泡。质体发育受阻,原片层结构破坏,外膜突起呈泡状。成熟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解体。随着毒害的加深,叶绿体中类囊体膜结构均遭破坏,外膜解体。叶柄细胞受害后,叶绿体中央出现大型淀粉粒,其周围的类囊体解体,其它症状和叶片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对绿萝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叶片面积、叶片长宽、上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组织和叶片厚度这几项指标,得出了绿萝叶片面积的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绿萝叶片的面积、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组织厚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绿萝叶片的厚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最为普遍的环境威胁。水分亏缺的监测对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本身具有一种适应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其中叶片是植物外部形态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器官,这就为水分亏缺诊断提供了信号和依据。根据植物叶片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无损监测新方法。首先根据环境情况对植物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针对光照不均匀、阴影等造成的分割困难,采用了一种局部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得到植物叶片的图像;最后提取植物叶片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这两个形态参数,实现植物水分亏缺程度的连续无损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监测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的变化趋势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亏缺程度,对于水分胁迫状况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跟踪测定了云南松松针水势的日变化,研究了水势的变化与气温、光照、湿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势与气温和光照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同时还表明松针水势具有白天降低,夜间升高的变化规律.我们认为测定水势的最佳时间是凌晨露点前.  相似文献   

14.
光和肥对元宝枫叶中绿原酸质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宝枫叶中绿原酸质量分数达4%左右。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体合成的一类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肥力条件对元宝枫叶中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找出了影响其质量分数的相关因子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白三叶草褐纹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三叶草褐纹斑病叶片上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束状匍柄霉[Stemphylium sarcinifoDne(Car.)Wiltsh.],并对该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以燕麦片培养基(OA)为最适,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min),全光照菌丝生长最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7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2℃(10min),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软印刷技术,研究了在竹材表面仿制荷叶表面的超疏水性微纳结构。以新鲜荷叶为模板,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印章,经过两次复形处理使竹材表面获得类似荷叶表面的超疏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及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仿生荷叶竹材样品具有与荷叶类似的微纳乳突结构粗糙表面,其与水滴的接触角达到150.5°(平均值),非常接近荷叶表面的接触角(154.5°),表现出超疏水特性。仿生荷叶微纳结构竹材样品的成功制备,证实了纳米技术赋予竹材等亲水材料以超疏水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ing)、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 G.Beck)和土生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mucicola(NaumannHuber-Pestalozzi)Schwabe 1964)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温度、光照以及藻细胞初始密度对三者生长及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细小平裂藻均能在高温、高光照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生长状态;黏伪鱼腥藻只有在低温、低光照的情况下才具有竞争优势.在相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同的藻细胞初始密度是其竞争获得优势藻种地位的关键因子.除了控制营养盐和其他污染物的输入外,关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控制和降低蓝藻在水华爆发前的生物量密度,是治理淡水湖泊(水库)蓝藻水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补充照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补充照光对大棚番茄幼苗生长及其叶片IAA合成、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照光可使番茄株高明显降低,使其单株干重明显增高,但对其单株鲜重及茎粗无明显影响.补充照光还使番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明显降低,但引起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增加.补充照光不仅能使番茄果实提前成熟,还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番茄产量.补充照光使番茄幼苗叶片醛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IAA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但使IAA氧化酶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光照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对湖泊和水库的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水华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喜好高温,在水温30~35,℃时生长最佳,在水温30,℃时获得最大细胞密度;而水温低于20,℃时生长缓慢.铜绿微囊藻对光照度要求不高,较低光照度即可快速增长,光照度2,000~6,000,lx适宜铜绿微囊藻快速增殖,在4,000,lx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20.
对苹果的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高干形和主枝下垂形的冠层特征及树体茎流进行了初步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主枝下垂形的叶面积指数为1.91,比自由纺锤形的和小冠疏层形的小;林隙分数为22.903,开度为27.003,叶倾角为82.440,比其他3种树形的大;树冠截获的光能量和树体日茎流量小于自由纺锤形的和小冠疏层形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3种树形。表明主枝下垂形是可以降低水分消耗、提高产量和保证果实品质的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